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林匹克的曆史上,早期頒發給奧運冠軍的獎牌是完全不帶黃金的,畢竟那個時候的黃金産量和稀有度也不能與現在相比。随着時間的推移與奧運賽事的越發成功,奧委會才決定要讓主辦方和設計方在冠軍獎牌中注入黃金,使之成為真正的金牌。
根據往屆慣例,夏季冬季奧運的獎牌正面一般是沿用勝利女神頭戴桂冠的背景,背面由主辦方自主個性化設計。
黃金始終是貴重金屬,純金打造一塊獎牌的成本很高,所謂金牌當然也不是純金打造的,如果用純金打造的話,單屆賽事的金牌成本非常高。
量化一下,每一屆奧運賽事大概有300個小項,有不少團隊項目是人人有金牌,整下來單屆要做1600枚金牌左右。
根據1978年發布的奧運會章程明确規定:金、銀牌中銀的純度須高于92.5%,金牌中金子的含量不應少于6克。
往往,奧運金牌的主體絕大部分都是純銀,再上純金材料電鍍在表面覆蓋,使之呈現出金牌的樣子。回顧往屆奧運會,奧運金牌的含金量大都在6克-6.5克左右,數字非常穩定。
所以,金牌雖然是名義上的“金牌”,但實際上成本其實是金價與銀價各占了約一半的比例。雖然含金不多,但好歹銀也是有成本的。往往,獎牌的造價與獎牌的質量也是成正比的,金不會多很多,但大方的主辦方會多給些銀,把獎牌做重、做得有質感一點。
在本文之中,筆者将盤點出最重的十屆奧運金牌,以供諸位有興趣的體育迷參考。
十、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 (199克)
夏季奧運會而論,北京奧運會絕對是在獎牌上做得最為大方的幾屆之一。純重量而言,“金鑲玉”可以以夏季奧運金牌的身份殺入榜單前十。
除此之外,這一款由北京奧運會當年中央美術學院與國家造币總公司聯合打造出的“金鑲玉”奧運金牌,更是在獎牌上大方地鑲嵌了一枚切割過的環狀昆侖玉,在寓意奧運冠軍與北京奧運有一段“金玉良緣”之餘,亦引入了以“玉”比“德”的中華文化觀念。
在金牌挂鈎的部分,主辦方也是特意設計成中國傳統玉雙龍蒲紋的形狀,再用中國上等絲綢打造獎牌絲帶,獎牌的帶子一般大火也燒不斷的,可以說是非常之良心大方外加用心了。寫到這裡,筆者不得不期待一下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金牌設計了。
九、1980年普萊西德湖冬奧會(204克)
普萊西德湖位于美國紐約州,當年普萊西德湖冬奧會在反響上也是比較成功的,使用人造雪來改善場地環境開創了冬奧會的先河,中國代表團也是于這一屆開始參加冬奧會。
美國是頭号發達國家,紐約州也是财大氣粗的發達州,冬奧會獎牌預算經費給得頗為充足,做出來的重量不低。在設計上,普萊西德湖金牌套用的是有居中手持聖火紋路凸起的雪山背景,算是冬奧會裡不過不失不出彩的一屆設計吧。
八、1960年羅馬夏季奧運會(210克)
羅馬奧運會是一屆非常經典的奧運會。一方面,這一屆奧運會首次開啟跨大洲轉播,令奧運會的影響力進入新的時代;另外一方面,這一屆在展示意大利風土人情、曆史文化上很用心,許多比賽場館就設在古都羅馬的名勝古迹裡。
在金牌的設計上也可以體現到主辦方意大利當時的誠意,含金量給得不少,在自主設計的一面展現羅馬勇士與羅馬競技場的元素,挂帶未開的花狀設計也很有标志性。
七、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231克)
這一屆奧運會主辦城為西班牙的名城巴塞羅那。恕我直言,這一屆的獎牌預算可能都用在買黃金與白銀堆重量上,留給乙方設計團隊的經費低得不敢想象,自主面設計相當之簡陋,帶有勝利女神像的标準頁弄成這樣也很迷。論貴金屬含量,這一屆奧運當然可以上正面的TOP10榜。隻是,論獎牌的設計美感,這一屆的奧運獎牌保底上TOP5最差黑榜。
