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醜話說在前面,今天的文章稍微有些重口味,吃飯時還請謹慎閱讀哦。
就在前幾日,湖北武漢,一名2歲男童在醫院就診時,醫生從他眼裡“捉”出6條長約1厘米的乳白色活蟲!
事情是怎麼回事呢?
醫師判斷,這是結膜吸吮線蟲,“可能是與貓狗過度親密,或摸了貓狗後沒有洗手就揉了眼睛染病的。”
提醒:家長要教育小孩注意衛生,勤洗手、不揉眼。
那麼重點來了,結膜吸吮線蟲是個啥?來自哪兒?平時該如何規避?
還有哪些寄生蟲可能找上門?我們該如何預防?往下看,答案都在下面。
01揭秘“結膜吸吮線蟲”是啥?
結膜吮吸線蟲,蟲體細長、半透明、淡紅色,離開宿主之後變成乳白色。
體表除頭尾兩端外,還有橫紋。
(咋也不知道為啥要介紹這麼仔細)
圖源:網絡
來自哪兒?
結膜吮吸線蟲的主要傳染源是已感染結膜吸吮蟲的狗,其次是貓[3],通過蠅類昆蟲為主要傳播媒介,傳播到人身上。
詳細點就是,雌蟲直接把幼蟲産在結膜囊内,果蠅在吸吮舔舐貓狗眼部時,就會将線蟲幼蟲食進體内。
線蟲幼蟲在果蠅體内發育,等新宿主出現,從果蠅口部重新進入眼睛的結膜囊内。
當然,也可能跳過中間宿主,孩子和已感染結膜吸吮蟲的貓狗緊密接觸,也給了線蟲可乘之機。
人眼感染結膜吮吸線蟲,就會引發結膜吮吸線蟲病。
單眼或雙眼都有可能發病,多見于單眼患病。易感人群沒有明顯年齡界限,從2個月到88歲都有過報道[2]。
通常夏秋季感染較多,農村發病多于城市。
一旦患病有啥症狀?
患結膜吮吸蟲病後,會因感染部位不同(雖然在眼睛裡,也分眼前房、淚小管、眼睑以及結膜下),表現而有所不同。
眼表感染引起的表現有,眼部不适,異物感,流淚、癢、疼痛,喜歡揉眼等。
小寶寶不會表達,可能會哭鬧不止,不敢揉眼。
如果感染時間長,還可能引起角膜水腫、角膜潰瘍,甚至蟲體鑽入結膜下繁殖。
如果眼内發生感染,還可能表現為視力下降、眼前黑影、畏光、結膜混合充血甚至前房積膿等。
嚴重者可發生視網膜脫離、眼内炎[4],并發性白内障[5]。
如何規避?
如果家中有養貓、狗、兔等寵物,定期給寵物洗澡、做體内外驅蟲處理。
如果和貓狗等寵物有過親密接觸,要及時洗手,盡量避免用手揉眼睛。
保持幹淨衛生的生活環境,不給蠅類昆蟲留生存的機會。
勤洗手,講衛生,不吃腐爛變質壞掉的水果。
02這4種常見寄生蟲也要提防!我們已知的寄生蟲大概有700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這4種:
蛔蟲、蛲蟲、鈎蟲、縧蟲,它們都屬于腸道寄生蟲,對寶寶危害可不小。
腸道寄生蟲危害:
它們在寶寶體内繁殖,可能會引起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遲緩、貧血,甚至讓寶寶智力受損。
除此之外,寄生蟲還能傳播其他各種疾病,引起繼發感染。
如成蟲上行至眼會影響視力,至腦會壓迫神經,引發腦部病變,嚴重時還會影響生命安全。
驅蟲建議:
但盡管如此,我們仍不建議盲目、自行給寶寶驅蟲。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
2歲以上的孩子可行驅蟲治療,且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2歲以下寶寶,肝髒發育尚不完全,無需驅蟲。如果必須服藥,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大多數驅蟲藥中都含有影響肝功能的成分,服用後會造成孩子的肝功能損害,引起轉氨酶升高和厭食症。
而且,盲目自行驅蟲,可能會導緻寄生蟲增加耐藥性,給未來驅蟲添加難度,
同時還可能由于驅蟲不恰當使蛔蟲竄進膽道引發急性膽道蛔蟲症,或其他更嚴重的後果。
所以,說了這麼多,一句話:
要是真懷疑寶寶肚裡有蟲,檢查确診後,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如何預防?
預防寶寶感染寄生蟲,讓娃少遭罪,從日常小事做起,比如下面這6件芝麻小事:
好啦,最後吃個定心丸:
如果你已經做到了以上6點,基本可以幫寶寶攔截99%的寄生蟲攻擊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啦,大家還有什麼疑問,歡迎留言。記得點在看,分享出去,幫助更多的人哦~
參考文獻:
[1] 人眼感染結膜吮吸線蟲1例 | AME病例讨論 AME科研時間 2019,05,19
[2] 魯理. 常見寄生蟲病的眼部損害及治療[J]. 熱帶病與寄生蟲學, 2015, 13(1): 59-61.
[3] 王增賢, 楊兆莘. 變色縱眼果蠅作為結膜吸吮線蟲中間宿主在我國的發現[J]. 安徽醫科大學學報, 1989, 24(4): 318.
[4] Chen W, Zheng J, Hou P, et a1. A case of intraocular thelaziasis with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J]. Clin Exp Optom, 2010, 93(5): 360-362.
[5] Mahanta J, Alger J, Bordoloi P. Eye infestation with Thelazia species[J]. Indian J Ophthalmol, 1996, 44(2): 99-10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