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小長假,熙熙攘攘的車流,成了生活的主旋律。無論出行什麼地方,堵車似乎成了常态。
因為流動人口劇增,導緻車潮湧動。人們不遠千裡,長途奔波,回家看望父母,享受短暫的幸福團聚。
即使他鄉繁花似錦,也總會想起故鄉的那座老屋,老屋前的老樹,老樹下的歡聲笑語。魂牽夢萦的永遠是故鄉。故鄉的一草一木,無不牽動情腸。
我們今天欣賞的這首小詩,既寫出了他鄉的美景,也寫出了自己因思鄉而産生的惆怅。讓我們一起品讀。
村行
北宋·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籁,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荞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餘忽惆怅,村橋原樹似吾鄉。
這首詩畫面感極強,在菊花初黃時,詩人騎着馬悠哉悠哉地穿行山間。山中的風聲、葉落、鳥鳴發出的聲音好像是山巒特有的語言,而“數峰無語”默默地伫立于夕陽之中。棠梨落葉猶如胭脂一般紅豔,荞麥花開宛如雪色一般潔白。
本來是信馬閑遊,一路上看到這麼美的景色,本該開心快樂。可作者忽然感到惆怅之情湧上心頭,隻因為村橋原野上的那棵樹像極了故鄉。
“何事吟餘忽惆怅,村橋原樹似吾鄉”,是多少遊子的午夜夢回。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多少父母嘔心瀝血地培養孩子,也終于達成所願。優秀的孩子大城市打拼,也離開了故鄉。望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自己蒼老了白發,佝偻了腰身。
孩子永遠是父母心頭的牽挂,盼兒歸,盼兒回,可又怕路上颠簸受累。這兩年的疫情,更是不願子女在路上奔波。
白發蒼蒼的父母又何嘗不是子女最大的牽挂?可現在社會,生活節奏飛快,就業、就醫、房貸、車貸、養老、孩子的教育等問題,給年輕人的生活平添了許多壓力。“父母在,不遠遊”,可又不得不遠遊!
平凡的我們,在生活面前不得不低頭。為了那碎銀幾兩,勞碌在異地他鄉。
雖然現在通訊方便,能開視頻電話,可遙居兩地,終歸是兩地,不能時時照顧父母,永遠是内心最大的不安甯。自己就像風筝,線軸就是故鄉的爹娘。
即使父母離去,頻頻入夢的也是故鄉,因為那是自己生長的地方,多少童年的歡樂,多少美好的回憶,都印在那長長的小巷,刻在那青苔斑駁的台階上。
故鄉是自己的根,無論身在何地,不能忘記的永遠是對故鄉的依戀。
“何事吟餘忽惆怅,村橋原樹似吾鄉”,異地他鄉看到一棵樹,酷似故鄉的那棵老樹,恍惚間好像回到故鄉,可定睛一看,這哪裡是故鄉的那棵樹呀?隻是相似而已,惆怅、失望、思鄉之情頓時湧上心頭。
生活的現實面前我們無能為力,就讓我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内,多做一些不讓自己後悔的事吧。好好孝敬父母,常回家看看,不要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需要慢下來,靜下來,理一理自己的思緒,讀一本書,品一首詩,明白生活的真谛,思考生活的方向,感悟生活的智慧。
請點關注,讓我們紅塵作伴,攜手同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