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cpa會計考試答案?一、資産的計稅基礎★,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2022cpa會計考試答案?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資産的計稅基礎★
資産的計稅基礎,指企業收回資産賬面價值的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
資産的計稅基礎,本質上就是稅法所“認可”的資産價值。
一般而言,稅法不認可資産的減值,也不認可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稅法認可的是初始取得成本,或者是以初始成本為基礎扣除稅法折舊或攤銷後的金額。
(一)固定資産
以各種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産,取得時其賬面價值一般等于計稅基礎,
但在後續計量過程中,可能會因會計和稅法在固定資産折舊方法、折舊年限、預計淨殘值以及固定資産減值準備的提取等方面的不同,造成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的差異。
(二)無形資産
1.無形資産的初始确認和計量
除内部研究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産以外,
以其他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産,初始确認時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一般無差異。
對于内部研究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産:
(1)會計規定:
研究階段和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開發階段的支出應當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以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應當資本化形成無形資産。
(2)稅法規定:
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産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産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75%加計扣除;
形成無形資産的,按照無形資産成本的175%攤銷。
對于内部研發形成的無形資産,雖然因為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等,形成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但是不确認遞延所得稅資産,原理詳見本專題後續“不确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和資産的特殊情形”。2.無形資産的後續計量
會計準則規定,無形資産後續計量應當區分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産和使用壽命不确定的無形資産,對于使用壽命不确定的無形資産不攤銷,會計期末必須進行減值測試;
但稅法并沒有界定使用壽命不确定的無形資産,除外購商譽外所有的無形資産均在一定期間内攤銷。
(1)賬面價值使用壽命有限:
賬面價值=實際成本-會計累計攤銷-無形資産減值準備
使用壽命不确定:
賬面價值=實際成本-無形資産減值準備
(2)計稅基礎
計稅基礎=實際成本-稅法累計攤銷
(三)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産
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産
稅法規定,企業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産,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變動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在實際處置或結算時,處置取得的價款扣除其曆史成本後的差額應計入處置或結算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
2.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産
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産類似,可比照處理。
【例19-6】
2×19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銀行存款1 028.24萬元購入某公司當日發行的3年期債券一批。債券面值為1 000萬元,票面利率4%,實際利率3%,每年12月31日支付本年利息,到期歸還本金。
甲公司将該債券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産。
至年末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 000萬元。不考慮金融資産減值及其他因素,分析該項債券在2×19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
分析:2×19年12月31日,其他債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期末公允價值=1 000(萬元),
其計稅基礎=期末賬面餘額=1 028.24×(1+3%)-1 000×4%=1 019.09(萬元)。
金融資産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9.09萬元,該暫時性差異在未來期間轉回時會扣減未來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
【例19-7】
