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晉劇程玉英最得意的弟子

晉劇程玉英最得意的弟子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3 07:17:14
師出名門振新聲-介紹晉劇“張門”弟子王秋英劉巨才

晉劇程玉英最得意的弟子(介紹晉劇張門弟子王秋英)1

晉劇須生行不僅有“丁派”、“蓋派”、“馬派”之說,今天我要給你介紹一名“張門”弟子。呂梁地區晉劇團的須生演員王秋英,以她魁梧的扮相,宏亮的嗓音,潇灑大度的表演,赢得了晉劇觀衆的喜愛。她功底紮實,唱、作、念、打全面,一招一式還真有點張美琴的風韻。她在晉劇《蘆花河》中扮演的薛丁山,《穆桂英大破天門陣》中扮演的楊六郎,《下河東》中扮演的趙匡胤,無不傾注了張美琴老師的辛勤汗水,較好地展現了“張門”藝術的風彩,以至成為該團的看家戲。

晉劇程玉英最得意的弟子(介紹晉劇張門弟子王秋英)2

王秋英出生在平遙縣香樂村。這是一個有着深厚晉劇藝術傳統的古老集鎮。本世紀初,這裡就有自己的“戲箱”,每年秋收冬藏的季節,晉劇民間藝人雲集排戲,春節就能為鄉親們演出,春暖花開就去犁地、下種......村民王光成的父親,雖是地主,但他是村長。他規定冬天牲口不準啃麥田,違者罰款。眼看戲班,燒燃吃喝花銷沒着落,他悄悄把自己家的牲口放了出去,馬上告手下人:“是誰家的牲口啃麥地了,捉回來每個牲口罰銀20兩。”實際是以罰款為名,行資助之實,被傳為佳話。半個世紀以來,這個村的“自樂班”始終堅持活動。還有鄰村的晉劇愛好者自帶吃喝去“打娃娃”。

晉劇程玉英最得意的弟子(介紹晉劇張門弟子王秋英)3

王秋英乳名三扣,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受着濃烈的鄉音熏陶。她十來歲時,看冀美蓮、程玉英等的戲就非堅持看完,自己還照着戲裡的人物偷偷扭捏,抖抖架子。郭蘭英的師傅郭羊成,别具慧眼,見秋英嗓子好,五官端正,學戲心誠,是個唱須生的好胚子,便欣然收她為徒,傳授她《殺府》、《采桑》、《斬黃袍》等,并為她唱、念、作、打的基本功奠定了一定基礎。秋英12 歲就能登台演出,那清甜脆亮的演唱,稚态可鞠的表演,赢得了鄉親們的齊聲喝彩。

晉劇程玉英最得意的弟子(介紹晉劇張門弟子王秋英)4

1956年,王秋英14歲,師傅便保送她到汾西縣晉劇團當了演員。在《反五關》、《汴梁圖》、《雁塔寺》、《打金枝》、《乾坤帶》等戲中都扮演了主要角色,并和離石縣晉劇團的張金枝、鄧巧英配演《打金枝》、《明公斷》,初獲聲譽。

1961年,名貫三晉的女須生張美琴赴老區演出,王秋英看了張老師的戲,對她規範、潇灑的身段和弓架,佩服得五體投地,決心投其門下,再求長進。張老師經過簡單測試,也看上了這位學藝心切的王秋英。于是每逢節假日,秋英便照例下山,奔走太原,登門求藝。張美琴被弟子的苦心和勤奮深深感動,随到随教,着意傳授,不遺餘力。教者誠意,學者用功,一招一式輔導,手把手指正,有時候,她的丈夫刀馬名師張寶魁也臨場指點,親自示範。王秋英較好地繼承了張美琴表演灑脫飄逸,做戲細膩傳神的風範,她的唱腔氣滿腔圓,扮相、身段、作派無不使人聯想到張美琴當年的音容笑貌,一招一式規矩大方,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後來王秋英主演的《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十五貫》、《下河東)都得到張美琴的親傳。王秋英尊重師傅,深愛“張派”藝術,但她不囫囵吞棗,原搬照學,而是從人物出發。博采衆長,合理吸收。她看過“小果子”馬秋仙、晉劇名伶鞏繼仙、“丁派”弟子白桂英的《斬子》,她見好就學。如“進帳來先問聲宋王爺好,八千歲安甯可安甯”,這兩句夾闆唱的平穩、舒展,這是學的鞏繼仙的:而“八千歲進帳來君向臣話,君問臣焉能不理不答,三六九我命他巡營瞭哨,大膽的小奴才敢把親招”,這幾句快二性幹淨利索,她是學的馬秋仙的;而楊六郎見到佘太君之後的表演溫和、尊重,表現了晚輩對長輩的謙恭,是學的白桂英的。使自己刻劃的人物性格準确,層次鮮明,正是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使藝術得以完美。1982 年全省中青年演員調演,王秋英以《斬子》榮獲演員一等獎。

王秋英演出的《十五貫》、《下河東》,除了繼承張美琴的藝術風格,還吸收了張鳴琴的唱腔特色,根據自己音色的特點,進行了發揮,使唱腔高亢激昂,字正腔圓,韻味濃郁;行腔剛柔相濟,圓潤甜美,緊二性垛闆的演唱抑揚頓挫,從容不迫,旋律優美,餘味無窮;她的念白吐字清晰、明澈,節奏铿锵、有力,幹淨利索,每場演出都能赢得觀衆的熱烈掌聲。

在現代戲中,她不僅在《柳樹坪》、《朝陽溝》、《劉胡蘭》、槐樹莊》《三下桃園》等戲中塑造了曹力勤、栓保娘、郭大娘、劉胡蘭、女縣長等藝術形象,而且在《紅燈記》、《沙家浜》、《龍江頌》《洪湖赤衛隊)、《三上桃峰》等戲中成功地塑造了李奶奶、沙奶奶、江水英、韓英、青蘭等光輝形象,在晉劇觀衆中留下較深的印象。在現代戲《嫁不出去的姑娘)中扮演了韓母,塑造了一個樸實、賢慧,不會講假話的農村大娘形象,這個戲在柳林縣連演十幾場,坐無虛席。

1963年,王秋英正當風華正茂的年齡,又經名師指點,真是如虎添翼,她随團赴蘭州、延安等地挂牌演出,連演數十場,場場爆滿,名震邊城。1978年,她調呂梁地區劇團之後,再赴延安,她演出的《打金枝》,40天連演80餘場,甚至出現觀衆日夜等候在街頭買票的盛況,一時風靡革命聖地。之後,她五下呼和浩特、包頭等地,都受到觀衆的熱烈歡迎。内蒙電台、電視台,多次為她錄音錄相,廣為播放。

人常說:故土難離”。王秋英常年奔波的還是養育和滋潤她的呂梁山區。她的足迹踏遍了呂梁山的村村寨寨,輾轉于晉中、太原、大同、陽泉。她全身心地撲在晉劇事業上,把自己的青春,無私地奉獻給三晉父老和家鄉人民。

有一次在孝義魚灣村演出,她高燒不止,可是戲報上是《下河東》,為了不使遠道而至的觀衆失望,她毅然拔下正輸液的針頭,為鄉親們演出了全劇《下河東》。

在《秦宮月》裡,王秋英扮演了厲精圖治、發奮圖強的秦孝公,既表現了秦孝公對“變革”的輝宏膽略,又表現了在關鍵時刻對“改革者”公孫鞅的疑忌和憂慮。演唱、氣質都有一定突破,這出戲1987年“呂梁杯”調演中榮獲“呂梁杯”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