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又回歸,而其中“沒有學習的人不傷心”的教育主題小品讨論度很高,很多人回複:笑着笑着又哭了。
小品的場景是老師在幫助班裡的後進學生,卻發現一群學渣不敢暴露自己一直在偷偷學習為題,通過幽默喜劇刻畫出天賦型學霸與努力型學渣的差距與心酸,意指“努力并不丢人”主題。
學習居然會涉及到丢人?這個話題或許不能使每個觀衆輕易共情。
嘉賓中就産生了分歧:
李誕覺得困惑
困惑是因為他完全不理解為什麼會有人覺得努力丢人,在他看來,努力不丢人應該是共識,直到最後他的總結也隻是不要把努力變得很悲壯。
舒淇則表示
小時候害怕自己被認為是笨小孩,長大後害怕自己被歸為沒能力的人,為了保持那份害怕被人覺得沒能力的自尊心,有些人甯願讓自己變成看起來不在意結果的人。
不乏有人這樣裝久了,就真的對結果麻木了,顯得活一天算一天毫無進取心,去年人們管這個叫佛系,今年叫躺平。
而作為一個在教育行業20餘年的“老司機”,以及10歲女兒的老父親,本文的作者哥老蛙看完這個小品,則久久不能平靜:
“仿佛困擾我輩多年的子女教育問題中,主序列上的因果,我輩當家長的回答錯了,才導緻了孩子學習的崩壞”。
“學習上經常炸的孩子”
我在教學高中生的過程中,在2015年前後有過較深刻的感受,當時還做了一個系列講座叫“學習上經常炸的孩子”梳理一下其中的邏輯是:
周圍的同學學習中都顯得漫不經心信手捏來,倘若我在學習中顯得認真專注,學好了得到的評價是認真專注,這最多是個“青銅評價”;
但是如果我也顯得漫不經心信手捏來,萬一學好了,就能得到一個聰明絕頂的評價,這可是“鑽石級别”的好評啊,不香麼?!
我問學生:
我
萬一學好了,那萬九九九九沒學好呢?
沒學好沒事,心理絕沒有負擔,反正沒學,沒學好是可接受的結果。
學生
這就續上了李誕無法共情的點了,學習丢人的心态是普遍存在的,時間上也說得通,我在2015年前後就已經觀察到了,如今普及了。
我還把該小品推薦給了當年的高中生,得到的反饋是:
“剛剛聽柏老師推薦看了喜劇大賽2《沒有學習的人不傷心》,非常感同身受。這麼多年過去,我還是不能和這樣一個沒有天賦沒有自制力、眼高手低的我和解。
總是接受不了這麼失敗的自己,就這麼内耗着吧,耗到油盡燈枯不得不放棄,勸自己接受那個并不怎麼好的結果。
朋友的真實故事
曾經的“神童”為什麼也習慣“藏作業”?
但我們進一步想,假如這樣的學習心态在娃娃中相當普遍,那麼是怎麼來的呢?又為何在這個時代井噴呢?
回望這樣一代孩子的家長,其側寫為:
75-85年生人,做題家模式收益人群。
在他們眼中,上個大學即可有好的工作。當然其中不乏考上了重點大學,一流學府,自然産生了路徑依賴,更多地關注娃娃成績,希望複制自我的成功模式。
這群家長最近在讨論煩惱些什麼呢——
老師布置的作業煩,東西不得要領;上課,尤其最近網課很水,孩子不開悟等等。家長想各種辦法雙減前學術雞娃,雙減後素質雞娃,但收益不大,投入接近無限大。
家長漸漸湧入自問自答:
既然卷不動,要不要躺一躺?
在這裡分享一位圈裡老哥的标準心路,順便代他求助出路:
老哥當年上交大聯讀班,競賽大人,金牌選手;太太系投行精英,頭胎生的還是女兒。那和老哥真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大約六七年前,每回我們小聚,都有一個固定欄目叫觀摩神童神迹。
人家姑娘也是争氣,三歲看哈利波特,四歲背唐詩,五歲背宋詞,六歲上台唱Frozen了。體育也學的海,不是騎馬滑雪,人家釣魚,去加拿大極地邊看極光邊釣那種。
到了5-6歲帶來來吃飯就各種吊打我們兄弟智商,筆者就被這小娃兒拷問過蒙提霍爾三門站問題。
導緻筆者每次聚會完,酒還沒醒就在家看到自家絕對的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普娃了,大喊這是特倫普的親戚特侖蘇的後代吧,特别普。
但過去三年畫風又變,最近也有聽說叫做“四年級是曬娃最後一年”,仿佛彼此印證一下下。這位老哥娃三年級開始就不曬了,最近一年變本加厲,開始訴苦育兒太難了。
與我們在孩子求學道路上私立到公立,公立到私立或公立到私立然後出國的來回倒騰路徑不同。仁兄家的神童讀了一年半國内私校,兩年級就轉去東南亞某國際教育大國了。
當時老哥絕對是列舉了不少優勢,雙語/性價比/海鮮水果好吃等等。
那麼,而今呢,倒的苦水裡最集中的三條是:
當兄弟的我打心眼裡不能樂也不敢樂。當年張羅着上私立混班制幼兒園,也是老哥教育理念裡的得意之作啊。如今老哥善于自我反思,現在看來這些花裡胡哨的學制沒有在一兩年級做好規矩,導緻了現在沒有學習習慣。
但是老哥一直想不通“做假賬”,作業做了就做了,沒做就沒做,會就會,不會就不會,把作業像橡果般藏了起來,這是什麼道理呢?難不成我家這個娃兒的屬相是奇奇和蒂蒂?