A公司于20×7年1月1日将其某自用房屋用于對外出租,該房屋的成本為75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轉為投資性房地産之前,已使用4年,企業按照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淨殘值為零。
轉為投資性房地産核算後,預計能夠持續可靠取得該投資性房地産的公允價值,A公司采用公允價值對該投資性房地産進行後續計量。
假定稅法規定的折舊方法、折舊年限及淨殘值與會計規定相同。
同時,稅法規定資産在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變動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待處置時一并計算确定應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金額。
該項投資性房地産在20×7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為900萬元。
分析:
該投資性房地産在20×7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為其公允價值900萬元,
計稅基礎為取得成本扣除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折舊額後的金額,即其計稅基礎=750-750÷20×5=562.5(萬元)。
投資性房地産的賬面價值大于其計稅基礎,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337.5萬元,該差異會增加企業在未來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
2.其他計提了資産減值準備的各項資産有關資産,
比如應收賬款、存貨等,在計提了減值準備以後,賬面價值會随之下降,
而按照稅法規定,資産的減值在轉化為實質性損失之前,不允許稅前扣除,從而造成資産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的差異。
××資産的賬面價值=××資産的賬面餘額-減值準備
××資産的計稅基礎=××資産的賬面餘額
【例19-8】
A公司20×7年購入原材料成本為5 000萬元,因部分生産線停工,當年未領用任何原材料,20×7年資産負債表日估計該原材料的可變現淨值為4 000萬元。假定該原材料在20×7年的期初餘額為零。
分析:該項原材料因期末可變現淨值低于成本,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5 000-4 000=1 000(萬元)。計提該存貨跌價準備後,該項原材料的賬面價值為4 000萬元。
該項原材料的計稅基礎不會因存貨跌價準備的提取而發生變化,其計稅基礎為5000萬元不變。
該存貨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 000萬元(5 000-4000),該差異在未來損失實際發生時,減少企業在未來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
【例19-9】
A公司20×7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餘額為6 000萬元,該公司期末對應收賬款計提了600萬元的壞賬準備。
稅法規定,不符合國務院财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各項資産減值準備不允許稅前扣除。假定該公司應收賬款及壞賬準備的期初餘額均為零。
分析:
該項應收賬款在20×7年資産負債表日的賬面價值為5 400萬元(6 000-600)。
因有關的壞賬準備不允許稅前扣除,其計稅基礎為6 000萬元,該計稅基礎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産生600萬元暫時性差異,在應收賬款發生實質性損失時,會減少未來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交所得稅
二、負債的計稅基礎 ★
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即,
負債的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未來期間按照稅法規定可予稅前扣除的金額
1.因計提産品保修服務确認的預計負債
會計規定,企業應将預計提供售後服務發生的支出滿足有關确認條件時,在銷售當期确認為費用,同時确認預計負債。
借:銷售費用
貸:預計負債
稅法規定,銷售産品有關的支出可于實際發生時稅前扣除。因該類事項産生的預計負債,實際發生時,即:未來稅前扣除
期末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未來期間可稅前扣除的金額=0。
【例19-10】
甲企業20×7年因銷售産品承諾提供3年的保修服務,在當年度利潤表中确認了500萬元的銷售費用,同時确認為預計負債,當年度未發生任何保修支出。
假定按照稅法規定,與産品售後服務相關的費用在實際發生時允許稅前扣除。
分析:該項預計負債在甲企業20×7年12月31日資産負債表中的賬面價值為500萬元,
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未來期間按照稅法規定可予稅前扣除的金額=500-500=0。
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該暫時性差異可以理解為:未來期間企業實際發生500萬元的保修費用時,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即減少未來實際發生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
2.未決訴訟等其他原因産生預計負債
因其他或有事項确認的預計負債,應按照稅法規定的計稅原則确定其計稅基礎。
某些情況下,因有些事項确認的預計負債,如果稅法規定無論是否實際發生均不允許稅前扣除,即未來期間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為0,
其計稅基礎=賬面價值。
【補充例題】
20×7年10月5日甲公司為乙公司的一筆銀行借款提供擔保,因乙公司未如期償還借款,甲公司被銀行提起訴訟,要求其履行擔保責任;12月31日,該案件尚未結案。甲公司預計很可能履行的擔保責任為300萬元。
