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關于作者
A:本書的作者是著名的新媒體人粥左羅,他從2015年開始接觸新媒體,從月薪5000元的小編,做到了年薪50萬元的内容副總裁,隻用了18個月。2017年他成為新媒體老師,受邀為聯想、東航、中信等大企業做培訓,課時費達到每天數萬元。他的公衆号粉絲數近百萬,網絡課程付費學員也超過了10萬人。粥左羅本人就是一個“爆發式”成長的典型。
這本《學會成長》,正是他總結自己快速成長的經驗所得出的精華,能夠幫助我們在人生的過程中,迅速打開思路,獲取指導,獲得成長的思維和方法。
Q:快速成長的訣竅是什麼?
A:首先選擇方向,付諸于行動,然後判斷和積累結果,再放大結果,樹立品牌,擴大影響力,達到快速成長。
Q:造成人生最大的遺憾是什麼原因?
A:不是你不行,而是你本可以,這就是人生最大的遺憾。造成人生最大的遺憾的原因就是選擇失誤。
Q:選擇如此重要,那我們應該怎樣選擇呢?
A:主要有三個步驟:
1.了解成本
2.提高标準
比如:在選擇看什麼書的時候,可以多看評分、看作者背景、看出版社。很多時候,隻需要5分鐘,你就能判斷一本書到底值不值得讀。所以提高标準可以幫我們節約很多精力,更快地作出選擇。
3.意識到選擇的自由
A: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沒得選”,其實所謂的“沒得選”,也是一種選擇,選擇不去改變,選擇随遇而安。畢竟,有一些選擇的确很難,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挑戰難度。但是,我們還是有必要意識到自己選擇的自由,不要覺得被一些客觀條件束縛了。
實際上,隻要我們願意努努力,逼自己一把,總會找到更好的選擇。當然,很多時候,做選擇也意味着放棄。我們要放棄很多機會,把未來賭在一條路上。如何确定,我們應該選擇什麼,又應該放棄什麼呢?
總結一下:就是利用篩選思維,了解成本,提高标準,作出自己的選擇,然後利用排序思維,找到自己的核心目标。
Q:什麼是成本?
A:成本就是我們做選擇時付出的代價。但它不是我們常說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而是機會成本。
Q:什麼是機會成本?
A:機會成本就是當你面臨許多機會,選擇了其中一個,往往意味着要放棄其他的機會。比如,我們選擇加入某家公司工作3年,這就是等于這3年中,我們放棄了其他公司的工資待遇,以及各種發展機遇。我們要清楚,機會的選擇往往是唯一的,不可兼顧,當我們選擇了其中一個,就注定與其他機會無緣。
了解這個機會成本,我們的選擇才能足夠慎重。
Q:如何确定,我們應該選擇什麼,又應該放棄什麼呢?
A:需要用一種“排序思維”,找到我們諸多目标中,最重要的一個或幾個,圍繞這些核心目标做選擇。
Q:股神巴菲特著名的“目标管理法”是什麼?
A:他會首先寫出工作的25個目标,然後把這些目标進行排序,把精力放在最靠前的5個目标中,後面20個目标直接就放棄掉。正是這種不同于大部分商業領導者的行事風格,讓他工作效率極高,最終成就了今天的“股神”。
Q:做好選擇後,應該怎樣去執行、實現我們的想法呢?
A:書中也介紹了兩個方法:
1.“魯莽定律”
魯莽定律,就是兩個字:行動。當我們确定要做什麼事情,就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内行動起來。無論是工作的邏輯或者讀書,其實是一樣的,都要從最簡單、最容易的做起,在下一個階段,把前一個階段當作起點。因此,要實現想法,關鍵不在于要找一個多高的起點,而是要拿出态度,馬上積極地行動起來,這就叫作“魯莽定律”
2.“叠代思維”
在大膽地去做的同時,還要學會更新,把行動中遇到的問題一一解決,然後完善自己,進入下一各階段。如同上學期的讀書,每3到4年,我們的知識就會“叠代”一次,升級一個全新的版本,以适應新的學習環境。
Q:叠代的兩種方式是什麼?
