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鴻門宴中項羽為何失敗

鴻門宴中項羽為何失敗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6 06:15:19

性格決定命運,一場《鴻門宴》,暴露了項羽的性格缺點,為他日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重溫中學時學過的《鴻門宴》,感慨之餘,為項羽惋惜,也歎服劉邦的果敢、勇氣。文中的張良和範增,形象鮮明,有血有肉。司馬遷的這篇文章,讓人愛不釋手。

項羽和劉邦曾是并肩作戰的戰友,這場《鴻門宴》,是他們從戰友走向鬥争的開始,同時也預示了結果,項羽的失敗,顯而易見。有勇有謀的劉邦,知己知彼,他發現了相遇的性格弱點,同時也利用他的弱點,化險為夷,全身而退。

而項羽,卻坐失良機,因為"婦人之仁",放走劉邦,留下隐患,其日後的失敗在所難免。我們一起看一下事情的經過。

項羽帶領軍隊到了函谷關,想要攻取關中。因為劉邦的軍隊在此把守,楚軍無法通過。這時,項羽聽說鹹陽已被劉邦攻破,非常生氣。一怒之下,攻破函谷關,來到戲水之西。

鴻門宴中項羽為何失敗(暴露了項羽的性格缺點)1

此時,劉邦在霸上駐軍,還未曾與項羽見面。大家注意,一個關鍵人物的出現,改變了戰局。此人便是曹無傷。正是因為這個小人的挑撥離間,項羽的命運發生了徹底的改變。曹無傷在劉邦手下任左司馬一職,他不好好在劉邦軍中效力,卻派人給項羽送信。

當項羽被告知,劉邦打算在關中稱王,并且任命子嬰為國相時,項羽難以抑制心中的怒火,決議攻打劉邦,當時,雙方力量差距懸殊,湘雲呢的軍隊有士兵四十萬,而劉邦僅有十萬,如果戰争發生,劉邦勝算不大。

項羽的謀士範增,主張進攻,他分析了劉邦的野心,以前的劉邦,貪财好色,如今的他,對于财物,秋毫不犯,對于美女,置若罔聞,可見他如今志向遠大,野心不小,不可不防。

一場戰争迫在眉睫,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但是,事情的發展,出人意料。項羽的叔父項伯,因為自己的一念私心,想報恩的私心,改變了項羽的命運。項伯與張良的關系很好,他擔心劉邦失敗後,連累張良,于是連夜拜訪他,勸他盡早逃走,脫離險境。

鴻門宴中項羽為何失敗(暴露了項羽的性格缺點)2

不曾想,項伯的好心,卻無意中幫了劉邦大忙。張良不肯背信棄義,他對項伯說,自己是韓王派給沛公的,如今他身處困境,自己不能逃走,這件事情,也不能不告訴他。張良如實禀報了劉邦,并詢問他,是誰出此下策?劉邦如實相告,自己相信了小人的讒言,隻要守住函谷關,不讓其他諸侯過來,便能稱王了。

張良問劉邦,以目前的兵力,可是項王的對手?可否能阻擋對方的進攻?大家看,這答案,還用考慮嗎?事實如此,此時打起來,劉邦無異于以卵擊石。劉邦沉默了,然後說,自己确實不如人家,他問張良,接下來該怎麼辦呢?有什麼補救的辦法嗎?

張良讓劉邦親自告訴項伯,說自己不敢背叛項王。而張良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為曾經救過項伯的命,他心存感恩,才會告訴自己如此機密的事情。于是,劉邦以兄長的禮節對待項伯,親自遞上一杯酒,還約定為親家。

你看,劉邦的心機,項羽怎麼比得了?他懂得以退為進,懂得低頭,這樣的性格,必然能夠成就大業。接下來,我們來看劉邦的辯解,簡直太精彩了。小時候,背課文,這一篇古文背得滾瓜爛熟,但是并未深入理解其中之深意。如今,人到中年,才發現,能屈能伸的劉邦,是很多人都難以達到的境界。

鴻門宴中項羽為何失敗(暴露了項羽的性格缺點)3

喜形于色的我們,很多時候也會被别有用心的人挑撥,走了很多彎路,有的甚至改變了一生的命運。這段曆史,不止是項羽的教訓,我們每個人,也應該加以反思啊。

你看,劉邦這樣辯解,他說自己自從進入關中,就把财物逐一登記在冊,一絲一毫都不敢碰觸。此外,還把這些财物放入專門的庫房,封存起來,專門等待項王的到來。至于派兵駐守函谷關,實在是因為害怕盜賊,防備意外發生。他一再強調,自己日夜盼望着項王的到來,豈敢有反叛之心?

