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物保護創新手段

文物保護創新手段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3 02:11:41

城市從不乏象征,文明永不缺代表。

譬如,提到北京,人們就會想到莊重巍峨的故宮、雄偉壯麗的長城;說起西安,大家就想到氣勢恢宏的秦陵兵馬俑;談到敦煌,我們就不自覺地想到久負盛名的莫高窟……其實,厚重的曆史文化就在其中流淌。

文物保護創新手段(文物保護要轉變)1

但這種“一城一代表”的直觀印象背後,隐藏和反映着文物保護利用上的巨大差異。

這一現象可以用長尾理論進行解釋:人們将主要精力放在“頭部”,而對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和成本的龐大“尾部”卻忽略了。

文物保護曾一度處于這樣的困境,大量的文保資源被投入到少量“頭部”文物中,率先開發、重點保護,形成了保護——開發——利用的良性循環,而對數量上占據大多數的一般文物則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

在文保觀念淡薄、整體投入較少的情況下,優先保護知名和珍貴文物或許出于無奈。

文物保護創新手段(文物保護要轉變)2

但當下,文物保護觀念日益提高,文物保護投入逐年增多,“抓重點、輕一般”“唯名氣、論年代”的觀念應該改改了,文物保護工作也要從重點保護向普遍保護轉變。

難題在于“資源錯位”——有的文物資源大區往往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而跨過“投入關”的地區可能又苦于沒有匹配的專業化管理隊伍,呈現出文物資源結構的“正金字塔”與保護投入、管理隊伍的“倒金字塔”矛盾,這種“錯位困境”導緻文物的保護窘境。

長遠來看,實現全方位、無死角、高效益的文物保護有賴于經濟的發展,通過加大投入,可以推動文保工作由量變轉向質變的高質量發展。

但投入不能無限增多,相比于靠發展經濟實現理想化的保護條件,短期内破解難題更具現實意義。

我們既要有“自上而下”的統籌管理,轉變“名氣”崇拜,根據文物的破損情況、危急情況整體調配資源,救急放緩、扶危濟困;又要有“自下而上”的機制創新,例如山西積極探索文物認養實踐,引入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有效化解了資源不足的“硬傷”,走出了切實可行的多元保護之路,讓文物認養工作曙光初現。

文物保護創新手段(文物保護要轉變)3

▲圖片來自山西文物局官方網站。

不因知名度低而忽略,不惜時間和精力去拯救,不僅體現着我們對曆史的尊重,也展現着我們對後人的擔當。

文物保護創新手段(文物保護要轉變)4

未完待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