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荷花池小商品市場?從成都市火車站旁邊擺地攤沿街叫賣的27家個體戶,發展到池塘邊8萬人經營的荷花池批發市場,再到金牛區年成交額數百億元的荷花池商圈、西部商貿重鎮——,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成都荷花池小商品市場?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從成都市火車站旁邊擺地攤沿街叫賣的27家個體戶,發展到池塘邊8萬人經營的荷花池批發市場,再到金牛區年成交額數百億元的荷花池商圈、西部商貿重鎮——
一代又一代的四川人、湖北人、浙江人……在一個叫“荷花池”的地方揮灑汗水、發揮智慧、追逐夢想,為8000多萬四川人和廣大的西部地區,提供10萬種以上物美價廉的服裝、小百貨和中藥材。
一個個商人的理想和青春,在這裡競相譜寫一篇篇商業傳奇,為改革開放40年生動注腳。
“早一點”的緻富秘訣
20年來,孔尚國際服飾的孔國定每天淩晨3點就要起床,趕在4點前到成都市金牛區荷花池商圈的大成市場開早市。這讓瘦削的孔國定比較郁悶:“批發市場周末也照常經營。”但20年的打拼,也讓小孔從擺幾尺櫃台的小販,成為擁有多個服裝品牌的孔董事長,産品在成都各大商場有80多個專櫃銷售。
早市源于商品緊俏年代,外地商販趕夜班車到成都,淩晨進完貨馬上又趕回去銷售,既能搶到熱銷的“靓貨”,又能省下一天房錢。批發市場的很多小攤位,在淩晨5至6點鐘的高峰期就能賣出10萬元的貨。如今商品豐富、交通發達,但“開市早一點,生意就多幾單”,荷花池商圈仍有成千上萬的商家沿襲着這一傳統。
“我們這批60後70後生意人成功不是靠智商、情商,而是靠勤奮、踏實。”大成市場二樓41号商戶石光燦說。在荷花池商圈,你随便走進一家商鋪,和衣着樸實的店主聊一聊,就可能聽到一個“以噸為單位銷售服裝”的緻富傳奇: 1999年開始經營服裝的裴家林已經開了100家專賣店,“子承父業”的鐵民去年賣了100萬條褲子、900萬套衣服……最勵志的故事是一個幫商家背貨上車的“背背”(搬運工),起早貪黑最終在成都和老家買了好幾套房子。
比孔國定“還早”的是“蟲草大王”鐘雙全,1978年,他在火車站附近的人民北路沿街擺攤賣中藥材。“一共隻有27戶個體戶。”說起荷花池的起源,鐘雙全記憶猶新:“批發市場最開始專營藥材,後來才有日用百貨。”鐘雙全起步早,轉型更早。1989年,四川省組織個體戶到新加坡等國考察,鐘雙全觀察發現,蟲草、天麻等中藥材已成熱銷的保健品,回國後他迅速調整銷售方向。如今他經營的成都錦通藥業連鎖有限公司,以“鐘氏蟲草行”為品牌的蟲草交易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沒有堅持改革開放,就沒有荷花池市場的今天。”鐘雙全說。二十世紀80年代初期,火車站附近的地攤式經營,導緻人員複雜、社會治安和市場秩序混亂,成都市政府要求整治。工商部門沒有簡單地取締市場,而是給最早“吃螃蟹”的個體戶們,在荷花綻放的池塘邊修建了一個大棚市場,擺上水泥台供商家經營。市場起初條件簡陋,吸引力不夠,幹部就每天租用公交車到車站迎接外地商販,在商人們進入市場時還敲鑼打鼓列隊歡迎。采購完,又将他們送回火車站或汽車站。
到1998年,荷花池市場注冊商家3萬餘戶,市場經營人員日達8萬人,市場年交易額近百億元,雄居全國綜合性貿易市場第7位。主要經營服裝、鞋類、紡織品、飾品、玩具、塑料制品、成衣輔料等12大類3萬種商品,不僅面向四川省内二級市場批發商品,而且輻射西藏、雲南、貴州、陝西、重慶等省區市。
“快一點”的生存之道
市場的蓬勃發展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交易環境擁擠雜亂、消防安全隐患突出、交通進出梗阻,尤為嚴重的是激烈的同質化競争一度導緻“歪貨”(劣質貨和冒牌貨)泛濫。
“一花獨放不是春”,地方政府迅速采取措施,2001年工商部門與國資性質的市場徹底脫鈎,由市場開發服務中心負責日常管理,批準建設大成市場和藍光金荷花市場兩家民營市場。
7萬平方米的大成市場一期工程,僅用131天就建成。配置大量電梯、停車位、貨物吞吐區,開設時裝網站,打造電子商務平台,與省内外服裝協會建立戰略聯盟,分享信息資源……精品服裝批發、知名品牌代理成了兩家新市場的“撒手锏”,年交易額均達到100億元左右。
市場裡的服裝批發商,動作更快。“68道工序,外地廠商接到訂單後要25天才能做好,我們在成都隻要5天。”在大成市場銷售雙面羊絨的石光燦說。服裝産品風格時效性特别強,稍晚半天一天就成了“攆款”和“仿款”。在荷花池,時間真的就是金錢。
