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環湖地區指青海湖周邊的地區,該地區平均海拔大于3200m,氣候類型屬高原氣候,氣候條件較差,具有較大的高寒草甸類草場,人民生産方式主要以畜牧為主。青海環湖地區傳統的畜牧業以自然放牧散養為主,夏季牧場草質相對繁茂,冬、春、秋三季的草場幾乎無天然草料。由于夏季草場與冬、春、秋三季的草場環境差異大,導緻該地區畜牧業産量較低,人民經濟水平難以提升。政府為了推動該地區的畜牧業健康、高質、高産的發展,鼓勵牧民進行規模化舍飼養殖。發展舍飼養殖以來,飼養管理技術及疫病防控技術成了一大難度。了解青海環湖地區規模化羊養殖關鍵技術與疾病防控技術對促進該地區畜牧業健康發展,提高地區人均經濟水平有着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研究該地區羊養殖關鍵技術與常見疫病的防治。
1. 品種選擇技術
青海環湖地區屬高原氣候,平均海拔較高,因此在品種選擇上應該選擇與該地區氣候相适應的品種,主要以高寒型羊品種為主。常見的品種有藏羊、蒙古羊、青海毛肉兼用細毛羊、小尾寒羊、青海毛肉羊、無角陶賽特羊等,以上這些品種都适合青海環湖地區養殖。牧民可以通過繁育優化品種,培育适合青海環湖地區生長的優質高産的地區型品種。
2 .科學管理技術
青海環湖地區草場近幾年退化嚴重,因此養殖要以舍飼養殖為主。首先牧民在建設羊舍時要選擇通風、排水良好的地方。日常管理中要保持羊舍環境的幹燥、潔淨,并且要定期消毒。可以在羊舍内安裝環境監測儀,監控羊舍的溫度、濕度、菌群數量等,定期檢查羊的體溫。高原羊生長的最佳環境為5~10℃,在這個範圍内可以上下浮動10~15℃,超過這個溫度範圍就應該采取有效措施人工增溫或降溫。夏季時可适當增加放牧次數,提高羊運動量,鍛煉羊的體質。此外,要重視定期的疫苗接種,建設排洩物無害化處理點,加強疫病的防控。
3. 科學飼養技術
青海環湖地區傳統的畜牧業飼養經濟效益不高主要是因為自然放牧的飼料轉化率較低、羊營養不均衡、免疫力較為低下,因此産量低、易得病。科學飼養需要三餐定時定量的為羊搭配草料,并定期補充營養飼料。體質較弱的羊要增加營養飼料的比例。日常飼養的飼料要以無污染的青儲飼料為主,适量補充磨碎的豆類、苜蓿、芨芨草等飼料增加營養,補充當歸、桂枝、知母、蒲黃、郁金香、玄參、川芎等中草藥材增強羊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羔羊出生前兩周内要為不養補充紅棗、益母草,增強母羊體制,使其有充足的奶水,2 周後需要為羔羊補充營養飼料,0.5kg/ 次,2 次/d,連續補充3 個月。
4 .繁育技術
為了防止疫病的傳播,建議牧民請當地繁育站的專業繁育人員對自家的羊進行雜交育種,堅持要自繁自養。一般羊繁育禁止近親繁育。如果自己養品種有限,可以聯系當地的其他家羊作為雜交的種羊。特殊情況必須到外地引進品種時,需要對引進的羊做全面的防疫檢疫,防止疫源進入青海環湖地區。
1.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是青海環湖地區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由于飼養管理不佳引起的腸胃潰瘍和腹瀉,嚴重時會造成羔羊脫水中毒緻死。該病具有傳染性,傳播速度較快,因此主要需要注射免疫疫苗。病羊表現為腹瀉、食欲不振、眼無神等症狀,排洩物為灰黃色糊狀,治療不及時3d 内會出現死亡。發生腹瀉時先用硫酸鎂、土黴素控制,15~25mg/ 次,2 次/d,連續3~5d,然後用止瀉解毒、補氣養胃的中藥處方調理。
2. 羊瘤胃積食
青海環湖地區冬春氣候寒冷,羊食用較多的青儲飼料或難以消化的飼料,加上舍飼時間較長,運動量較小,容易出現瘤胃積食。該病首先需要對羊進行細微,然後促排,情況嚴重時需要手術治療。手術7d 後采用補氣養元、和胃健脾的中藥處方調理,并且補充營養物質,指導羊身體完全恢複。患有瘤胃積食的羊後期要定期添加山楂、桂枝、知母等中藥材,開胃提高免疫力,防治瘤胃積食複發。
青海環湖地區的氣候決定該地區适合規模化舍飼養殖。牧民在開展規模化舍飼養殖前應該先學習科學的舍飼養殖的技術,了解青海環湖地區羊常見疫病的防治措施和治療要點,然後結合地區高寒草甸類操場夏季較為繁盛的情況,主要以舍飼養殖為主,在夏季結合牧場散養與舍飼養殖,科學的提高羊養殖的飼料轉化率,重視科學管理、飼養和疫病防控,為羊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保證羊的健康生長。以上就是小編今天所說的了,有疑惑的請評論。請大家點個贊吧!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