經過劉邦的一再辯解,說得項伯動了心,相信了他的話。送别項伯,劉邦囑咐他,千萬别忘了對項王說自己的苦心,自己絕不是忘恩負義之人。而項伯呢,早已被說服,樂意從中調解,一再囑咐劉邦,第二天一道早,一定要來親自謝罪。

劉邦和項伯,各懷心事。一場鴻門宴即将進行,無形的戰争隐藏其中。項伯連夜趕往項羽的軍營,如實禀告劉邦的說過的話。項伯身為項羽的叔父,其實他的所作所為,不但沒有幫到項羽,反而對他十分不利。

鴻門宴中項羽為何失敗(暴露了項羽的性格缺點)4

經此一事,劉邦與項羽的性格差距,一目了然。他們兩個,劉邦知人善任,有勇有謀,遇事有主見,遇到危機能馬上尋找對策,處理事情非常果斷。反觀項羽,不會用人,手下人告密,自己的叔父告密,遇事沒有主見,凡事不多思考,别人一句奉承話,便深信不疑,優柔寡斷,有婦人之仁。

你看,項伯對項羽說的話,他不僅沒有反駁,反而深信不疑。項伯替劉邦辯解,認為現在項羽攻打他,不仁不義,因為如果沒有劉邦事先攻破關中,項羽的軍隊也無法進來。他不僅無過,反而有功,應該好好設宴款待他。

一場鴻門宴,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第二天一大早,劉邦率領一百多人,親自來鴻門謝罪。劉邦一番話說得無比懇切,他說,自己和将軍并肩作戰,一起攻打秦國。他們兩個人,自己在黃河以南與秦兵作戰,将軍則在黃河以北作戰。隻是沒想到自己先入關,攻破秦國,能夠在此地見到将軍,實在是自己的榮幸。可是,不曾想,因為小人的一番流言蜚語,讓自己和将軍有了隔閡。

鴻門宴中項羽為何失敗(暴露了項羽的性格缺點)5

劉邦說這些話,足矣,因為項羽相信了,他絲毫沒有戒備心,完全相信劉邦,此時的項羽,怒氣煙消雲散,想與劉邦和解。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簡直讓人無語了。大家看,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的大将軍,竟然和盤托出為自己告密之人,便是劉邦手下的左司馬曹無傷。并且辯解稱,如果不是因為他,自己怎麼會這麼做呢?

接下來的鴻門宴,更為精彩。項羽的手下,項伯與項莊、範增,意見相左,他們之間仿佛在展開一場拉鋸戰,事實也确實如此。若是項伯赢了,項羽便從此失去主動,陷入被動之中。若是項莊、範增赢了,劉邦被殺,項羽一舉奪得天下,勢在必得。

劉邦的手下,文有張良,才思敏捷,謀略衆多。武有樊哙,忍辱吃生肉,據理力争,扶危濟困,解救劉邦于危機之中。由此可見,善于用人多麼重要。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典故,便出自這篇文章。我們接着看一下,項莊為什麼會舞劍?酒宴進行中,每個人各懷心事,範增頻繁向項羽使眼色,好幾次拿起自己的玉玦向他示意,很顯然,範增深知利害關系,這一次若不除掉劉邦,後患去窮。可惜項羽視而不見,一直沉默不語,不作回應。

鴻門宴中項羽為何失敗(暴露了項羽的性格缺點)6

範增沒辦法,隻好再想出對策。于是他走出帳外,招來項莊,對他說,君王心太軟,為人不狠心,這可不行。範增建議項莊進去給劉邦敬酒,趁機刺殺他。如果這一次不殺了沛公,将來都會成為他的俘虜。

