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6點28分,清明節氣到。“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時節,桃花初綻,楊柳泛青,莺飛草長,清新明朗。人們會趁着大好春光,踏青出遊。二十四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隻有清明。這一天是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日子。因此,清明既有歡樂賞春的喜慶氣氛,又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
古詩中的清明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謂之清明。”清明,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禮,由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綜合演變而來。後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傳統風俗。
詩人們在清明也會有感而發,留下佳句名篇……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清明日曲江懷友
(唐)羅隐
君與田蘇即舊遊,我于交分亦綢缪。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途中寒食
(唐)許渾
處處哭聲悲,行人馬亦遲。
店閑無火日,村暖斫桑時。
泣路同楊子,燒山憶介推。
清明明日是,甘負故園期。
三月
(唐)韓偓
辛夷才謝小桃發,蹋青過後寒食前。
四時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吳國地遙江接海,漢陵魂斷草連天。
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清明後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寒食
(唐)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清明
(宋)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破陣子
(宋)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鹂一兩聲,
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裡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赢,
笑從雙臉生。
采桑子
(宋)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争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钿車。
遊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嘩,
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隻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
日墓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朝中措
(宋)張炎
清明時節雨聲嘩,潮擁渡頭沙。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
燕簾莺戶,雲窗霧閣,酒醒啼鴉。
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滿江紅(暮春)
(宋)辛棄疾
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
花徑裡、一番風雨,一番狼藉。
流水暗随紅粉去,園林漸覺清陰密。
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
庭院靜,空相憶。無說處,閑愁極。
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如今何處也,彩雲依舊無蹤迹。
謾教人、羞去上層樓,平蕪碧。
折桂令·客窗清明
(元)喬吉
風風雨雨梨花,窄索簾栊,巧小窗紗。
甚情緒燈前,客懷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鬓發,五十年春夢繁華。
蓦見人家,楊柳分煙,扶上檐牙。
壬戌清明作
(清)屈大均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清明懷友
(清)秋瑾
節屆清明有所思, 東風容易踏青時。
看完桃李春俱豔, 吟到荼蘼興未辭。
詩酒襟懷憎我獨, 牢騷情緒似君癡。
年年乏伴徒呼負, 幾度臨風憶季芝。
己醜清明日作用東坡韻
陳寅恪
樓台七寶倏成灰,天塹長江安在哉。
嶺海移家春欲暮,清明上冢夢初回。
餘生流轉終何止,将死煩憂更沓來。
紙盡不飛鴉鍛羽,眼枯無淚濺花開。
乙巳清明日作次東坡韻
陳寅恪
聽罷胡僧話劫灰,尚談節日蠢人哉。
莺飛草長今何處,寒食清明又幾回。
早悟有身原大患,不知留命為誰來。
德功坡老吾甯及,赢得殘花濺淚開。
清明掃墓,這些習俗要知道
1、 清明祭祀為何說“清明拜山”?
此處的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含義都是一樣的,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在中國,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2、 清明節掃墓有民族之分嗎?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也有些民族會在其他日子裡進行類似活動。
3、 清明拜山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将墓園打掃幹淨。
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托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
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将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也可放風筝,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基本上的程序可以概括為: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送别……
4、 清明拜山越早越好嗎?
不是,需要根據自己情況。古時提倡最好是在早晨5-7點,即寅時。當然,現在通常不會那麼早,但是,提醒朋友們,最好在下午日落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動,因為早春晝夜溫差較大,注意不要在郊野着涼。
5、 清明節可以在家拜祖先嗎?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于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麼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裡陽台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關禱詞,寄托哀思。
6、清明節悼念逝者買什麼花合适?
通常是菊花,因為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菊花是最适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葉,康乃馨等,會更漂亮。
7、掃墓之前需禁食嗎?
掃墓之前最好禁食: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衣著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
8、 為何要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
在中國,祭祖并不隻是紀念祖先,而是明顯地帶着向亡靈敬拜,祈求的意思,所以一般不宜随意拍照留念。
告慰逝者最好的方式,就是珍惜現在,擁抱生活,不辜負每一個太陽升起的日子。
— THE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