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山水: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船在青山頂上行 漓江山水入畫來

為了選擇最佳觀賞漓江山水的路線,我們采用了先從桂林坐汽車到陽朔,然後從陽朔的興坪乘竹筏遊覽興坪上下遊漓江風光的方案。
興坪鎮離陽朔僅十公裡。該鎮始建于三國吳甘露元年(公元256年),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古鎮。而且,興坪一帶,是漓江風光荟萃之處,自古有“漓江佳勝在興坪”之說。1999年第五套人民币上貳拾元背面的圖案,就是采用了興坪漓江元寶山的風光。
漓江山水幾乎就是桂林山水的代名詞,也可以說是中國山水的現實版。因為它充分地展現了中國水墨空靈、淡泊與飄逸的精神實質。
發源于興安貓兒山的漓江,像一條青綠色的綢帶,盤繞在萬千峰巒之間,奇嶂夾岸,碧水潆回,景色秀美,如詩如畫。唐人韓愈的千古名句:“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明人俞安期有《漓江舟行》詩贊曰:“桂楫輕舟下粵關,誰言嶺外客行難?高眠翻愛漓江路,枕底濤聲枕上山。”清人張聯桂詩曰:“須臾雨過雲亦散,依舊萬朵青芙蓉。樹頭飛瀑垂匹練,跳珠戛玉峰峥蹤。”不過,我倒覺得清人袁枚的詩更有意思:“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
漓江兩岸的奇峰異石,還是測驗你産生聯想思維的絕佳方法。除了作為人民币畫面的元寶山外,還有“僧尼相會”、“鯉魚跳龍門”等等景緻,足夠豐富你聯想思維的能力。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九馬畫山”了。這座巨大平直的峭壁臨江聳峙,山石濃密相間,斑駁有緻,宛如一幅巨大的壁畫。畫中似有形态各異奔馳着的駿馬,通常說有九匹,但到底有多少?還要靠你自己去揣摩、體會和觀察了。
宋人鄒浩作《畫山》詩曰:“應是天公醉時筆,重重粉墨尚縱橫。”清道光年間兩廣總督阮元說:“不做總督,願守畫山。”這句話切不可當真,應該是阮元的酒後肆言。
千百年來,漓江山水就是這樣,向人們展示着令人無限遐想的風姿,讓人留連忘返。

興坪碼頭

千年古鎮

鎮與山連

探古尋蹤

山似朝笏

裝模作樣

形似元寶

二十元人民币背景圖

船停江洲

百舸争流

一舟獨秀

九馬畫山

漁鷹待沽

僧尼相會

駱駝歸來

(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