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嬛傳》裡,當甄嬛聽到芳若姑姑提起儀态萬千,風華絕代的華妃時,說了兩句話“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而後來華妃的悲慘結局,也證明了這一點。
她仗着自己的家世和美色,得到了皇帝的盛寵。
可是後來,她的結局呢?
她失寵後,被貶到了冷宮,在知道自己多年不孕竟是皇帝所為後,絕望之下,撞牆自盡。
她的結局正印證了甄嬛的那兩句話,而這兩句話最早出自李白的一首愛情詩。
這首詩名為《妾薄命》,全文如下:
漢帝重阿嬌,貯之黃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風生珠玉。
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
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
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
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這首《妾薄命》是李白借樂府舊題創作的一首詩,翻譯過來就是:如花美眷,終不敵似水流年。
在這首詩中,李白以陳阿嬌受寵到失寵的這樣一個例子,揭示了“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的深刻道理,具有很強的警示意味。
詩歌大緻可分為四層,前四句為第一層,寫的是陳阿嬌的得寵。
漢武帝初始是何等地看重阿嬌,甚至要打造黃金屋。
那時的阿嬌是多麼地金貴,就是吐一口唾沫,都會随風化成珠玉。
前兩句說的是“金屋藏嬌”的典故。
在漢武帝年幼時,他的姑姑館陶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兒曾問他:“阿嬌好嗎?”
當時四歲,還是膠東王的劉徹答道:“若能娶得阿嬌為妻,我就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
因為這句話,劉徹獲得了館陶公主的支持,最後登臨帝位。
很難想象一個四歲的孩子會說出這樣的話,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是他的母親王夫人所教。
這一點不好說,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當時的阿嬌一定是個粉妝玉琢的小女孩,不然即使有他母親的授意,劉徹也不可能對着一個面目可憎的女孩說出這樣的話。
漢武帝對陳阿嬌的寵愛一部分是因為館陶公主的地位,另一部分應該是美色。
可是陳阿嬌原本就比劉徹大,何況後宮中最不缺的就是如花似玉的女子,再加上館陶公主的嚣張行徑,陳阿嬌很快就失寵了。
接着的四句,寫的便是陳阿嬌的失寵。
她因為嫉妒受寵的衛夫人,在宮中行巫蠱之術,最後被貶到了長門宮。
長門宮和漢武帝的寝宮,不過是一步之遙,可是漢武帝卻始終不肯回頭看她。
傳聞陳阿嬌還曾花費重金請當時名揚天下,深得皇帝寵幸的司馬相如為她作賦,可是即使司馬相如的文章寫得再深情,漢武帝始終沒有回心轉意。
其實,說白了漢武帝就是不愛她了。
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同樣也無法喚回一個不再愛你的男人。
昔日阿嬌有多受寵,幽居長門的她就有多落寞。
接着的四句運用比喻的手法,進一步突出漢武帝的絕情。
雨落入地面後,再也不會回到天上;潑出去的水,也永遠無法收回杯中。
漢武帝曾經對阿嬌的情意,早已像那流水,一去不返。
這裡的“覆水難收”原本說的是姜子牙和妻子馬氏的故事。
姜子牙在未遇周文王之前,窮困潦倒,馬氏不堪忍受便棄他而去。
後來姜子牙輔佐文王、武王,覆滅商朝,建立西周,一時名譽地位都達到了頂峰。
馬氏見此便想和他再續前緣,姜子牙便将水潑在地上,道:“你我就像這倒在地上的水,再也無法回去了。”
而李白這裡引用“覆水難收”的典故,主要還是為了突出漢武帝的決絕。
最後李白用比興的手法,揭露了以色侍人,色弛則愛衰這樣一個定律。
昔日的阿嬌就想芙蓉花一樣嬌豔美好,可是如今的她就像那可憐的斷根草。
以美貌侍奉他人的女子,能得寵到幾時呢?
漢武帝因為衛子夫,疏遠了陳阿嬌。
可是等衛子夫年老色衰時,同樣走上了阿嬌的道路,甚至她的結局比阿嬌還悲慘。
她們的經曆無不揭示了一個道理“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李白的這首詩,比喻新奇,語言生動自然,說出了很多女子的心聲。
所謂“如花美眷,終不敵似水流年”,大概便是如此吧。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贊哦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