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類
世界上最早的紅茶由中國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屬于全發酵茶類,是以茶樹的芽葉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撚(切)、發酵、幹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制而成,因其幹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紅茶種類較多,産地較廣,祁門紅茶聞名天下,工夫紅茶和小種紅茶處處留香,此外,從中國引種發展起來的印度、斯裡蘭卡等産地紅茶也很有名。
紅茶根據制法和成品的外形不同又可分為紅碎茶與紅條茶,紅條茶又進一步分為小種紅茶與工夫紅茶兩種。
紅碎茶
此類茶萎凋葉經揉撚後還要進行切碎,或直接用轉子機進行揉切,使茶葉成細小顆粒碎片後再行發酵、烘幹等工序。制成的幹茶外形細碎,故被稱為紅碎茶或紅細茶。由于細胞破碎度高,有利于茶多酚酶性氧化和沖泡時茶汁的浸出,紅碎茶表現出香氣高銳持久,滋味濃強鮮爽,加牛奶、白糖後仍有較強茶味的品質特征。這種品質特征很合國外消費者的口味,所以,盡管紅碎茶出現的曆史很短,但很快就風靡世界,在國際茶葉市場中占了貿易量的80%左右,我國生産的紅碎茶也主要用于出口換彙。中國紅碎茶按茶樹品種可分為大葉種紅碎茶和中小葉種紅碎茶兩種。
相比之下,大葉種茶在湯色、葉底上要更紅豔明亮,滋味更濃、強、鮮,更富有收斂性,品質更接近國際市場的要求,故出口時往往價格更高。中小葉種茶雖然在色澤、滋味上趕不上大葉種茶,但有些優良品種在香氣上表現較突出,可以作為出口紅碎茶很好的拼配原料。我國大葉種紅碎茶主要出産于雲南、廣東、廣西等地,而湖南、四川、貴州、浙江、江蘇、湖北、福建等省則為中小葉種紅碎茶的主要産區。
紅條茶
1. 小種紅茶。小種紅茶是福建特産,也是紅茶中最早産出的一個品種。其制作工藝獨特,在萎凋和幹燥過程中都要用松柴明火薰焙,使茶葉吸收大量松煙,并産生複雜的化學反應,從而使成品茶帶有濃厚而純正的松煙氣和類似桂圓湯的滋味,形成特異的品質風格。
小種紅茶以星村鄉桐木關生産的為正宗,品質最佳,通常稱為“正山小種”或“星村小種”;其鄰近地區生産的稱為“外山小種”。另外,福建政和、福安、邵武、光澤等縣用工夫紅茶篩制中的篩面茶切細、薰煙而制成的小種紅茶,稱為“煙小種或“工夫小種”,如政和工夫小種、福安坦洋工夫小種等。
2. 工夫紅茶。工夫紅茶是我國獨有的傳統茶葉産品,也是原産于福建省。其初制的揉撚工序中特别注意條索的緊結完整,精制中又精細篩分,反複揀剔,頗費工夫,因而得名工夫紅茶。其品質特征為條索緊細勻直,色澤烏潤,紅湯紅葉香甜味醇。産地、品種不同,品質風格上也表現出差異。我國工夫紅茶的傳統産區主要分布于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後來逐步發展到雲南、浙江、四川、貴州、江蘇、廣東、廣西等地。
在衆多工夫紅茶産品中,以安徽的“祁紅”和雲南的“滇紅”品質最優。祁紅香氣特别突出,有一種類似蜜糖的甜花香,号稱“祁門香”。滇紅則條索肥壯,金毫顯露,湯色紅豔明亮,滋味濃厚,刺激性強。這兩種茶在國際市場上聲譽頗高,尤其深受歐洲消費者的歡迎。
未完待續……
大家都在看
全本《周易全解》整理彙總
全本《文言基礎知識》整理彙總
這裡是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曆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台,拒絕網絡爽文“小說”!
閱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關注本号,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