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是三大糧食作物之一,世界約有1/3的人口以小麥為主糧。而在小麥總産量的排行榜上,我國更是穩居榜首,連續多年突破1.3億噸大關,約占世界小麥總産量的17%。
遠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小麥年産量最高也隻有3330萬噸,僅占中國的1/4左右。但在出口上,澳大利亞的表現卻非常搶眼,其小麥以高品質和安全性著稱,專用小麥已成為特色,在國際市場大受歡迎。那麼,澳洲小麥的畝産量到底有多少斤?和中國比又有哪些優勢呢?
澳大利亞的小麥澳大利亞領土面積769.2萬平方公裡,但有7成以上都位于幹旱或半幹旱地帶,人口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氣候适宜的沿海地區。為提高農業生産效率,澳洲農民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種植小麥、大麥、棉花、高粱等作物,東南和西南沿海是重要的糧食産區。
澳大利亞的小麥帶
小麥是澳洲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在大分水嶺以西的内陸地區,分布着一條綿延4000km的小麥種植帶,規模效應顯著,便于機械化作業。但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澳洲小麥在生産上有很大弊端,導緻小麥的單産并不是很高。
首先,澳洲小麥帶的土壤并不肥沃,保水能力差,氮、磷以及微量元素含量低,土地肥力比不上我國的小麥種植區。
其次,澳大利亞氣候幹旱,天然降雨量少,小麥生長期的降雨量僅為170~400mm,雨水灌溉的面積不足4%,極大地限制了産量的提高。
最後,澳麥多實行一年一作,産量波動起伏很大,很難保證穩産。例如在2020~2021年度,澳麥的總産量達到了創紀錄的3330萬噸,2021~2022年度預計可達3260萬噸,這兩季的産量和2019~2020年的1520萬噸形成了巨大反差。
這裡要順便說明,澳麥都是跨年生産,一般5~7月播種,10月~次年1月陸續收獲,育成期為5~6個月。當北半球進入冬季時,澳麥的出口進入高峰期,此時俄羅斯、美國等小麥出口大國正處于生産淡季,因此澳麥具有很強的季節優勢。
澳大利亞的小麥,一畝能産多少斤?受降雨、土地肥力等因素的影響,澳洲小麥并不能像中國小麥一樣一年兩作,再加上很少使用農藥,因此小麥的平均單産很低。
從官方統計的數據來看,2010~2021年澳洲小麥的平均單産飄忽不定,最低的2019~2020年度隻有1.5噸/公頃,即200斤/畝;産量最高是2020~2021年度,平均每公頃收獲2.6噸小麥,換算下來約為347斤/畝。
近十年來,氣候變化是澳麥生産的最大變數,2017~2020年的“三連跌”就說明了這一點。2016~2017年,澳洲小麥平均畝産創下曆史新高,直逼350斤;一年後,單産急劇下降到253斤,接着是227斤,2019年底更是跌破冰點,平均每畝隻産200斤小麥。這一時期,正好對應了澳洲頻發的極端幹旱、森林野火事件。
再看看中國,小麥無論是單産還是總産都明顯更勝一籌。2021年,我國小麥播種面積2356.8萬公頃,總産量為1.369億噸,平均每公頃産小麥5.8噸,即773斤/畝,是同年澳麥單産的2倍多。
和澳洲小麥相比,我國小麥的單産除了高産之外,還具有穩産的特點,從1978年~2020年一直呈上升趨勢,目前穩定在700~800斤/畝,從未出現過太大波動。至于原因,主要有以下3點:
一,我國小麥種植面積廣,分區域實行一年一作或一年兩作,能很好地保證基礎産量。河南、山東、安徽是我國小麥的主産區,單産高,面積廣,氣候條件穩定,堪稱“中國的小麥帶”。
二,優良品種的選育、推廣,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的小麥自2004年以來經曆了3次品種更替浪潮,抗倒伏、抗病能力不斷提高,産量節節攀升。同時,機械化的普及進一步提高了生産效率,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5%,播種、收割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
三,中國小麥生産有明确的規劃目标,國家嚴格劃定了年産量、耕種面積等紅線,進一步保障了高産穩産。
澳洲小麥好在哪裡?澳麥在産量上無法和中國小麥相提并論,但是在質量上卻絲毫不落下風。
首先我們要知道:小麥的品質該如何評價?
小麥的品質分為三個部分,即形态、營養和加工。高品質的小麥整齊度高于90%,籽粒飽滿,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全面,而且在出粉率、硬度、灰分、面粉白度等方面還要滿足加工需求。
在形态和營養上,我國的小麥也能滿足需求,但是加工性能卻不如澳麥。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小麥存在普遍的混種現象。我國曾有科技團隊對河南、河北、山東的314個農戶進行過調研,結果發現幾百公頃的麥區内種植的品種多達幾十個,這種交叉種植必然會影響小麥品質的均一性,因而難以做到“專麥專用”。
相比之下,澳洲小麥籽粒清潔完整,含水量低,無農藥殘留,品質更加優良。澳洲農業部門還根據不同國家的需求劃分專用小麥種植區,實現了“專種專收,專儲專用”。
比如,意大利消費者有食用通心粉的喜好,澳大利亞據此種植了專用的硬粒小麥;日本盛行糕點甜品,澳麥生産商則種植了糯小麥;歐美國家有食用面包的傳統,澳洲農場同樣投其所好,種植了優質的面包小麥。
在我國,業内常用小麥的筋度來區分用途,強筋小麥适合制作面包,中筋小麥适合制作饅頭、面條,弱筋小麥适合制作蛋糕、餅幹。我國的小麥目前仍存在“強筋不強,弱筋不弱”的問題,難以滿足食品加工的需求,因此每年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優質的專用小麥。
總結受自然條件的影響,澳洲小麥的平均畝産量隻有300~400斤,低産年份甚至隻有200~300斤,年際變化大,産量很不穩定。而在國内,小麥的平均畝産量則高達700~800斤,産量非常穩定,約是澳麥的2~3倍。
我國的小麥産量雖高,但是品質卻不如澳大利亞,缺乏專用小麥,品質參差不齊,強筋小麥、弱筋小麥的分區優勢并不明顯。在小麥的專收專用、加工性能等方面,我國還需要向澳大利亞學習。
對于中國和澳大利亞小麥的産量和品質,您怎麼看?歡迎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