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設立的時候,一般都會需要全套章。
包括:公章、法人章(法定代表人章)、發票章、财務章、合同章等等。
刻幾個章還不是輕輕松松?我家樓道裡都是刻章的小廣告…
呵呵~你不知道刻章要在公安局備案嗎?所以必須要去指定刻章店!
還記得注冊公司的時候填的法定代表人的手機号嗎?
那個手機号就是用來接收刻章密碼的。在“多證合一”取消“刻章許可證”之後,都是用“刻章密碼”來驗證刻章權限的。
拿着身份證原件、營業執照原件和刻章密碼去刻章店,取得刻章回執。到第二天,憑刻章密碼、回執以及身份證就能取到章。
那創客菌就來詳細說說:
1、公章公章,也叫做行政章,是所有印章中的“龍頭老大”,具有着最高的效力,是法人權利的象征。
是否蓋有公章是判斷像買賣、租賃這些民事活動是否生效的重要标準。除開法律特殊規定外(如發票必須蓋發票章),凡是以公司名義對外簽訂的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都可以用公章。
所以,公章必須要刻,而且有了公章其實可以不刻合同章也沒關系~
2、法定代表人章
雖說法定代表人章隻能在規定的有限用途内使用,像是稅務申報,開開支票什麼的,但是它的權利也不小。
它具有代替法定代表人簽字的作用,而且像是銀行預留印鑒這些行為,都必須要用到法定代表人章。
這裡創客菌多說兩句,平時大家常常把“法定代表人章”随口說成“法人章”,其實這是不準确的。
要知道法人不是人,以一個公司來說,公司就是“法人”,而代表公司行使法律權利的人應該是“法定代表人”,所以這個章應該是法定代表人的私章。準确意義上的法人章其實就是公章。
3、發票章、财務章和合同章這三個章的作用範圍就相對較小,有各自的針對性。
在企業購買和開具發票是都得加蓋發票專用章,印章含有公司單位名稱、發票專用章字樣以及稅務登記号;
在辦理單位會計核算和銀行結算業務時就需加蓋财務專用章;
合同專用章就是在企業對外簽訂合同時使用,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公章可以代替合同專用章用。
一般來說,剛成立的公司可以隻刻公章、财務章和法定代表人章;
如果要開發票,再去刻發票章也行(三證合一之後變更稅号的,要重刻發票章);
至于合同章、業務章等,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是否刻制;
此外,如果公司有進出口業務,還需要刻“報關專用章”,這也是要備案的!
創客菌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論哪種公司印章都千萬要妥善保管,不可掉以輕心,畢竟代表的都是公司行為。
趕緊備案補辦去吧!具體步驟看本菌的這篇文章:天啦噜,公章和營業執照都丢了?先補哪個?咋補?誰來拯救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