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月下夜想曲全流程

月下夜想曲全流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8 19:50:59

月下夜想曲全流程(月下夜想曲ACT的升華)1

應該說,在月下之前,惡魔城隻是單純的闖關類的動作類遊戲,雖然此時惡魔城的已經名聲在外,但是闖關類有一個天生的缺陷就是十分硬核,一點動作類苦手的玩家都會被遊戲本身的難度慢慢的磨掉所有的耐性,隻有少數可以通關的硬派玩家才會體會到遊戲本身的樂趣,這樣就人為的縮小了遊戲的受衆面,對遊戲本身的傳播是很緻命的情況

月下夜想曲全流程(月下夜想曲ACT的升華)2

月下作為五十岚孝司接手惡魔城之後的首作,其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改革出了一個受衆面很廣的新惡魔城系列,顯然之前一條線式的線性惡魔城十分容易因為玩家“卡關”而喪失樂趣,所以五十岚吸收了當時還算熱門卻又處于新作空窗期的銀河戰士系列(銀河戰士從1994年超級銀河戰士之後直到2001年銀河戰士prime期間都沒有新作)的自由探索類型,直接将遊戲的自由度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從而創造出了雜糅了RPG和ACT元素的新派動作遊戲。

ACT和RPG的結合或者說是一種聰明的妥協

遊戲加入了等級和裝備系統,這就讓遊戲有了RPG的元素,玩家不再需要在那費勁計算“幾刀能打死一個骷髅兵”的簡單ACT風格,而是随着武器道具的不同有着千變萬化的打怪方式,其次是加入了“刷”的要素,這就讓玩家的遊戲動力成倍增加,動作苦手可以靠刷武器刷到一些IMBA武器(比如真空刃),然後把級别升高來讓遊戲變得簡單,這樣玩家就不會有太大的挫敗感,能夠更好的玩下去。反過來如果追求極限通關,高手玩家也能找到ACT的手感。

月下夜想曲全流程(月下夜想曲ACT的升華)3

不過,本作中的道具尤其是消耗類道具的設計還是欠佳,加血類道具還要先裝備在手上投擲出去才有效果(SS版才有了一個單給消耗類道具的地方),大量的道具沒有什麼太大用處,所以在道具方面,還是實驗痕迹很明顯。

月下夜想曲全流程(月下夜想曲ACT的升華)4

另外遊戲的自由地圖系統的加入讓遊戲充滿了探索性,隐藏房屋,地圖完成度等等都比之前的直線型闖關要好得多,而闖關型利用線性關卡來限制玩家的前進方式則改由魔導器、遊戲機關等等巧妙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圈定玩家特定時期的活動範圍,從而做出限制,所以說表面自由,實際上還是會防止玩家上來就去找最終BOSS死磕,本質上來說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闖關遊戲,隻不過這種限制方式不像闖關類那麼突兀,變得融合進了劇情中,其中用怪物的攻擊砸出的“焉道”更是讓玩家體會到隐藏地圖入口的巧妙之處。另外也是從本作開始,血輪中僅僅出現的壞結局和分歧關卡被擴展成了更為複雜的體系——為收集到特定道具達成的壞結局,和還需要繼續進行很長一段劇情,趟過隐藏地圖的真結局。當年月下的“逆城”也成為了玩家當時的一個談資,沒點攻略想達成完美結局還是很困難的。而且自由化地圖帶來的“出城”BUG也從此時開始了,甚至有時候玩家會覺得出城實際上是制作組有意為之。

獨特感官打造

月下夜想曲全流程(月下夜想曲ACT的升華)5

月下夜想曲本身并不是“貝爾蒙特”系列,阿魯卡多的故事緊接PCE版,充其量算是惡魔城X血輪的結局的擴張,但是兩者的風格差了很多,前作人設和過場動畫還是科樂美早期的日系漫畫風格(盡管遊戲本身并不是這個畫風),而到了五十岚孝司 小島文美手中就變得哥特味道都要溢出來了,隻不過這并不是真正的歐式哥特味道,而是一種“日式哥特”,不過,正是這種飄逸的畫風,清秀的人物,卻很好的在一段時間内成為了惡魔城的風格代表。而且從X開始積攢下來的怪物風格在這一代發揚光大,事實上,2D版惡魔城隻到五十岚最後一作被奪走的刻印都沒有脫離這個範疇,依然延續的是月下式的怪物風格。

而音樂方面似乎無需贅述,一曲“失色水彩畫”至今仍然被奉為上品,更不用提末尾的ED《I am the wind》了,多年奪得惡魔城系列最佳ED的頭籌,但是似乎歐美玩家并不買賬,所以PSP上的X曆代記的獎勵關版本就隻得替換了一首敷衍了事的片尾曲了,實在是遺憾。

其他想說的

月下本是為PS版準備的,但是後來還發售的SS版,SS版要晚于PS版發售,由于是強行移植PS版,SS實際上有些效果并不如PS版,所以SS給了很多類似福利的東西,比如可以直接選擇裡希特和瑪麗亞,新魔導器和新道具,妖精使魔的《夜曲》(PS初版是沒有夜曲的,後來由于SS版的夜曲成了都市傳說最後科樂美隻好在廉價版裡加上了這個),當然其中最被玩家拿來讨論的就是單獨添加給SS版的“死牢監獄”和“地下花園”,這兩張圖直接帶出來一堆新怪物和道具,當然,享受PS系比較精美的畫面的玩家就享受不了新内容了,不過SS版的開頭顯示,SS版月下是科樂美名古屋分社制作的,也就是說這些新内容有可能是名古屋分社私自加進去的,從兩個新地圖的風格和五十岚的風格不同就可以看出來,但是PS版通過“出城”可以打開一部分殘留的地下庭院的地圖,這就給這個說法又多出了一些懸疑——也許PS版确實是一個半成品,但是SS版雖然是完全版,卻夾雜了不屬于五十岚的“私貨”。當然由于世嘉的失利,SS版反而到越來越被淡忘,相反如日中天的索尼旗下的PS版則由于PS系主機的火爆而一直保留了下來,至于哪個版本更好玩,隻能說看玩家的喜歡了。

總結

由于月下是早期惡魔城中難度适中的一款,而且開放式的遊戲方式有打開了受衆面,但是主要看來,它本身還是存在很多缺陷:

1.故事大綱松散,提示很少、玩家中期會有找不到北的感覺。

2.逆城雖然很用心,但是逆城實際上是沒有什麼劇情的,劇情明顯不如正城,就是個附加地圖。

3.武器道具衆多真正有用的沒幾個,還有真空刃這種無腦系IMBA武器導緻刷到後遊戲就可以無腦的斬瓜切菜。

不過作為開創了A-RPG的惡魔城模式遊戲的鼻祖,月下還是功不可沒的,而且其至今都是整個系列的一個巅峰,後期作品也都跳不出月下的框架,因此在華語圈,月下似乎有一些被“神化”的色彩,也造就了月下廚、月下黑等争論,究竟月下有沒有那麼神,那隻能是見仁見智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