六、1998年長野冬奧會(260克)
回到1998年,日本已經逐漸走出了“平成大蕭條時期”,國民意氣重新風發、各行各業恢複過來,似乎要再次進入新天地。在1998年的長野冬奧會上,主辦方也是相當之重視,在獎牌上花了些巧思弄成彩色櫻花狀,獎牌重量在夏季奧運會裡排位很前,金銀給得都不少。
對比起用環保材料打造寒酸廉價獎牌的本屆東京奧運會,似乎應驗了郭富城在《浪漫櫻花》中所唱到的一樣:如櫻花活不過仲夏,愛情抓不緊被陽光蒸發。
五、1936年加爾米施-帕滕基興冬奧會(323克)
回到1936年,加爾米施-帕滕基興冬奧會在德國井井有條地舉行,主辦方德國一高效率的公共運輸服務将50萬觀衆帶到了最後一天比賽賽場,堪稱奧運會早期史上的經典的盛況。
在金牌的重量上,德國也是下足了料,設計也頗有亮點。值得一提的事情是,這一屆冬奧會可以說是腥風血雨來臨之前的歡聚一堂。當觀衆與各國運動員當時聽到雪橇、滑闆踏雪而過的聲音時,不知道有沒有意識到二戰的炮火聲已經臨近了。
四、2012年倫敦夏季奧運會(399克)
無論是開閉幕式還是賽程,倫敦奧運會算是有聲有色的一屆,畢竟這個城市此前也有過舉辦奧運的經驗,英國又是老牌的發達國家。
在金牌設計上,2012年的倫敦奧運看似是相當之大氣,交出了直徑面積最大、質量最重的一屆夏季奧運金牌。不過,鮮為人知的事情在于,其實英國人沒有按往屆的規定來做,這一枚金牌雖然很重,但含金量僅僅隻有4.8克而已,是奧運曆史上含金量倒數級别的奧運金牌。隻能說,英國人是用扣出來的黃金重量來給獎牌堆銀,做出了大而美的效果,做法有點雞賊。當然,有一說一,省金加銀也總比不用金用環保材料有誠意。
三、2006都靈冬奧會(467克)
對于資深冰雪運動愛好者而言,2006年的冬奧會金牌應該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屆金牌了因為它是少有的環狀镂空設計。在镂空的情況下還能做那麼重,足見意大利人沒打算在獎牌上省錢。
事實上,在奧運獎牌的設計與交足料的态度上,意大利人真的是值得誇贊,無論是冬奧會還是夏季奧運會,他們交出來的獎牌設計有新意、重量有保證。
二、2000年鹽湖城冬奧會 (566克)
美國畢竟比較有錢,所以在金牌重量榜上占有不止一席之地,這也就不奇怪了。比起上一次的冬奧會金牌,美國在2000年的鹽湖城冬奧會又把金牌加重了不少。
隻不過,美國雖然樂意在金牌上砸多一些銀子,但在設計領域上似乎比上一次還要糟糕,随随便便在自主設計頁弄個五環就完事了。
一、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 (575克)
最盛大的夏季奧運會,筆者會投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一票;至于最盛大的冬季奧運會嘛,筆者暫時則會投2010年的溫哥華奧運會一票,因為筆者有信心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能超越溫哥華。
在金牌設計的細節上,溫哥華冬奧會是相當之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屆冬奧。獎牌的表面設計取材于加拿大原住民設計大師考琳·亨特所創造的民族抽象畫,再刻上極地生物逆戟鲸圖騰,霸氣十足。此外,獎牌的表面不是平的,而是首次呈現起伏的波浪形,讓人聯想到起伏不一的雪地。在重量上,加拿大人是給足了料,在滿足了最低黃金含量的情況下,将金牌重量做到了575克,奧運曆史之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