的确令人費解,當學生做作業,難道也丢人?
教育上的“鞭快打牛”
直到看了小品,筆者有了一些思考。
當然也巧了看到一個吐槽的視頻,約莫10歲大孩子哭得很兇的吐槽家長:
我如果作業沒做,做的不好,完成度不高,缺課,那麼你家長批評我可以;如果我作業沒做,做的不好,調皮搗蛋,家長給我加作業罰我那也可以;
但是其實這些都沒有,我作業完成的挺好的,家長給我加作業說我不該玩我要學習等等,這公平麼?合理麼?我有錯麼?
至此我突然意識到孩子并沒有出錯,而是标準錯亂了。
所謂标準錯亂的話,當家長可以去看一頁參考書,比方XX思數學參考書的目錄。在目錄當中筆者有看到過因式分解,是小學三年級到四年級小朋友的題目。
坦率的講,如果筆者的記憶沒有出現偏差,筆者念書的時候90年代,因式分解是初中學的,兩元一次方程組是初中學的,然後積化和差是高中學,Taylor公式是大學的。
那麼現在就是标準錯亂了,小學生就要學因式分解,抽象不抽象理解不理解不管,課程裡面有。你說是補習班課程還是說科研類課程,考綱要求,綱内綱外,沒人跟你argue,就是說反正必須要學,你不學,别人學了,你就被“卷”飛了。
如此形成了一個循環,你完成了沒有表揚,你将面對的就是提早進入下一關,而且這個“提早”已經被常态化了,你提早不提早沒關系,你周圍人都在提早,你就必須得提早。
那麼該模式在管理學上叫“鞭打快牛”:
就像我們公司裡面有1個非常能幹的員工,大家平時可能1個小時隻能做6件工作,他可以做8件;
完成了之後他将獲得第9件,第9件完成會直接獲得到第12件,12件如果在一個小時内也超水平的完成的話,他将會獲得第十三件到第二十三件做工作的獎勵。
如果在這樣的公司的文化運轉下,那麼員工比較理智的選擇應該是盡快的離開公司。
如果不能盡快的離開公司,比方說必須靠這份工錢活下去的話,他應該學會不要讓部門的上級發現他早已有具備能力完成,否則就會有更多的工作壓下來,這叫“鞭打快牛”。
但現在顯然我們在教育系統當中已經不是“鞭打快牛”的問題了,牛都快被錘死了。
所以孩子相對來說比較科學的應對這種激勵的方式,就是懂裝不懂。
我在學習,但是我要花我學習精力的5倍到10倍去掩飾去隐藏,去用各種方式不讓别人發現我在學習,或不讓别人發現我具備學習能力,這樣才是最高效最科學最利己的。
然後任務就不會上升,這個任務我現在已經會了,考試我能考出來,在學習成績上我也不會受到損害,我也不會有被額外的壓力折磨,當然更不會進入更多壓力的漩渦。
老哥聽完了之後思索了一下,又提供給我另外一個素材。
他說他娃娃可能在4歲的時候,當時全家去某地的迪士尼,他現在已經忘了是奧蘭多的還是洛杉矶迪士尼,反正是個迪士尼。
然後娃娃表現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細節,當時可能天晚了,有的時候春夏秋冬在地球的不同角落,天晚的時間是不一樣的,看了一下天色,娃娃說了一個當時對時間的估計。
當時他在身旁他太太不在,老哥可能略帶做作的說你怎麼學會看時間了,然後娃娃扭扭捏捏的說出來說她其實自己通過看數字鐘,通過看時間早已學會了看這種鐘,也會看這個園區裡的鐘了,但是父母不知道。
老哥當時不明白為什麼娃娃那種表情比較扭捏,難道自己具備了一項相對同年齡段比較超高水平的技能,不值得慶祝嗎?不值得大肆宣傳嗎?
娃娃的表現現在想來就想通了,因為一旦她父母知道她會看鐘,那麼跟鐘面有關的數學題就會如雪崩,泥石流一般壓倒在娃娃身上。
讓她在迪士尼遊樂場的時候順便開動一下腦功能去看鐘她是願意的。而這個雪崩一般的與鐘面計算有關的數學題,讓她沒日沒夜做,她是不願意的。
「 寫在後面的話 」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塞德希爾·穆來納森的作品《稀缺》中有一段話:
“稀缺會俘獲大腦。
就像饑餓的研究對象日思夜想着食物一樣,當我們經曆任何一種形式的稀缺時,都會對稀缺的事物全神貫注。我們的思想會自動而強有力地轉向未得到滿足的需要;對于饑餓的人來說,他們需要食物;對于忙碌的人來說,他們需要亟待完成某項工作的時間;對于缺錢的人來說,他們需要想辦法支付每個月的房租;對于孤獨的人來說,他們需要他人的陪伴。
稀缺造成的後果不僅僅是我們會因擁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悅,而是因為它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會強行侵入我們的思想之中。”
換句話說,我們腦袋是由帶寬決定思考寬度的,要讓大腦愉快地工作(分泌多巴胺)要多留點白,類似圍棋中的氣眼。
一旦帶寬被擠滿,大腦就會因思考滿負荷分泌皮質素,如此大腦會越來越厭棄思考這個動作,學習工作都很難取得進展,更别說成就感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