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設計思維和創意對于設計的影響

設計思維和創意對于設計的影響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4 23:15:40

設計思維和創意對于設計的影響(設計者說)1

【本期人物簡介】

設計思維和創意對于設計的影響(設計者說)2

許平,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第七屆設計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曾任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中央美術學院奧利匹克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美術學院設計文化與政策研究所所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工業設計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常務理事等。先後主持完成《關于北京市加強設計創意人才政策的調研報告》《DRC-北京工業設計資源協作中心方案研究》《中國工業設計産業發展政策研究》等項目,出版《中國工業設計全書》《饋贈禮俗》《視野與邊界》《造物之門》等作品。

設計思維和創意對于設計的影響(設計者說)3

【本期導讀】

十三朝古都西安,曆史文化悠久、科教資源豐富,既是傳統手工藝積累和傳承的要塞,更是現代化工業設計的重鎮。怎樣與現代設計結合,讓傳統手工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為發展增添動力,聽聽許平教授的思考和解決方法。

設計思維和創意對于設計的影響(設計者說)4

設計“三境界”

結合自身工作,許平教授将創意作為開展創造性工作的起點。于是,橫向縱向就延伸出兩組最基本的關系,即思維和表達工具和材質。他表示,任何創意都會在這樣一個基本邏輯關系下展開。

設計思維和創意對于設計的影響(設計者說)5

丨設計的三個階段丨

許平教授認為,當前,設計正在經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設計賦形。簡言之,通過造物的手段,将未知的想象轉為有形的現實。無論畫家、建築家還是雕塑家,把腦海裡面想象的說不清楚的事情通過有形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就是塑形的能力。傳統手工勞動,包含豐富的想象、塑形的功能和造型的能力。

第二階段是設計賦能。就是通過産業技術,将不斷增長的物質需求轉化為強大文化功能的設計,把簡單粗糙的工業設計,拓展到可以表達、描述、渲染和改動為優雅,并永遠保持魅力的作品,這也是現代設計的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第三階段是設計賦聯。最大特點是各種設計共存,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通過萬物互聯方式,融合貫通,實現自然間的萬物契合,是促進人人、人物、物物之間多維聯合的重要工具,并與設計賦形、賦能同時存在。設計賦聯最大的貢獻是解放了人們彼此隔斷的枷鎖,回到文明的原點尋求文化的再生。

新時代的“工匠精神”

近幾年,有關“匠人”的話題層出不窮,“工匠精神”更是頻頻登上新聞頭條。在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中,“工匠”文化源遠流長,“巧奪天工”“匠心獨運”“技近乎道”等成語,都是對這種精神的高度概括。尤其是近些年來,随着中國的飛速發展,在工匠精神的激勵下,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口、中國核電等,成為一張張讓國人引以為傲的中國名片”

許平教授認為,“工匠精神”已經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全社會尤其是設計界,必須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矢志創新,為“中國制造”提供堅強支撐

設計思維和創意對于設計的影響(設計者說)6

丨港珠澳大橋——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圖片來源于網絡)丨

日本工匠秋山利輝在《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30條法則》中說:“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人,而且是能感動别人的人。把你的學生培養成感動别人的人,這是彌補工業生産時代裡面缺乏社會互動的短闆”。什麼叫感動别人?其實就是體現人對造物的主動把握能力,體現人的價值能力

設計思維和創意對于設計的影響(設計者說)7

丨中國工匠(圖片來源于網絡)丨

美國理查德·桑内特在《匠人》中指出,“工匠精神”具備三條内核:一是因公共性生産身份而自豪意識,二是隐蔽性知識傳授和分享的樂趣,三是因完美性執着而人格化的職業精神

曾經,批量化生産的技術,被認為是工業時代最高水準。但今天,我們已經認識到機械并不能完全取代勞動的價值。工匠精神則體現人的勞動價值的主體性,一種锲而不舍的主動駕馭精神,體現獨立、自主人性尊嚴的主體性,更彰顯勞動者的價值。

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勞動者的價值,許平教授給出了一個新的注解——獨奏式勞動或非物質勞動。他說:“獨奏式手工藝人具有明星般的魅力效應,他們可以獲得堪比政治家的社會關注與認同,喚起更從容飽滿的文化自信,成為一種塑造品質生活的代表性力量。”

創新設計彰顯文化自信

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見的APEC峰會國禮、G20峰會國禮等物品,其結構内核要麼包含非常多的傳統手工藝痕迹,要麼與傳統手工藝一脈相承。這些物品通過中國傳統手工藝,結合現代設計理念加工而成,它們擁有一種貫穿始終的精神,這種精神可以理解為傳統和現代對話、技術和藝術對話、人文和科技對話等。

設計思維和創意對于設計的影響(設計者說)8

丨2016年,G20杭州峰會“千峰翠色瓶”國禮(圖片來源于網絡)丨

當前,我們正處于一個深刻變革的時代,機遇與挑戰并存,創新設計的引領下,新産業、新業态層出不窮,但許平教授卻提出了自己的擔憂:“變革時代,對于手工傳統生産方式和現代設計國産化再生關系的複雜性,我們的認識卻遠遠不夠。”

設計思維和創意對于設計的影響(設計者說)9

丨2014年,APEC北京會議《繁花》手包套裝國禮(圖片來源于網絡丨

許平教授指出,設計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它不受任何限制的,同時又沒有确定性。“中國制造2025”把設計師推向了先進生産力的最前沿,讓設計價值的認可度得到空前提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将會從根本上破除自己的擔憂。

“借助創新設計,讓傳統手工文化煥發新的生機,更好地活在現代生活之中,同現代文明下的生産方式有機結合。”

許平教授說:“這既契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也是中國‘工匠精神’複興與重現的必備要素,更能彰顯大國的文化自信。”可以說,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創新設計則是傳統文化得以傳承發展的動力

在許平教授看來:“我們當前所處的偉大新時代,既是設計最好的時代,可能也是最差的時代,因為它充滿各種各樣的挑戰與可能。”設計在保留傳統的同時,應該選擇與最強有力的、最具有戰略性的先進科技進行結合。

因此,讓設計能做的事情成為最先進生産力的代表,才符合這個時代對設計的要求。

設計思維和創意對于設計的影響(設計者說)10

設計思維和創意對于設計的影響(設計者說)1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