項莊敬完酒,又舞劍助興,招招驚險,直逼劉邦。出人意料的是,項伯也拔劍起舞,而且伸開雙臂,仿佛張開翅膀的鳥兒,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劉邦,以至于項莊無法靠近。這一場博弈,仿佛成了項羽内部之間的較量。假如項伯保持中立,項莊殺了劉邦,曆史會重新改寫。或者,項羽通過深思熟慮後,聽從範增建議,自己當機立斷,殺了劉邦,從此坐擁天下。

如此看來,與其說是項羽部下之間的較量,不如說是項羽内心的較量,而這個天平的砝碼便是他的性格。很顯然,優柔寡斷的項羽,最終選擇了妥協,這一點,從他對待項伯的态度,對待樊哙的态度,就能看出來。

他内心的天平,徹底向項伯傾斜,打算放過劉邦。反觀劉邦這邊,張良一看情況不妙,也采取了措施。他找到樊哙,告訴他情況危急,沛公有生命危險。樊哙聽後,拿着劍和盾牌,撞倒阻攔他的士兵,進入帳内。

鴻門宴中項羽為何失敗(暴露了項羽的性格缺點)7

其實,樊哙作為劉邦的參乘,是沒有資格參加這次聚會的,項羽沒有處罰他,已經是他的幸運。然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項羽先是賞了樊哙一杯酒,後又賞他生的豬腿肉。樊哙毫不猶豫,将杯中酒一飲而盡。又拔劍切着生肉,吃下去。

我們認真分析一下樊哙,這個人很不簡單,有勇有謀,看似粗俗,其實心細如發,善于察言觀色。你看他,面對衛士的阻攔,不怕。闖入軍帳的做法,看似魯莽,卻是無奈。進入帳内,卻又有禮有節。先是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終于成功引起項羽的注意。對于項羽賜酒,他站着喝完,連賜予的生彘肩,也毫不猶豫地吃下去。

樊哙接下來的一番話,更令人對他刮目相看。樊哙通過仔細觀察,發現項羽似有不忍之心,不會痛下殺手。于是趁熱打鐵,慷慨陳詞,借秦王諷喻項羽,并為劉邦求賞。樊哙這一番話,打動了項羽,為其賜座。

鴻門宴中項羽為何失敗(暴露了項羽的性格缺點)8

我們認真回味一下樊哙的話,他說,秦王用盡酷刑,用殘暴的方式統治天下,結果天下人群起而反之,推翻了他。當初,楚懷王約定,先打敗秦軍入鹹陽者封為王。現如今,沛公先打敗秦軍,進入鹹陽,并沒有這樣做。而是把财物收集起來,絲毫未動,封存起來,專門等候項王的到來。如此勞苦功高,項王不僅不犒賞,反而聽信小人讒言,要殺沛公。這難道不是繼續走秦國的老路嗎?

樊哙緊挨着張良坐下,随後,劉邦如廁,把樊哙也叫了出來。此時,項羽一看劉邦久出未歸,便讓陳平催促。劉邦之所以能取得最後的成功,通過這一件事,已經看得很清楚。他的手下,精兵良将,再加上,劉邦從谏如流,上下一心,力能斷金。

福來有由,禍來有漸。劉邦的福氣接二連三的降臨,有其原因,而項羽的災禍,也不是一朝一夕間來到,而是逐漸發展而來的。所以說,項羽的失敗,并不是天意,而是人禍。他用人不善,不善于用人,直接導緻悲劇的結局。

鴻門宴中項羽為何失敗(暴露了項羽的性格缺點)9

面對軍帳内虎視眈眈的場景,樊哙建議盡早逃離。此時的劉邦尚在猶豫,覺得自己還未告辭,有失妥當。樊哙深明大義,他說,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也就是說,凡做大事者,都會不拘小節。如今我們就像是案闆上的魚肉,别人好比刀和案闆,如此情形,哪裡還需要告辭?

