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是淨、醜以外男性角色的統稱。按其性格特征和表演特點,又分須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須生 俗稱胡子生,因戴胡子(口條)得名。扮演中年以上各類不同性格的男性角色。造型莊重,動作大方,多為堅毅剛直的正面人物。大緻又可分為正生、老生、紅生、鞭子生、馬褂生、衰派須生:
正生 挂黑三。多扮演朝廷命官與将帥。或以唱功為主,或以做工為主,或唱做并重,如《轍門斬子》的楊延景、《遊龜山》的田雲山、《臨潼山》的李淵、《拆書》的伍員、《八件衣》的楊知縣、《打鎮台》的王震、《釋放》的吳承恩、《放飯》的朱春登、《側美案》的陳世美、《法門寺》中的趙廉等。
老生 挂三白。扮演老年人。表演穩重、端方,有老态龍鐘之感。如
《走雪》的曹福、《烙碗計》的劉志明、《賣畫劈門》的白茂林,《金沙灘》的楊繼業也挂三白,因系武将,為表現氣質,表演則用正生工架。
紅生 挂黑三、白三、漸白三。因勾紅臉故稱紅生。唱腔高亢,動作凝重,屬戲曲舞台一種獨特的人物造型。如《挑袍》、《斬顔良》等戲中的關羽,
《下河東》、《千裡送京娘》的趙匡胤,《串龍珠》、《擋将》的康茂才,《破甯國》的朱亮祖。在唱白處理上,介乎黑頭與正生聲腔之間,兼有豪邁、蒼勁、剛毅、渾厚宏亮的特色。
馬褂生 因穿箭衣與馬褂得名。如《殺廟》的韓琪,《趕坡》的薛平貴,
《四郎探母》的楊延輝,《桑園會》的秋胡。
鞭子生 因扮演的角色常揮動馬鞭得名,如《逃國》的伍員,《雙背鞭》
的王明芳。
衰派須生 是唱、念、做功并重的角色。表演自然、松馳,接近生活,如
《法門寺》的宋國士,《周文送女》的周文,《三回頭》的呂鴻儒,《清風亭》的張元秀。
小生 扮演男性青年。其表演動作的特點儒雅、飄逸。又分文小生、武小生、文武小生、武生、貧生與娃娃生:
文小生 重唱、念、做工。按服裝又分道袍生與官衣生,前者如《白蛇傳》的許仙,《遊西湖》的裝瑞卿,《拾玉錫》的傅朋,《白玉樓》的張雁。後者多扮演倜傥秀逸的官員,如《周仁回府》的杜文學,《三堂會審》的王景龍。
另有大生、二生,即人物屬兄弟關系,兄為大生,弟為二生,如《打柴勸弟》中的陳勳、陳植,《二度梅》的梅良玉、陳春生,《三滴血》的周天佑、李遇春。
武小生 扮演年輕小将。如《囊哉》的薛清乾,《争印》的關興,《嶽家莊》的嶽雲。
文武小生 扮演能文善武的青年。如《遊龜山》的田玉川,《串龍珠》的花雲。
武生重武功。扮演大将或綠林英雄江湖好漢。如《長坂坡》的趙雲,
《哭頭》的馬超,《翠屏山》的石秀,《夜奔》的林沖,《獅子樓》的武松。
貧生 扮演窮愁潦倒的落魄書生。如《激友》的張儀,《漁家樂》的簡仁同,《坐窯》、《木蘭寺》的呂蒙正,《豆汁汁》的莫稽,《火焰駒》的李彥貴,《八件衣》的張成育。其表演步履緩慢,面帶苦愁,給人寒酸之感。
娃娃生 扮演少年兒童的角色。如《法門寺》的宋興兒,《三娘教子》的薛乙哥,《烙碗計》的定生,《玉虎墜》的馮小官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