假定稅法規定,企業為其他單位債務提供擔保發生的損失不允許在稅前扣除。
分析:
20×7年12月31日,該項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為300萬元,計稅基礎為300萬元。
該項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計稅基礎,不産生暫時性差異注意:
雖然沒有産生暫時性差異,但存在永久性差異,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應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納稅調增300萬元。
(1)如果稅法規定,未來實際發生時允許扣除,那麼預計負債計稅基礎=0;
(2)如果稅法規定,無論未來實際發生與否均不允許扣除,
則預計負債的計稅基礎=賬面價值,不産生暫時性差異。
(二)預收賬款/合同負債
會計規定:企業在收到客戶預付的款項時,因不符合收入确認條件,會計上将其确認為負債。
稅法規定:(1)一般情況下,稅法對于收入的确認原則與會計相同,即會計上未确認收入,計稅時一般也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即稅會無差異,計稅基礎=賬面價值。
(2)但在某些情況下,會計上沒有确認收入的預收款,按稅法規定卻要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因其産生時已經交納了所得稅,
未來期間可全額稅前扣除,有關負債的計稅基礎=0。
【例19-11】
A公司于2017年12月20日自客戶收到一筆合同預付款,金額為2 500萬元,作為合同負債核算。
按照适用稅法規定,該款項應計入取得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計算交納所得稅。
補充分錄
借:銀行存款 2500
貸:合同負債 2500
控制權轉移時确認收入:
借:合同負債
貸:主營業務收入
分析:
該預收款在A公司2017年12月31日資産負債表中賬面價值為2 500萬元,
計稅基礎=賬面價值2 500-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2 500=0。
合同負債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形成抵扣暫時性差異2 500萬元。該項暫時性差異的含義為:因其預收款時已經計算交納了所得稅,所以未來期間企業按照會計規定确認收入時,為了避免重複納稅,則不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需要将其從稅前會計利潤中予以扣除,從而減少了企業在未來期間的所得稅稅款流出。
(三)應付職工薪酬
1.會計規定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給予的各種形式的報酬以及其他相關支出均應作為企業的成本費用,在未支付之前确認為負債。
2.稅法規定稅法中對于合理的職工薪酬基本允許稅前扣除,此時賬面價值=計稅基礎。
借:管理費用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
但稅法中明确規定了稅前扣除标準的(允許當期扣除,無未來可抵扣),
按照會計準則規定計入成本費用支出的金額超過規定标準部分,應進行納稅調整。
【例19-12】
甲企業20×7年12月計入成本費用的職工工資總額為4 000萬元,至20×7年12月31日尚未支付。
按照适用稅法規定,當期計入成本費用的4 000萬元工資支出中,可予稅前扣除的合理部分為3 000萬元。
分析:
20×7年12月31日,應付職工薪酬的賬面價值為4 000萬元,但可予稅前扣除的合理部分僅為3 000萬元,超出的1 000萬元當期不允許稅前扣除,以後期間也不允許稅前扣除,
因此該應付職工薪酬的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未來期間按照稅法規定可予稅前扣除的金額=4 000-0=4 000(萬元)。
該項負債的賬面價值4 000萬元與其計稅基礎4 000萬元相同,不形成暫時性差異(屬于永久性差異)。
【牛刀小試1·單選題】
2016年1月1日,B公司為其100名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00份現金股票增值權,這些人員從2016年1月1日起必須在該公司連續服務3年,即可自2018年12月31日起根據股價的增長幅度獲得現金,該增值權應在2019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畢。
B公司2016年12月31日計算确定的應付職工薪酬的餘額為200萬元。
稅法規定,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形成的應付職工薪酬,實際支付時可計入應納稅所得額。2016年12月31日,該應付職工薪酬的計稅基礎為( )萬元。
A.200
B.0
C.100
D.-200
1.【答案】B。
解析:該應付職工薪酬的計稅基礎=賬面價值200-可從未來經濟利益中扣除的金額200=0。
(四)其他負債
其他負債如企業應交的罰款和滞納金等,在尚未支付之前按照會計規定确認為費用,同時作為負債反映。
稅法規定,行政性的罰款和滞納金不得稅前扣除(該部分費用無論是發生當期還是以後期間均不允許稅前扣除),其計稅基礎為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稅時可予稅前扣除的金額0之間的差額,即計稅基礎等于賬面價值。
借:營業外支出等
貸:其他應付款等
【例19-13】
A公司20×7年12月因違反當地有關環保法規的規定,接到環保部門的處罰通知,要求其支付罰款500萬元。
稅法規定,企業因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支付的罰款和滞納金,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允許稅前扣除。至20×7年12月31日,該項罰款尚未支付。
分析:
應支付罰款産生的負債賬面價值為500萬元。
該項負債的計稅基礎=賬面價值500萬元-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0=500(萬元)。
該項負債的賬面價值500萬元與其計稅基礎500萬元相同,不形成暫時性差異(屬于永久性差異)。
