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房地産,需要知道的6件事:
①人口峰值已過,購房人群将變少。
14.1億大概率是我們的人口峰值,2030年以後人口大概率降至14億以下。預計2020-30年、2030-40年主力購房人群将分别萎縮3500萬和9000萬。城鎮化仍能帶來一部分需求,但整體空間有限。
②雖然銷售頂峰已過,但仍是10萬億 的大産業。
無論從人口角度,還是從城鎮化角度,地産銷售的頂部已過。未來房地産的銷售面積會随着人口曲線一路下行至10億平方米/年。
萬科郁亮前幾天說過:即便行業需求減少,未來從18萬億萎縮近一半也是10萬億的超級大産業。未來市場規模将維持在10萬億-15萬億之間。
③短期看,當前購房收益為負,預期尚未改善。
雖然LPR連續下調,名義房貸利率變少了。但因為人們對房價的預期下行得更快,購房的真實利率仍在快速上升。
真實購房利率=名義房貸利率-70城房價同比增速。
④當前穩房價,有三難。
A:房價繼續漲,泡沫風險加劇,
B:房價不漲不跌,财富效應消失,熱情消退,
C:房價下跌,系統性風險。
所以,隻能像炒股票一樣,鎖死大部分房産的流動性。然後通過小成交量 高成交價格不斷推高價格極值。拖到後面,還是得面對誰先變現的問題。
⑤房價的極值與多數人無關。
決定房價的不是老百姓的平均收入,而是老百姓的頭部收入。頭部收入是指一個地區那個前5%、前1%,甚至前0.1%的收入。
很多人會納悶,為什麼那個xxx樓盤還在漲啊?因為決定房價的極值的是頭部玩家,所以這個價格與大多數人無關,不要用你的身家去挑戰别人的零花錢。
⑥剩餘玩家會活得更滋潤。
随着行業規模收縮,玩家會越來越少,特别是一些往死裡卷的民營開發商退出了,對剩餘玩家反而是好事。比如,市場規模從18萬億打6折,變為12萬億,但玩家少了一半,剩餘玩家享有的“人均市場規模”反而更大了。
比如一些央企和國企,綜合融資成本低于5%,隻要項目利潤率在6%-8%,就還是有利可圖。城鎮化新市民剛需 老市民改善 人均居住面積增加,支撐12萬億的市場規模問題不大。未來,房地産将和石油、煤炭一樣,變成一個穩定但沒啥增長的行業。
祝大家生活愉快。
歡迎關注公衆号99Degree。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