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北省宜城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城市綠化工程,不斷提升城市的“含綠量”,厚植城區生态綠色底闆,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園林生态城市。
圖為城在綠中(李勤 攝)
深秋時節,楚都公園層林盡染,部分樹葉逐漸變成金黃,美不勝收。三三兩兩的宜城市民在公園休閑,盡情享受秋色。10月30日,市民徐女士趁着周末,帶着姐妹們來到公園廣場唱歌跳舞,放松心情。
圖為楚都公園一角(李勤 攝)
市民徐女士說:“這裡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環境好,風景好,空氣也好,我們天天在這兒玩得開心。”
楚都公園占地900畝,分為濱河公園、體育廣場、龍門公園、濕地公園四個部分,集楚都傳統文化、現代都市文化、生态文化、觀光體驗于一體。2020年底建成開園,每天吸引衆多市民前來遊玩休閑,成為宜城市民休閑養身的好去處。每天都有練太極拳的、跑步的、跳廣場舞的、打撲克牌的,大家在這裡盡情享受着綠色福祉。
圖為市民正在公園裡晨練(李勤 攝)
每天清晨,家住楚都公園附近的居民王先生總會繞着綠道跑上一圈。王先生說:“這麼大的公園,綠化好,空氣清新,聽着鳥鳴、聞着花香,繞着公園跑一圈40多分鐘,心情舒暢了,精神也好了。”
圖為小遊園(李勤 攝)
宜城市園林局局長羅坤說:“這裡寸土寸金,為了滿足宜城人民對城市綠地的渴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市委市政府在此建了這麼大一個公園,可見市委市政府的決心之大。”
傍晚,前來濱漢大道休閑的市民絡繹不絕,或散散步,騎騎車,吹吹風,或坐在石椅上聽聽音樂,聊聊天,呼吸清新的空氣,盡情享受濱漢大道綠色景觀風光。
圖為燕京花苑一角(李勤 攝)
在濱漢大道散步的市民熊青華說:“這裡臨江,視野開闊,轉一轉,心情舒暢。”
近年來,宜城市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為抓手,補齊綠量不足的短闆,在做增量上下功夫,以控規綠地建設為重點,相繼建成了濱江大道景觀帶、襄宜快速路景觀節點、襄荊高速南出口遊園、楚都公園二期等,彰顯出宜城臨江含湖的水鄉園林特色。
為了快速提升城市綠化總量,宜城市打造一批亮點園林綠化項目,建設了中華大道、鐵湖大道、207國道等城市綠道,建成了襄沙大道“一帶13珠”,基本建成城市生态大框架;改造提升存量,完成了燕京大道、楚都大道、随南大道、襄沙大道中段、情侶路等6條主幹道近30公裡道路綠化提升,補植大喬木2000多株,其中大規格行道樹900多株,建成林蔭路10條,林蔭路推廣率達到85%,比2015年提高了15%;推行城市“口袋公園”建設,利用未建設的城市綠地、閑置用地和拆遷地,建設10個個性獨特、亮點突出的“口袋公園”,解決公園綠地服務半徑不平衡的問題,打造美麗宜居城市。
圖為楚都公園(李勤 攝)
“十三五”期間,宜城市新建公園、遊園10個,新增城市綠地148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别達到40.52%、38.86%、11.03平方米,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今年5月,宜城市啟動了發展大道、金沙泉南路、文誼路、窯灣路、紫陽觀中路、文昌路、九龍路、皇城街等8條道路景觀打造。第一期完工後,将相繼啟動第二期、第三期道路景觀打造。道路景觀打造将堅持宜樹種樹、宜花栽花、宜草鋪草、宜藤植藤原則,體現花化、香化、彩化、美化“四化”特色,營造出功能完善、生态良好、景觀優美的城區環境,打造綠色生态、開放文明、以人為本、曆史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宜城新形象。
“十四五”已經開局,宜城将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發力,實施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加大城市節點區域改造,建設完善公共綠地、花園街區、口袋公園、街頭遊園、中心公園等,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宜城,讓綠色成為城市最亮麗的底色。(記者 餘惠玲 通訊員 李勤 周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