【牛刀小試2·單選題】下列各項負債中,其計稅基礎為零的是( )。
A.賒購商品
B.從銀行取得的短期借款
C.因确認保修費用形成的預計負債
D.因各項稅收滞納金和罰款确認的其他應付款
2.【答案】C。
解析:選項A和選項B不影響損益,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相等;
選項C,稅法允許在以後實際發生時可以稅前列支,
即其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未來期間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0;
選項D,稅法不允許在以後實際發生時可以稅前列支,
即其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未來期間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0=賬面價值。
三、特殊交易或事項中産生的資産、負債計稅基礎的确定
除企業在正常生産經營活動過程中取得的資産和負債以外,對于某些特殊交易中産生的資産、負債,其計稅基礎的确定應遵從稅法規定,如企業合并過程中取得資産、負債計稅基礎的确定。
1.會計處理
(1)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合并中取得的有關資産、負債基本上維持其原賬面價值不變,合并中不産生新的資産和負債。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購買方對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産、負債應當按照公允價值确認。
2.稅務處理
(1)通常情況下被合并企業應視為按公允價值轉讓、處置全部資産,計算資産的轉讓所得,依法繳納所得稅,此時計稅基礎即為公允價值。
(2)但若符合稅法規定的免稅合并條件,計稅時購買方對于交易中取得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産、負債的計稅基礎應承繼其原有計稅基礎。
記憶口訣:免稅合并,稅基不變;應稅合并,稅基公允。
由于會計與稅法法規對企業合并的劃分标準不同,處理原則不同,
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會造成企業合并中取得的有關資産、負債的入賬價值與其計稅基礎存在差異。
第三節 暫時性差異
一、暫時性差異的種類
根據暫時性差異對未來期間應納稅所得額影響的不同,分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其中:
(1)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是指在确定未來收回資産或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将導緻産生應納稅金額的暫時性差異。
(2)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指在确定未來收回資産或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将導緻産生可抵扣金額的暫時性差異。
二、暫時性差異的來源
暫時性差異的産生于以下三種情形:
(1)資産、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相等,二者之間的差額構成暫時性差異;
(2)某些未作為資産、負債确認的項目;
(3)可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減産生的暫時性差異。
“資産和負債相反,大于和小于相反”。
【牛刀小試3·單選題】下列項目中,産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有( )。
A.期末預提産品質量保證費用
B.稅法折舊大于會計折舊形成的差額部分
C.對交易性金融資産,企業根據期末公允價值大于取得成本的部分進行了調整
D.因違反稅法規定應繳納但尚未繳納的稅收滞納金
3.【答案】A。
解析:選項BC屬于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D選項屬于永久性差異。
【例19-14】
A公司20×7年發生了2 000萬元廣告費支出,發生時已作為銷售費用計入當期損益,稅法規定,該類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15%的部分允許當期稅前扣除,超過部分允許向以後年度結轉稅前扣除。A公司20×7年實現銷售收入10 000萬元。
分析:
該廣告費支出因按照會計準則規定在發生時已計入當期損益,不體現為期末資産負債表中的資産,如果将其視為資産,其賬面價值為0。
因按照稅法規定,該類支出稅前列支有一定的标準限制,根據當期A公司銷售收入15%計算,當期可予稅前扣除1 500萬元(10 000×15%),當期未予稅前扣除的500萬可以向以後年度結轉,其計稅基礎為500萬元。
該項資産的賬面價值0與其計稅基礎500萬元之間産生了500萬元的暫時性差異,該暫時性差異在未來期間可減少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為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符合确認條件時,應确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産。
【例19-15】
甲公司于20×7年因政策性原因發生經營虧損2 000萬元,按照稅法規定,該虧損可用于抵減以後5個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
該公司預計其于未來5年期間能夠産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彌補該虧損。
分析:
該經營虧損不是資産、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産生的,但從性質上可以減少未來期間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交所得稅,屬于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