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前些日子由于采用5寸液晶儀表而引發車友熱議的比亞迪秦PLUS DM-i,還是直接往中控鑲嵌一塊17寸2200×1300分辨率巨屏的全新特斯拉Model S,他們都享受到源于一塊液晶顯示器的關注熱度。在車内數碼設備集成化、智能化趨勢高漲的今天,一塊、或數塊顯示屏就成了司乘人員與汽車交流的窗戶。
圖片來源網絡
在我們司空見慣的話術中,廠家對于描述屏幕尺寸“X寸”真是樂此不疲,仿佛沒個10寸起跳就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數字更是上不封頂。但作為消費者,卻不知道除了屏幕的“寸數”,衡量一塊屏幕的好壞還有着更多标準。這些參數與屏幕觀感直接相關,廠商卻沒有在參數表中進行标注,有些具體信息,甚至作為汽車媒體從業者都無從了解。今天這篇文章,就讓我們簡單盤點,那些與我們車上智能生活緊密相關,卻常常被人忽視的車機觸屏“盲區”。
别光看寸數,還有寬高比這是最常見的一個誤區:消費者常常直接通過參數表标注的“寸數”直接比較屏幕面積大小,卻沒有意識到如此比較得到的結果并不準确。
在開始讨論前,我覺得有必要澄清這個所謂的“寸數”标注代表什麼:它既不表示屏幕的長,更不表示屏幕的寬,而是用以描述屏幕外廓線所組成長方形對角線的長度。
圖片來源網絡
那麼,能夠僅通過對角線長度就推測出屏幕面積嗎?顯然不能。因為在對角線長度相同的情況下,寬高更接近,屏幕面積就越大。
舉一個具體例子吧,比如領克03全液晶儀表和中控車機屏幕的尺寸分别為10.25英寸和10.2英寸,數據一眼看過去儀表屏幕還比車機屏幕“大了”0.05英寸,但是坐在車裡實際看,就會發現車機屏幕比儀表屏幕面積明顯要大。這就是中控車機屏長和寬更加接近,實際面積更大,更“顯胖”的緣故。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所以,下次不要看見一個車屏幕寸數比另一個車更大,就直接默認前者屏幕面積更大了,實車看看屏幕的“寬窄胖瘦”才是王道。
此液晶非彼液晶:所謂“全液晶”另一個時常引起混淆的概念則是對“全液晶”的定義。廠家在宣傳文案中酷愛使用“全液晶”的話術,卻喜歡刻意混淆究竟是哪一種“全液晶”:使用一整塊TFT液晶顯示屏的是“全液晶”,僅使用固定畫面液晶數顯的也叫“全液晶”。
在剛換代不久的現代伊蘭特上,高低配車型雖然都采用了“全液晶”儀表,但低配車型裝備的是畫面不可變化的液晶數顯儀表,隻有頂配車的全液晶儀表是正兒八經、可以切換顯示畫面的液晶顯示屏。
(低配車型的數顯液晶儀表)
(頂配車型的液晶顯示屏)
當然,這些差異最多也就是讓廠家玩玩文字遊戲,兩種屏幕的實際區别消費者看到實車一眼便知。
塑料屏/玻璃屏?電容屏/電阻屏?屏幕材質又是一項廠家在宣傳中不會提及,但消費者感知明顯之處。很多廠家的高低配車型不僅屏幕尺寸不同,材料和觸摸方式也有明顯區别:低配車型采用塑料電阻屏,高配車型使用玻璃電容屏。
例如大衆系列車型,低配車型的MIB 280主機采用塑料電阻屏,而高配車型的MIB 869主機則采用玻璃電容屏。
(280主機)
(869主機)
這兩種屏幕的優劣想必各位都非常熟悉了,塑料電阻屏不僅不耐刮,操作時還得瞄準用力按。不過和前一點相同,兩種屏幕規格上的差異很容易感知到,實地看車就能水落石出。
屏幕越大越清晰?所謂“PPI”相比上面的屏幕材質、全液晶種類等消費者容易感知到的屏幕參數,下面這項參數就相對隐蔽一些了。可能已經有朋友發現,有些車雖然屏幕超級大,但是畫質卻一點都不清晰,“果粒感”十足,這就是屏幕物理分辨率不足所導緻的。
圖片來源網絡
衡量物理分辨率,有一個關鍵參數叫“PPI”,翻譯過來叫“每英寸像素密度”。這個數據用于計算長度内的像素點數量,數值越大,畫質就越細膩。舉一個通俗的例子:喬布斯在iPhone4發布會上曾提出“視網膜屏幕”的概念,用以形容“人眼無法分辨像素點”般細膩的屏幕,這種屏幕對應的PPI值為326。
圖片來源網絡
回到汽車圈,當前汽車上最棒的車機屏幕之一,裝備于W223奔馳S級上,10:9比例的12.8寸中控屏幕物理分辨率為1920×1728,粗略換算後PPI值約為202。
圖片來源網絡
在電商平台購買的後市場車機雖然可能不會直截了當地公布PPI數值,但至少會提供屏幕對角線長度和物理分辨率兩個參數,讓買家對屏幕細膩程度有個心理預期。反而是很多主機廠,在配置單上沒有标明屏幕物理分辨率,制造了信息盲區。
息屏灰蒙蒙?所謂“全貼合”有朋友會發現,自己車子的屏幕雖然顯示也還算清晰,但是白天強光下顯得有些暗,熄滅後更是灰蒙蒙的,而不像手裡的手機屏幕那樣顯得黝黑通透。恭喜您,您發現了車機屏幕和手機屏幕的一處區别:貼合方式不同。
(飛度的車機就是典型的“大灰屏”)
目前市面上能買到的消費數碼産品基本都采用了全貼合屏幕:外屏玻璃和内顯示屏被UV膠水等粘合劑貼在一起。這種工藝能夠顯著提高屏幕的透光率,降低屏幕進灰概率,提升屏幕的顯示效果。
然而,目前車機屏幕很多還都沒有跟上消費數碼産品的升級步伐,仍在使用前些年低價手機上常見的非全貼合屏幕。顧名思義,非全貼合屏幕内外屏相互獨立,中間隔着一層空氣,并未貼合。由于光線入射屏幕會經内外屏兩次反射,非全貼合屏幕透光率不佳,熄屏時看起來也灰蒙蒙的。我們從上遊供應商網站找到一張全貼合/非全貼合屏幕的對比圖片,兩種屏幕的區别一目了然。
圖片來源網絡
然而,同上文中的屏幕物理分辨率/PPI,屏幕貼合類型也是主機廠不會公布的信息。他們說着自己的屏幕“高清”,卻不告訴消費者實際生産中使用了“低清”的工藝,又是一點信息不對稱。
總結
其實單純談屏幕顯示效果,能夠評價的指标真的很多,真要聊細了,屏幕基材材質、屏幕顯示亮度、對比度、可視角度等都是可以談的點。這篇文字也隻能算是淺嘗辄止,簡單介紹。
這個話題背後其實還隐藏着更大的背景。汽車智能化潮流席卷而來,對車機硬件配置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今天我們聊到的屏幕硬件也隻是一個縮影,背後還有處理器規格、閃存類型、軟件系統底層架構等諸多方面。在這個領域,我們呼籲信息能夠進一步透明化,這樣無論是對消費者進行選擇,還是主機廠間相互競争,對行業發展都有益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