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也有一顆“心”,它不在于鱗次栉比的高樓,不在于車水馬龍的繁華,不在于燈火闌珊的街道,而在于宜居、宜業和市民的幸福感。
在呼市的大街小巷,随處可見一個叫“青城驿站”的小屋,這就是獨具特色的公廁。
驿站建設是呼和浩特市政府為響應黨的“便民惠民”相關政策,為美化城區環境、改善市民生活質量而進行的一場“廁所革命”。
“廁所革命”是以提升公共廁所為突破口而誘發的行為革命。文明如廁行為的養成,仿佛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一粒石子,它的泛波效應必将影響到市民的其他行為。
以公共衛生文明為中心輻射開來,以城市生活中這樣一個密切關系到城市形象的問題為切入點,帶動廣大市民參與其中,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公德意識,以這樣的示範行動去教育人、感化人,喚起公衆投身城市文明建設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每一座青城驿站的設計與地域文化、街道景觀互相融合,或獨幢或複式,高高矗立在公園裡、綠樹旁,真可謂一廁一景均映照在綠茵叢中。
這是呼市在基建方面做的好的一點。在充分保證每座公廁“如廁”功能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設置功能室。
每座青城驿站内部都設有男女獨立衛生間、第三衛生間,并附帶工具間、管理室、環衛工人休息室等功能室,在城市綜合體中有機利用剩餘空間,設置茶吧、報刊亭、咖啡屋、ATM機、便利店等服務設施。
作為功能完備、各具特色的便民綜合體,在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刷新了人們對于公廁的認知,成為青城獨樹一幟的新景,也是民生福祉的具體體現。
從某種程度上說,評判一座城市是否宜居,公廁建設是不可或缺的一個考量标準,它不僅體現一座城市的物質文明建設、社會經濟發展程度,更體現了決策者以人為本的管理智慧。
前段時候高德地圖發布了一個全國十大如廁自由城市,呼和浩特入選且排名全國第四,僅次于杭州市、北京市、拉薩市。
其實如果按照青城驿站的分布特點來看,它比北京的如廁自由度要高很多,排名第二的話應該沒什麼問題。
青城驿站的建設無疑為呼和浩特“廁所革命”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即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