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中考成績不理想,小華被一所普通高中錄取。然而,開學幾個月來,他并沒有到學校上學,而是去了一家校外培訓機構,在那裡上課、住宿。
國家多次發文規範治理校外培訓機構,但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培訓機構近年來開發了新業務——“全日制”初高中教學。這些機構租賃公寓樓或職業院校場地,以“公立校名師任教”“軍事化管理”為招生噱頭,收取高額學費。
公寓樓暗藏“微型學校”:高額學費、“名師”任教
山西省太原市東山上的一棟6層公寓樓内,有50多名高中生在此學習。教室、食堂、宿舍全部在一棟樓内,學生們每天穿梭在不同的樓層之間,無故不能外出。他們一天的課程從早上6點50分開始,一直到晚上10點,周末可以休息一天。
這間“微型學校”是一家名為“常量教育”的校外培訓機構創辦的。其負責人楊常量介紹,他們本是做初三、高三百日沖刺起家的,近兩三年開始專注全日制教學,包括高中各年級以及初三年級等。
近年來,此類機構在太原市逐漸興起,且有迅速增多趨勢。這些機構有的租賃職業院校場地,但大多是租賃公寓樓、寫字樓,環境嘈雜、人員複雜。
一家名為“諸園·新起航”的培訓機構位于太原市鬧市區的一棟寫字樓内,旁邊就是汽車美容店鋪。其宣傳材料寫道:專業從事高中教育的全日制封閉式培訓學校,占地3萬平方米,擁有一批高素質、高學曆、高水平的管理及教師團隊,開設高中普高文化課程及各門類藝考課程,為學生量身定制成長方案。
機構招生負責人張主任告訴記者,這裡有近百名全日制高中學生。他們與考研生、藝考生等吃住學在同一棟樓内。
這類“微型學校”收費均不便宜。“常量教育”高中一年學費56800元,如果3年連報是15萬元。類似機構收費也多為1年4萬多元,加上食宿雜費等,一年近6萬元。
這些機構大都聲稱有公立校在職名師任教,甚至将其作為宣傳噱頭。記者發現,如果是機構專職老師,宣傳頁就會寫出其姓名,有真實頭像;而公立校在職老師,則用卡通頭像代替,介紹内容通常為“省重點中學高級教師”“從教30餘年”“多次參與高考閱卷”等。
記者在“常量教育”培訓機構采訪時,正好碰到一名老師在給學生上課。工作人員說,這位老師便是某知名公立學校的在職教師。“公立學校老師的課要抽人家的空來排。”
不久前,山西省某重點中學一名在職教師就因在此類機構代課被查。
機構給家長“畫大餅”,學生體驗卻“打臉”
記者了解到,這類機構是瞄準了不少家長希望孩子接受優質高中教育的需求。每年中考結束後,都會有大量家長咨詢。記者曾參加“常量教育”組織的一場咨詢會,參加的家長有近百人。
“我們做這個選擇是怕普通高中耽誤了孩子。”太原市民王女士的孩子去年沒考上心儀的高中,後來看到培訓機構發放的廣告,“機構說會聘請優質師資進行高中文化課教學,效果很好,我們就報名了。”王女士說。
這些機構在宣傳中均強調小班教學、嚴格管理、優質師資,讓孩子能夠實現“逆襲”。“三年連報保本科,超級實驗班沖擊985雙一流大學。”對前來咨詢的家長,楊常量這樣說。
不過,一些曾就讀于此的孩子卻表示,實際情況與機構宣傳大相徑庭。
“如果讓我再選擇一次,一定不會來這裡。”一位正在“常量教育”就讀高三的學生說,這裡确有公立學校的在職老師,但大部分都是機構專職老師,不少甚至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一點教學經驗也沒有。一次,一位老師拿着卷子講着講着就卡住了,說“沒備課,這個題先過”。
生活在這裡,學生沒有多彩的校園生活,完全成了“應試機器”。這些機構隻開設高考科目,從高一開始就給學生分了文理科。“我們從高一就沖刺高考,以考綱來研究教學,高考不考的我們不講。”楊常量介紹,“一年半就能學完三年内容,高二下學期開始進行複習,到高考前要複習八到九輪”。
不僅如此,學生食宿、活動等均存在安全隐患。記者在“諸園·新起航”教育培訓機構看到,為解決學生吃飯問題,寫字樓西側用彩鋼闆搭建了兩層簡易房,地下一層是食堂,可容納200多人就餐。簡易房和大樓連接處堆積着大量建築垃圾。
盡管這些機構都開設體育課,但記者發現,有的機構運動場地就是租借的寫字樓前的廣場,不僅沒有任何體育設施,廣場上人來人往,存在安全隐患。
非法辦學無資質,手把手支招“空挂學籍”
校外培訓機構可以開展全日制教學嗎?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提出,校外培訓機構培訓時間不得和當地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沖突,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晚上8點半。堅決禁止應試、超标、超前培訓及與招生入學挂鈎的行為。
太原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義務教育階段,教育部有明确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違法招收義務教育階段适齡兒童、少年開展全日制培訓,替代實施義務教育。在高中階段,盡管沒有法律法規明确規定,但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全日制教學的相關操作,卻與《關于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中的規定相違背。
不僅如此,有的開設全日制培訓的機構甚至連校外培訓機構的辦學許可證都沒有,屬于非法辦學。記者從太原市教育局了解到,“常量教育”沒有辦學許可證。
培訓機構招收全日制學生,必然需要空挂學籍。這些學生平時在機構上學,但之後的高中會考、高考,還要回學籍所在的學校報名參加。教育部三令五申,嚴禁空挂學籍、人籍分離、違規借讀等行為,這些學生是如何實現空挂學籍的呢?
“機構自有辦法。”一位業内人士說。“差一點的公立學校比較好挂,最開始先請假,然後找人打點。”楊常量說。
另一位機構工作人員則表示,要想空挂學籍,需要花錢找關系打點學校領導和老師。“諸園·新起航”培訓機構招生負責人張主任說,如果在中考前就和他們取得聯系,可以幫忙将學籍挂靠在職業高中。
山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董新良說,培訓機構的功能定位、教育資質以及師資配置、場地設施等,明顯不同于全日制中小學校,不具備招收全日制中小學生的資質與條件。如果不及時制止此類現象,将會影響教育生态健康發展,令學生和家長利益受損。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晖說,高中階段是學生個性形成、自主發展的關鍵時期。普通高中課程是實現高中階段育人目标的重要載體,培訓機構隻開設高考相關課程,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記者了解到,教育部門也曾查處一些此類教育培訓機構,但有的機構“打一槍換一個地兒”,重新租個地方,換個名字又開張。
相關專家建議,對此類培訓機構應及時規範整治。主管部門應承擔起責任,一是加大治理空挂學籍、人籍分離等問題,掐斷去校外培訓機構就讀的路徑;二是切實規範整治校外培訓機構,密切關注新情況,主動作為,将培訓機構的辦學過程納入監管。
專家提出,要解決此類在培訓機構上學的問題,各地還應加大教育投入,提供更多優質教育資源。
(來源:新華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