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2-3歲幼兒早期教育方法

2-3歲幼兒早期教育方法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8 13:32:32

文丨福林媽咪

情景一:

陳紅帶兒子逛商場,兒子看到貨架上的玩具吵着要買最大的無人機回去玩。陳紅家裡雖然條件好,但也知道這要求過分了。價格九千多不說,從以往的經曆上看兒子對飛行類玩具并不感興趣,花九千多買個擺設?

幾經交流無果,陳紅最終把兒子拎出了商場。

情景二:

梅梅在輔導兒子功課,兒子遇到了一個難題:15 6等于多少。梅梅給兒子設定了一個算題模式,15的1是老大5是老二,老二相加超過十,老大就得拿走一,這樣算下來“老大1多了一個1變成了2,老二相加5 6=11隻剩下了1,于是15 6=11就算出來了。”

兒子疑惑道:“老大不要怎麼辦?”

梅梅氣道:“不要不行,必須得要。”

兒子無奈道:“那你得說清楚,我哪知道老大要不要?”

梅梅一拍桌子:“說那麼多廢話,說了必須得要!”

2-3歲幼兒早期教育方法(幼兒教育得有彈性)1

情景三:

小林平時很乖很聽話,可爺爺奶奶一來,小家夥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撒潑無賴各種不乖。

每當這個時候,小林媽媽就顯得很無奈。強行教育孩子怕傷害到老人,不教育孩子,眼看就要習慣了。


這三個問題是我們教育孩子過程中經常經曆的問題,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問題。

仔細觀察,我們能發現:孩子不遵從父母的思路或者意願,往往是心理因素在作祟。或者是爸媽的表達方式讓孩子産生了不快,或者是孩子自己的思路被爸媽否定,又或者孩子覺得有人撐腰了就可以放肆了。

面對這些無從控制的心理因素,教育問題就顯得棘手起來。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簡單:三松三緊——彈性教育。

第一松:對待孩子的認知

孩子都有自己的認知,雖然孩子的人生經曆并不多,但在有限的經曆中孩子也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認知。比如,火會讓人感到疼、水是流動的。孩子有這些客觀的認知,也有不切實際的感性認知。就比如上文中,孩子對于數學題的計算,梅梅兒子認為數字老大1是有情感的,他可以拒絕接受老二的贈與。

對于這些認知,父母的态度一定要松。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老大是個慷慨的人,不管誰給他數字或者誰要借他的數字,老大都願意。”這樣一來,非但解決了孩子的認知問題,一道枯燥的數學題也變得有情感了。

第二松:孩子的自我管理

三歲之後孩子會逐漸脫離父母的管轄,開始進行自己的探索。比如,他們會嘗試着鎖房門、嘗試自己開水龍頭等等。

2-3歲幼兒早期教育方法(幼兒教育得有彈性)2

這些其實就是孩子自我管理的開始,孩子對自身行為和意願有了更明确的表達,需要通過這些表達方式滿足好奇心。當孩子五歲之後,自我管理已經進入了更高的高度,孩子開始習慣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而非父母的方式。

面對孩子的自我管理,父母也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

比如,看到無人機想要買,我們可以用模型機讓孩子感受其中的樂趣。當孩子通過自己的接觸發現這并不是自己喜歡的玩具,問題也就解決了。

當然如果你問孩子這時候肯定會偏執,不想玩也得買。那隻能說沒跟你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你對孩子的自我管理太嚴格了,孩子已經失去了主見。

第三松:對待孩子的情感态度

過于嚴格會讓孩子産生緊張、壓抑的心理情緒,這些負面情緒得不到良好的宣洩就會逐漸積壓,形成心理負擔。

就像情景三那樣,爺爺奶奶一出現,孩子就知道靠山來了,這些心理負擔就找到了宣洩的出口,孩子當然會變得肆無忌憚起來。

輕松愉快的教育氛圍,柔軟而部室原則的情感态度,這些都有利于拉進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建立信任感。

當孩子出現情景三這樣的現象,這已經說明孩子對你不信任了。


第一緊:習慣問題要抓緊

孩子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都會存在很多偏差,面對這些偏差,在糾正孩子不良習慣時一定要有足夠的關注。

好的習慣很難養成,壞習慣卻很容易形成。保持更高的關注度,及時的幹預,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這不僅是意志力的鍛煉,還能讓孩子在建立習慣的過程中養成一定的自律能力。

2-3歲幼兒早期教育方法(幼兒教育得有彈性)3

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爺爺奶奶一來孩子就放縱自己”也是一種習慣,這種心理習慣也需要我們足夠重視。糾正這種心理習慣一定是從建立信任感開始的,而不是威脅孩子“爺爺奶奶來了也沒用!”

第二緊:原則和安全問題要抓緊

原則問題的範圍很寬,如果你的孩子情商不高、與人溝通不順暢,那麼尊重别人就可以當做原則問題來看待,因為尊重别人就是提升情商的前提。

當然了,安全問題顯而易見,水電煤氣火,這些極容易引發安全隐患的問題必須要時刻抓緊。

足夠的重視,才能保證孩子的生命安全,不容小視。

第三緊:自我規劃要抓緊

孩子的成長其實就是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自律能力的提升、意志力的提升、邏輯能力的提升都有助于實現這個過程。

激發孩子的主動性,其實就是孩子自我規劃的開始。

我們建議,從孩子三歲開始就要進行一定的自我規劃訓練。比如,吃飯時讓孩子準備工具、打掃衛生時讓孩子規劃打掃的順序。

通過參與感激發孩子的主動性,并以此激發孩子主動自我規劃的心理訴求。


教育有彈性,孩子才會有喘息的餘地。過于緊,會讓孩子無法呼吸,他感受到的隻有緊張、壓力;過于松,孩子雖然會輕松很多,但成長就成了問題。

做好三松三緊,輕松解決孩子的成長問題。

歡迎加入福林媽咪粉絲圈,來和育兒大咖還有志同道合的寶媽們一起來交流育兒經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