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資管新規後信托資産規模首現回升

資管新規後信托資産規模首現回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11-22 17:33:56

資管新規後信托資産規模首現回升?3月1日,記者從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處獲悉,上周(2月21日至27日)集合信托成立市場遇冷,産品成立數量增加,成立規模大幅下滑;發行市場則繼續回暖,發行規模有較為明顯的增長,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資管新規後信托資産規模首現回升?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資管新規後信托資産規模首現回升(上周非标信托成立規模收縮)1

資管新規後信托資産規模首現回升

3月1日,記者從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處獲悉,上周(2月21日至27日)集合信托成立市場遇冷,産品成立數量增加,成立規模大幅下滑;發行市場則繼續回暖,發行規模有較為明顯的增長。

标品信托方面,從産品類型來看,權益類産品的占比有較為明顯的上升;從投資策略來看,組合基金策略産品數量占比上行。

業内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盡管标品信托産品增長顯著,但在募集方面仍需要進一步發力。标品信托的募集面臨市場波動、曆史業績、負債端期限偏短、品牌積累不足和投資者接受程度不高等多方面的難題。

“圍繞這幾個難題,需要加強投研體系專業化建設和數字化建設;增加主動管理産品比重;加強代銷渠道建設,提升投資者客群的豐富度,快速形成規模效應。”該人士進一步指出。

産品發行有上行空間

相關數據顯示,上周共有367款集合信托産品成立,環比增加15.09%;成立規模為94.43億元,環比減少30.76%。具體來看,各投向的集合信托産品成立規模有不同程度下滑。

其中,金融類信托成立規模為65.31億元,環比減少18.30%;房地産類信托成立規模為5.27億元,環比減少78.15%;基礎産業類信托成立規模為18.56億元,環比減少30.52%;工商企業類信托産品成立規模為5.27億元,環比減少3.96%。

對于上周集合信托成立市場的遇冷,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分析稱,主要源自于非标業務的大幅回縮。當前行業面臨的監管環境和市場條件相對艱難,房地産業務停滞,基礎産業類業務空間有限。整體來看,投資者避險情緒嚴重,房地産類信托産品的資金募集波動較大。

2022年以來(截至2月27日),集合信托市場累計成立集合産品3681款,累計成立規模1420.02億元。

發行市場方面,上周集合信托繼續回暖,發行規模有較為明顯的增長。具體來看,共有37家信托公司發行集合信托産品242款,環比增加2.11%;發行規模為224.24億元,環比增加15.10%。

喻智告訴記者,上周是春節後複工第三周,集合信托産品的發行規模已經回歸到節前一周的水平,屬于恢複性增長。預計之後的集合信托産品發行仍有一定上行空間。

權益類産品占比上升

收益率方面,上周非标類集合信托産品的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有所回升,為6.94%,環比增加0.04個百分點;集合産品周平均期限為1.79年,與前一周持平。

相關數據顯示,上周非标類産品成立數量增加,但成立規模大幅下滑。具體來看,共有146款非标産品成立,環比增加6.57%;成立規模為36.85億元,環比減少47.08%。

對于非标産品成立規模的大幅回縮,喻智指出,當前監管環境趨緊,資産荒問題較為嚴重,房地産業務停滞,非标業務向基建領域集中。

标品信托方面,上周成立數量大幅增加,成立規模小幅減少。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共有221款集合信托産品成立,環比增加21.43%;成立規模為57.58億元,環比減少13.75%。

從産品類型來看,權益類産品的占比有較為明顯的上升。上周标品業務中固收類産品成立180款,環比增加20.81%;權益類産品成立37款,環比增加68.18%;混合類産品成立4款,環比減少63.64%。

從投資策略來看,組合基金策略産品數量占比上行。具體來看,固收策略産品成立數量142款,環比增加19.33%;組合基金策略成立數量36款,環比增加44.00%。

新發展動能日益增強

中國信托業協會專家理事周小明指出,随着資管新規和“兩壓一降”監管政策的出台,信托業自2018年起進入轉型發展的艱難調整時期。調整是兩方面的,即“壓舊”和“增新”,一方面,壓降舊模式下的融資信托和通道信托業務;另一方面,開拓符合信托功能的新業務。

相關數據顯示,經過2018年至2021年這4年的調整,信托業務的功能和結構已經發生深刻變化,舊的發展動能日益衰減,新的發展動能日益增強。

具體來看,本輪調整的4年間,通道信托一直持續下降。單一資金信托占比從2017年的45.73%,下降到2021年三季度的25.04%,下降幅度高達20.69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非通道信托業務中的主動管理信托(融資信托 投資信托)一直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其占比從2017年的40.38%,上升到2021年三季度的58.17%,4年間上升幅度高達17.79個百分點,總量上也遠超單一資金信托。

周小明指出,本輪調整的另一個關鍵點是在主動管理業務中,壓降融資信托業務,引導發展投資信托業務,推動融資信托向投資信托轉型。融資信托的壓降不是一帆風順的,呈現先升後降的特點。

本輪調整期的前兩年即2018年至2019年,融資信托在信托總規模中的占比不降反升,隻是從2020年開始,由于監管力度加強,才開始較大幅度降低。

而與融資信托的先升後降不同,投資信托則呈現持續增長趨勢,其占比從2017年的23.51%,上升到2021年三季度的39.29%,4年間提升了15.78個百分點。

進行專業化能力比拼

在市場和監管指引的共同作用下,符合資管新規的标品業務和投資類信托業務已成為信托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有信托公司标品業務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标品信托将随着監管規則拉平,與券商資管、基金公司、銀行理财一并朝着淨值化資産管理業務的目标邁進,但與這些機構不同的是,信托産品定位仍是私募,未來服務的客戶群體以高淨值客戶為主。

該負責人也坦言,信托公司進入标品資管行業相對較晚,當前信托行業整體的專業能力不如基金、券商資管等機構,但未來2-3年,信托公司将在專業化上快速提升。

此外,資管新規實施後,資管業務在統一的監管制度下開展,除了比拼專業化能力,各公司将依靠原有的資源禀賦集中對某一兩類業務深耕,打造自身特色且持續保持競争力。

在該人士看來,個性化、定制化服務将成為信托公司未來标品業務的優勢。此外,信息科技時代,産品創設、投資研究、産品運營、風險管理、客戶服務等各項内容都依賴數字化的系統和程序,各家公司勢必在科技上加大投入,通過數字化系統建設提升各方面的效率。

另一方面,盡管标品信托産品增長顯著,但在募集方面仍需要進一步發力。标品信托的募集面臨市場波動、曆史業績、負債端期限偏短、品牌積累不足和投資者接受程度不高等多方面的難題。

“圍繞這幾個難題,需要加強投研體系專業化建設和數字化建;增加主動管理産品比重;加強代銷渠道建設,提升投資者客群的豐富度,快速形成規模效應。”相關負責人表示。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