于是,張良留下善後。臨走前,劉邦把自己的一對玉璧和玉鬥留下,讓張良把那一對玉璧送給項羽,把玉鬥送給範增。劉邦當機立斷,丢下馬車,自己獨自騎馬脫身,而樊哙、夏侯嬰、靳強、紀信四人徒步逃走,他們走小路,從郦山腳下,取道芷陽。

劉邦再三囑咐張良,他們走這條小路,大概有二十裡路。讓張良估計他們已經到達軍營,再進入項羽的軍帳。以張良的聰明才智,完成這項任務,遊刃有餘。

隻見張良進入帳内,對項羽說,劉邦因為不勝酒力,無法當面告辭,囑咐自己定要奉上白璧一雙,拜兩拜敬獻給大王‘;奉上玉鬥一雙,拜兩拜獻給大将軍。此時的項羽,才知道劉邦已經回到自己的軍帳。他沒有說話,而是默默接受了那一對玉璧。也許,在驕傲的項羽看來,自己勇猛無雙,天下無敵,雙方實力如此懸殊,而且劉邦如此卑微怯弱,怎會是自己的對手?

鴻門宴中項羽為何失敗(暴露了項羽的性格缺點)10

亞父範增,清醒得很。氣憤的他,把剛接過來的玉鬥,放到地上,用劍把它敲碎。仰天長歎:唉!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謀大業!奪走項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們這些人就要被他俘虜了!一語成谶。幾年後,項羽兵敗,在烏江自刎。

回到軍中的劉邦,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殺掉曹無傷。這場鴻門宴,是項羽與劉邦争鬥的開始,也是終結。司馬遷用精彩的文筆,描述了這段驚心動魄的過程。司馬遷同情項羽,通過生動的描述,指出項羽失敗的根源,在于他的性格。他自矜功伐有婦人之仁,身為一軍統帥,不能殺伐果斷,注定會以失敗告終。我們回顧一下這篇文章,就會發現,短短一篇文章,卻似擺在我們面前的三幕情景劇。

鴻門宴中項羽為何失敗(暴露了項羽的性格缺點)11

第一幕,司馬遷言簡意赅,告訴讀者鴻門宴的由來。

項羽為什麼要在鴻門這個地方,設宴招待劉邦?文中,主要人物悉數登場。這場宴會的起因,原來是小人曹無傷的告密。整個事件的開端,劉邦占了下風。但是一波三折,項羽的叔父項伯的登場,改變了風向标。

項羽的謀士範增,發現劉邦的野心,逐一向項羽揭露,主張攻打項羽。範增與項伯的不同态度,直接影響了整個事件的發展。錯綜複雜的關系,環環相扣的精彩情節,驚心動魄的意外轉機,讓讀者置身其中,與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運。

鴻門宴中項羽為何失敗(暴露了項羽的性格缺點)12

第二幕,鴻門宴現場,精彩紛呈,險象環生。

司馬遷的劇本,寫得絕妙至極。事件發展的節奏,絲毫不拖沓,風雲變幻隻在一瞬間。從開始的和風細雨,劉邦親自登門謝罪,項羽有心和解。到後來,項莊劍拔弩張,以敬酒之名,借助興舞劍,意在劉邦,招招斃命。

故事的精彩在于,敵對雙方的較量,已經足夠緊張,而項羽的手下,項伯與範增,也是意見相左,項莊千方百計要殺劉邦,項伯拼勁權力要保護對手。

劉邦處境愈發危險,張良出良策,樊哙出面,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緩和了緊張的氣氛,同時變被動為主動,最後得到項羽諒解,被賜座。片刻的安甯,蘊藏着更驚險的鬥争,危機并未完全解除。

鴻門宴中項羽為何失敗(暴露了項羽的性格缺點)13

第三幕,劉邦化險為夷,全身而退。

劉邦聽從樊哙的建議,不辭而别,從小路逃回軍中。為了避免項羽追趕,張良留下,估計劉邦安全到家,才去複命。面對劉邦的謝禮,項羽欣然接受,範增擊碎了玉鬥。每個人物的性格特征,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故事的結局,曹無傷被殺,範增扼腕長歎。矛盾重重、扣人心弦的鴻門宴,層層鋪開,首尾呼應,每一個人物的出場,都異常精彩。

忠奸不辨、優柔寡斷的項羽,也在整個事件中表現得淋漓盡緻。對于範增的暗示,他不回應,對于項伯的庇護,他不表态;對于項莊的作為,他不支持,也不反對;對于樊哙的所作所為,他采取了姑息的态度。他錯把樊哙的辯解當做勇猛,把他的激憤之言,看作豪言壯語。敵我不分,沒有主見。

司馬遷評價項羽,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可謂同情有之,痛惜有之。

這場鴻門宴,發人省醒。重讀依然感慨萬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