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發動機,就像一個“愣頭青”,一旦啟動,就會拼命地運轉。不斷地完成吸氣、壓縮、做功、排氣的過程。導緻發動機自身的溫度非常高。
為了緩解發動機的“暴脾氣”,汽車工程師想了很多辦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引入了發動機冷卻系統,它能夠保證發動機在不同的工況和環境下,保持最佳的工作溫度。
早期的風冷系統早期的汽車大多是通過風冷進行散熱。在發動機的表面增加很多散熱片,這些散熱片,通過與進氣格栅進入的空氣,進行熱量交換,來降低發動機的溫度。
但是這種散熱方式的效率不高,而且不夠穩定,比如說在炎熱的夏天或者寒冷的冬天。
單純的靠風冷,就很難讓發動機保持正常的工作溫度。
後來汽車工程師又發明了水冷系統。目前市面上的汽車,幾乎都是采用水冷系統,又被稱為“強制循環水冷系統”,這套系統主要包括水泵、散熱器、冷卻風扇、節溫器、水套以及其他附加裝置。
它的原理,是用水泵給水箱中的冷卻液加壓,讓冷卻液在水套中流動,從氣缸壁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加熱後的冷卻液進入散熱器,再利用冷卻風扇對散熱器進行吹風,快速将熱量帶走,最後再從散熱器底部重新進入水套,以此不斷循環。
由于冷卻液的比熱容要遠遠大于空氣,所以,水冷系統的散熱效率要比風冷強很多,而且,由于節溫器的作用,還可以讓發動機避免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節溫器可以随着發動機的負荷和水溫大小,自動改變冷卻液的流量和循環路線。
比如說在冬天冷啟動之後,發動機溫度很低,需要快速升溫,以達到最佳的工作溫度,這時候,節溫器的主閥門會關閉,旁通閥開啟,讓冷卻液在發動機内部進行小循環,其特點就是流量小、線路短,并且不經過散熱器,這樣就可以幫助發動機迅速升溫。
而當發動機溫度達到一定值,主閥門才會開啟,冷卻液就會經過散熱器,這個時候的流量大、線路長,所以稱為大循環,這種可以對發動機溫度,實現精準控制的巨大優勢,也是風冷系統被徹底淘汰的原因。
如果是發動機溫度過高,導緻水溫報警,可能是冷卻液不足、冷卻風扇故障,或者是散熱器堵塞,導緻發動機無法正常散熱。
如果是發動機升溫緩慢或者工作溫度過低,可能是節溫器或者溫度傳感器有問題。
在日常的用車過程中,發動機冷卻系統出現故障的概率其實很小,隻要按時更換冷卻液,定期清理水箱,基本上都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
最後多說一句,現在的防凍液其實就是冷卻液的一種,是為了防止冷卻液在冬天結冰,把水箱和散熱器脹壞,所以防凍液并不是冬天才需要用,它的最大作用,還是用來冷卻,防凍隻是一個附加屬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