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100遍《甄嬛傳》就能活過第一集嗎?真說不準,畢竟——你把全集都背過了。
樂視的商業報告稱,至今,《甄嬛傳》每年還能帶來上千萬的收入。
怎麼......不算收入呢?
畢竟每年都有像我們這樣的忠實劇迷在貢獻點擊量,發彈幕,充會員。
連《甄嬛傳》的彈幕,都是另一部電視劇了。
《甄嬛傳》看多了,也真是會落下病根的。一身甄學無處施展不說,連生活習慣也是會被潛移默化影響的,你看——
#噴香水
來人啊,把本宮的歡宜香點上。
#做核酸
皇上驗過,疑心盡可消了吧?
#小報告
臣妾要告發熹貴妃私通,穢亂後宮,罪不容誅。
#白月光
那叫“宛宛類卿”。
#失眠
你知道從天黑等到天亮的滋味嗎?
#哭戲
“以後我閨蜜死的時候我也要這麼哭”。
#金句
賤人就是矯情。
#可愛
大胖橘:balabalabala,所以不聰明又聽話的女人最可愛。
果子狸:可愛,卻不一定會愛。
《甄嬛傳》是一出群像大戲,從第一集到最後一集,出場人物個個性格鮮明,命運無常。所以從《甄嬛傳》裡的人物命運,也能體會到人生百轉千回的情感。
可貴的是,這些波瀾的情感并不獨獨拘泥在主角身上,每一個配角都有自己的愛恨愁苦,感慨深處,也不怪觀衆去寫重生文了。
#親情
敬妃說,“若無胧月,我這後半生怕無半點歡愉了。我宮裡一共有三百二十六塊磚石,可是這每一塊,我都撫摸過無數遍了。”
#友情
眉莊說,“嬛兒,我們自小就在一處,我知道才不如你,貌也遜色,便立意修德博一個溫婉賢良。你擅舞藝,我便着意琴技,從來也不遜色于你。後來我們一起入了宮,你和我總是相互扶持。即便皇上已經不寵愛我了,我也不曾嫉恨你半分。”
#愛情
溫太醫說,“那日的酒不足以令我動情。”
#君臣
年羹堯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把“朝乾夕惕”寫成了“夕陽朝乾”。
#主仆
皇後的剪秋,經曆過精奇嬷嬷流水的刑具,也沒有招出一個字。反而是貪生怕死的江福海,招了個幹幹淨淨。
#知己
當年甄嬛與果郡王泛舟湖上,說道,“範蠡是西施的愛侶,卻親手将西施送去吳國為妃,何等薄情,縱然後來西施摒棄前嫌與之泛舟太湖,想來,也不複當年初見的少女情懷了吧。”
果郡王懂得甄嬛“世人或歎西施或罵吳王,卻無人責怪範蠡”的心情,所以在甄嬛被設計嫁去準格爾和親時,縱馬追出城外,落入了圈套,卻周全了當年的一番談論。
#遺憾
大胖橘,“朕本來想摸一摸你的頭發,卻隻摸到了冰涼華麗的珠翠。”
甄嬛,“我曾經那樣期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現在想來,不過是一番癡心。”
“四嬛”的愛情正印證了那一句,世間的陰差陽錯從未停止。
《甄嬛傳》是宮鬥劇,自然少不了許多心計。但凡多看上兩遍,都會發現這裡面的人是不說廢話的,每一句話都有背後的深意。
#挑撥
安陵容和甄嬛的關系漸行漸遠,除了因為誰更得寵,還有皇後見縫插針又不露痕迹的挑撥,讓人防不勝防。
先跟皇上說,“安常在思念”,翻了牌子之後又不經意地提起,莞貴人不會因為父親的事情傷心吧?皇帝也該去看看,她們是好姐妹自然不會介意。如此一來,心胸狹窄的安陵容變成了“憤怒的小鳥”。
#稱謂
皇上和甄嬛之間的感情濃淡,體現在稱謂裡。皇上疑心病犯了的時候,一定隻叫封号,“熹貴妃”、“菀嫔”,其餘時候才叫“嬛嬛”。甄嬛在少女心沒碎的時候,叫的稱謂是“四郎”,黑化回宮之後,皇上想聽一句“四郎”也成了奢望。稱謂一變,就有大事要發生了。
#純元紅利
皇後一遇到危險,便西子捧心想姐姐,如果姐姐在就會如何,雲雲。皇後才是把“純元”利用到極緻的人。最漂亮的一招莫非是讓甄嬛在封妃當日,穿上了純元初入王府時的衣服。
甄嬛雖然長得像純元,也吃到了“純元紅利”,但卻是在不自知的狀态下。更因為知道了“宛宛類卿”的真相和皇上撕破了臉。純元紅利,終究是皇後一人獨吃了。
至今,《甄嬛傳》也存在着許多永恒的争議,大多是關于“感情”。
甄嬛是愛皇上多一點,還是愛果郡王多一點?
溫太醫是愛甄嬛多一點,還是愛眉莊多一點?
果郡王是在意浣碧多一點,還是在意孟靜娴多一點?
皇上是愛純元多一點,還是愛甄嬛多一點?
就是這“一點”,又讓你開始了“過情關”。
圖片來源
新浪微博 / 豆瓣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