A:質量叠代和體量叠代
1.質量叠代,就是強調“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一件事,一個産品,即使質量不那麼高,也應該馬上去做出來。
2.體量叠代,就是要在質量的基礎上,大規模地複制和生産,讓産品産生規模效應。
叠代有一個基本的邏輯,一般是先做質量叠代,再做體量叠代。一方面,用“魯莽定律”開局,大但果斷地行動起來,不要擔心自己做不好;另一方面,用叠代思維去彌補“魯莽定律”的不足,把簡單的事情,越做越精緻,讓小規模的事情,越做越大。
Q:運用結果思維,我們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A:有兩個重要方法:
1.區分目标和手段
目标用來衡量我們要得到的結果,而手段,隻是我們得到結果的過程。面對不同事物,我們應該不斷思考,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麼,才不會在行動的過程中迷失。
一個人制定的目标,也要立足于自身的成長,比如“在10到12點讀30頁書,總結出3個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在這句話裡面,“提高工作效率”就是最終目标,而“讀30頁書”隻是手段,這就是一個關于目标和手段的完整表述。
2.運用“複利思維”
争取每一次的結果,比上一次更好。
總結一下:我們要學會區分手段與目标,并且運用複利思維,成為一個交付結果,積累結果的人,而不隻是交付行為的人。
Q:何謂複利?
A:這是一個金融概念。比如我們理财,理财一年後,得到本金和利潤。如果我們再接着做理财,把得到的利潤,作為第二年的本金,一年一年往下疊加,這就叫複利。
這複利也許不多,但可别小看,比如今年你拿出1萬元投資,利潤是10%。一年以後隻賺1000元,但如果我們繼續投資,形成複利,17年後就會變成10萬元,34年後就會變成100萬元,足足翻了100倍。
我們可以想想,如果我們把這10%的利潤,比作我們每次行動後的結果。每次交付結果時,進步10%,重複幾次後,得到的進步将超乎想象。當然,這也要求我們在平時不能得過且過,而是要不斷地思考一些改進措施,用複利思維,讓結果不斷積累“升值”。
Q:在有一定的成果後,如何将成果放大?
A:兩個方法
1.品牌思維。
品牌可以讓一件商品有遠超其成本的價值。品牌不是我們常說的“商品品牌”,而是針對人的“個人品牌”。當個人品牌足夠好,一樣可以有品牌溢價,讓自己獲得“無形資産”,變得更有競争力。
2.寫作思維。
寫作是一項重要的技能。
通過寫作,你可以把一切能力、經驗、知識、認識、思想等封裝成内容産品,讓無形的東西變得有形、可傳播、可出售、可複制。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效率大大增加,我們寫作的内容,可以通過很多渠道輸出,影響更大範圍的人。另一方面,這些内容也是對我們自身的總結和提煉,幫助我們更好地成長。
當那些看我們内容的人産生興趣,也會支持我們,甚至為我們付費。當現實中的幹貨,在網絡上以文字、聲音等形式出現,其傳播效率将大為提高,影響力大為增強,整個效果将超乎想象。
以上就是“放大”成果的兩個方法,品牌思維,用經營品牌的理念,獲取“無形資産”,積累口碑,增強競争力。寫作思維,将人自身的思想、能力等轉化為内容産品,進一步增加影響力,為自己積累“粉絲”。
Q:如何建立品牌呢?
A:答案隻有四個字“行為邏輯”。
個人品牌,來自别人對我們的信任。而這些人的信任,本質上是認可我們自身的行為邏輯:這個人擅長做什麼;這個人很有底線,不會傷害合作者的利益等。當我們梳理出自己的行為邏輯,把它作為原則,并總結出來,品牌就樹立起來了。
當然,既然有了品牌,我們還需要時常維護,如果做了不符合品牌行為邏輯的事,那麼反過來也會影響品牌,傷害口碑。
總結:
在做選擇時,利用篩選思維,去了解成本,提高标準,并保持選擇的自由,去作出選擇。然後利用排序思維,找到自己的核心目标。
在實現想法時,應該用“魯莽定律”開局,果斷地行動起來,然後用叠代思維不斷改進自己的做事的方式,不斷提高質量和體量。
在評估結果時,要面向最終的目标,區分目标和手段,不要被過程所迷惑,同時善用複利思維,不斷積累進步。
在放大結果,我們應該要有品牌思維和寫作思維,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行為邏輯,形成口碑,積累無形資産,同時注意寫作和輸出,開發屬于自己的内容産品,增加影響力。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在于它通過幾個方面的不同思維,形成了一個邏輯閉環,包含了成長的各個環節,相當于為讀者提供了一次成長的“全過程”服務。
S:十點讀書 追光者打卡2022.02.24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