在農村,想做村幹部的人可以說是一大把一大把的,但是,能通過選舉成為村幹部的人卻很少。這裡面除了個人能力、個人品德、群衆基礎等方面的因素,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本村戶口。畢竟很多非本村戶口的人也想幹村支書和村主任的,不過有的人誤以為戶口不在本村的人不能競選,這才把事兒給耽誤了。那麼,戶口不在本的村民,到底能不能通過選舉成為本村的村支書和村主任呢?其實是可以的,即使你的戶口不在村裡,但隻要滿足了一些條件,也是可以參加村兩委的選舉的。
在農村,村“兩委”指村黨支部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村支書是村黨支部的最高領導,是由全村黨員選舉出來的;村主任是村民委員會的最高領導,是由全體村民選舉出來的。從黨支部和村委會的關系上來看,村黨支部領導村民委員會開展工作,并統攬農村工作全局。
先說說村支書。村支書是村黨支部成員,村支書的選舉是先由全體黨員選舉出村支部委員,再由村支部委員選舉出村支書(不設委員會的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可由黨員大會選舉産生)。所以,想幹村支書一定得是黨員才行。
而對于村黨支部委員的選舉,不管是《黨章》還是《中國共産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村黨支部委員會成員的選舉都不受戶口限制。另外,村支書、副支書、委員可以是全體黨員選舉産生,也可以是上級黨組織任命,這就是村裡會有下派村支書的原因。
再說說村主任。同村支書,村主任是村民委員會成員,村民選舉一般也是選舉出村民委員會,然後在村民委員會中選舉村主任。對于村委會委員的選舉,《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相關規定還是比較清晰的。第三章第十三條明确規定,年滿18歲的村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别、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産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前提是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
同時,對于那些戶籍不在本村的,隻要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請參加選舉,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同意其參選的話,那他也是可以參選的。
以上面所講,不管是競選村支書或者村主任,理論上戶籍并不是絕對的限制條件,非本村戶口的人隻要滿足相關條件也是可以參選。但是,農村需要的是熟悉村子和村民的村幹部,而且全村村民要從心底裡認可這個人,不然,即使是競選成功了,工作肯定會很吃力,很可能也是幹不長的。
所以,雖然理論上非本村戶籍可以參選村幹部,但能不能當選還要看村民是不是認可這個人,如果不認可肯定是不能當選的。所以,如果非本村戶口想競選村幹部,要麼是本村黨員,要麼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且被全體村民認可!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歡迎關注【村官小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