大成市場朱唐傑的“快字訣”,是隻做褲業“風向标”。通過提高待遇、分紅,讓員工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快樂上班,通過各種渠道迅速集中全國最好的褲子。現在網絡發達,産品同質,在這個一不小心就會被“拍在沙灘上”的行業,朱唐傑連續多年實現年均20%的業績增長。
荷花池商圈的黃勤勤,則在宏正商業廣場開了一家名為61TOY的玩具租賃公司。她認為這個“多赢”模式基于快速周轉、零庫存:公司平時不先購置玩具,在網上接到訂單後,立即從批發市場拿貨、實現新貨零庫存;玩具批發商擴大了銷量,實現了快速周轉;家長網上下單,上千元的玩具租1天隻要幾元錢,還避免了玩具浪費。
“這是一個隻有奔跑才能勝出的時代,市場連緩沖期都不會給你。”在荷花池經營了10多年的邵建平說,荷花池的前輩們經商膽子大,欠缺品牌意識被我們“70後”趕超了,現在我們又面臨“90後”的挑戰——網絡讓價格很透明,代理銷售模式到了窮途末路。僅停留在品牌上也“難以幸存”,因為越是高毛利的必然“死得越快”。今年流行棉衣還是羽絨服,面料是選雙面羊絨還是“黃金貂”……為了在這場最自由又最激烈的行業“淘汰賽”中生存下來,邵建平專門請了一批數據分析師,每一種商品的銷量變化、每一家門店的交易數據,都有詳細統計和分析,給工廠的訂單和市場的銷售策略随時調整,努力實現工廠、配送、零售終端各環節零庫存。
“爽一點”的不敗傳奇
2013年,金牛區區屬荷花池市場關閉。規劃2000餘畝、投資145億元的成都國際商貿城,成為當地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綜合商貿平台,兼營批發和零售。已入駐商家26000多戶,經營中藥材、服裝等10餘萬個品種,輻射全國和南亞、東南亞15個國家和地區。
“這裡8點半才開始營業!”從關閉的市場“轉戰”這裡的牟彪榮最高興的是,告别了10多年每天淩晨3點起床的痛苦。但他也有新的焦慮——如何讓消費者更爽。“‘一年百貨十年底貨’,百貨業最大的困擾是怎樣才能不留存貨。”做了30多年服裝生意的牟彪榮說,商品短缺時,進貨的還給賣貨的送禮。10多年前,他還看見“買主”為了搶“爆款”服裝,硬生生把一輛面包車的車門拉斷了。但現在消費者的要求越來越高,變化又快。“你不必起早,但一定要用心做,緊盯消費新需求,随時調整适應。” 牟彪榮說,過去一個款要賣3年,現在一天可能有3個款,都是個性化、小批量采購和銷售。
和牟彪榮的“靈動”不同,夏子保下的是“笨功夫”——性價比最高的工廠直營模式,讓消費者買得爽。倒賣服裝、品牌代理、開網店,凡是能試的,老夏都試過。“我雇親侄兒開網店,虧損算我的,掙了分他40%,也沒成功。” 夏子保最後認定,多一個環節、就多一份成本。他決定依托成都國際商貿城較低的租金,自己開工廠,以出廠價零售服裝。“現在大家對服裝質量要求高了,連個線頭都不能有。但消費也更加理性,不盲目追求大品牌。” 夏子保說:“不可能有第二個環節了,沒有比廠家的貨更便宜的,社會怎麼發展應該也不會被淘汰。當然,前提是質量一定要好。”
國際商貿城還有一片區域,貨架上碼好一個個紙盒子,看不到太多的商品展示。市場管理方告訴記者,這是個專門的電商采購區,是傳統批發市場和“冤家”電商合作的典範,“放下恩怨”的目的隻有一個,通過優勢互補讓消費者更滿意、擴大銷量。為了讓經銷商和消費者買得更爽,成都國際商貿城每一層都可開車抵達,你也可以買完讓物流直接送到家中。
在地方政府的積極促進下,成都國際商貿城還獲批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商家可以更便利地從事進出口貿易。目前國際商貿城日均人流量達10萬人次,2017年交易額約300億元。商貿城商家、四川省裝飾協會會長高智君說,蓉歐快鐵聯接國外23個城市、貨運量高速增長,昆明到老撾鐵路也在建設,相信與歐洲、南亞、東南亞會有更多的商貿往來。
“隻要坐在市場裡,就感覺心情舒暢。”在國際商貿城,年近七旬的“億萬富翁”鐘雙全每天仍守在市場裡,甚至和員工一起搬貨物、吃盒飯。“賣整個山楂不需要手續,但切成片晾幹就從農産品變成了‘中藥飲片’,必須符合各項規定。”想做百年老店的鐘雙全說,中藥材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各項扶持政策,但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一個寬松的經營環境”。
成都商業文化濃厚,古有“揚一益二”之譽,世界上最早的紙币“交子”就誕生在金牛區。“金牛正建設‘中西部綜合實力領先城區’”,金牛區副區長餘戬說,到2017年底,全區有各類商品市場65個,從業人員數十萬人。地方政府正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努力讓各類經營主體在“同樣的陽光雨露”下公平競争,通過“百花齊放”實現“商貿興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