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梅毒的臨床症狀

梅毒的臨床症狀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1-14 10:37:32

  梅毒根據其感染途徑分為先天梅毒與後天梅毒,梅毒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後天梅毒主要通過性傳播傳染,占95%;先天梅毒是梅毒螺旋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内傳染。它們的臨床表現分别為以下描述。

  一、後天梅毒

  1、一期梅毒

  潛伏期平均3-4周,典型損害為硬下疳(Hard Chancre,Ulcus Durum)開始在螺旋體侵入部位出現一紅色小丘疹或硬結,以後表現為糜爛,形成淺在性潰瘍,性質堅硬、不痛,呈園形或橢園形,境界清楚、邊緣整齊、呈堤狀隆起,周圍繞有暗紅色浸潤,有特征軟骨樣硬度、基底平坦、無膿液,表面附有類纖維蛋白薄膜,不易除去;如稍擠捏,可有少量漿液性滲出物,含有大量梅毒螺旋體,為重要傳染源。硬下疳大多單發,亦可見有2-3個者。以上為典型的硬下疳。但如發生在原有的糜爛,裂傷或已糜爛的疱疹或龜頭炎處,則硬下疳即呈現與此種原有損害相同形狀,遇有此種情況應進行梅毒螺旋體檢查。硬下疳由于性交感染,所以損害多發生在外陰部及性接觸部位,男性多在龜頭、冠狀溝及系帶附近,包皮内葉或陰莖、陰莖根部、尿道口或尿道内,後者易被誤診。硬下疳常合并包皮水腫。有的病人可在陰莖背部出現淋巴管炎,呈較硬的線狀損害。女性硬下疳多見于大小陰唇、陰蒂、尿道口、陰阜,尤多見于宮頸,易于漏診。陰部外硬下疳多見于口唇、舌、扁桃體、手指(醫護人員亦可被傳染發生手指下疳)、乳房、眼睑、外耳。近年來肛門及直腸部硬下疳亦不少見。此種硬下疳常伴有劇烈疼痛、排便困難、易出血,發生于直腸者易誤診為直腸癌。發于陰外部硬下疳常不典型,應進行梅毒螺旋體檢查及基因診斷檢測。硬下疳有下列特點:①損傷常為單個;②軟骨樣硬度;③不痛;④損傷表面清潔。

  硬下疳出現一周後,附近淋巴結腫大,其特點為不痛,皮表不紅腫,不與周圍組織粘連,不破潰,稱為無痛性橫痃(無痛性淋巴結炎)。硬下疳如不治療,經3-4周可以自愈。經有效治療後可迅速愈合,遺留淺在性萎縮瘢痕。硬下疳發生2-3周後,梅毒血清反應開始呈陽性。一期梅毒除發生硬下疳外,少數患者尚可在大陰唇、包皮或陰囊等處出現硬韌的水腫。猶如象皮,稱為硬性浮腫(Edema Induratum)。如患者同時感染由杜克雷氏嗜血杆菌引起的軟下疳,或由性病淋巴肉芽腫引起的崩蝕性潰瘍,則稱為混合下疳。

  2、二期梅毒

  為梅毒的泛發期。自硬下疳消失至二期梅毒疹出現前的時期,稱為第二潛伏期。二期梅毒疹一般發生在硬下疳消退後3-4周,相當于感染後9-12周。二期梅毒是梅毒螺旋體經淋巴結進入血行引起全身廣泛性損害。除引起皮膚損害外,尚可侵犯内髒及神經系統。

  二期梅毒在發疹前可有流感樣綜合征(頭痛、低熱、四肢酸困),這些前驅症,約持續3-5日,皮疹出後即消退。

  二期梅毒的皮膚損害可分為斑疹、丘疹及膿疱疹,後者已少見。

  斑疹,又稱玫瑰疹(薔薇疹),最多見。約占二期梅毒70%-80%。早發型者類似傷寒病的玫瑰疹。為淡紅色,大小不等,直徑約為0.5-1.0cm大小的園形或橢園形紅斑,境界較清晰。壓之退色,各個獨立,不相融合,對稱發生,多先發于軀幹,漸次延及四肢,可在數日内滿布全身(一般頸、面發生者少)。自覺症狀不明顯,因此常忽略(在溫熱環境中不易看出,在室溫較低則明顯易見)。發于掌跖者,可呈銀屑病樣鱗屑,基底呈肉紅色,壓之不退色,有特征性。大約經數日或2-3周,皮疹顔色由淡紅,逐漸變為褐色、褐黃、最後消退。愈後可遺留色素沉着。應用抗梅毒藥物治療後可迅速消退。複發性斑疹通常發生于感染後2-4個月,亦有遲于6個月或1-2年者。皮損較早發型大,約如指甲蓋或各種錢币大小,數目較少,呈局限性聚集排列,境界明顯,多發于肢端如下肢、肩胛、前臂及肛周等處。本型經過時間較長,如不治療,則消退後可反複再發,經過中可中央消退,邊緣發展,形成環狀(環狀玫瑰疹)。

  3、三期梅毒(晚期梅毒)

  發生時間一般在發病後2年,但也可更長時間達3-5年者。好發于40-50歲之間。主要是由于未經抗梅毒治療或治療時間不足,用藥量不夠。機體内外環境失調亦有一定關系。過度飲酒、吸咽,身體衰弱及患者有結核等慢性病者預後不良。

  三期梅毒的特征如下:①發生時間晚(感染後2-15年),病程長,如不治療,可長達10-20-30年,甚至終生;②症狀複雜,可累及任何組織器官,包括皮膚、粘膜、骨、關節以及各内髒,較易侵犯神經系統,易與其它疾病混淆,診斷困難;③體内及皮損中梅毒螺旋體少,傳染力弱,但破壞組織力強,常造成組織缺損,器官破壞,可緻殘廢,甚至危及生命;④抗梅治療雖有療效,但對已破壞的組織器官則無法修複。⑤梅毒血清反應不穩定,陰性率可達30%以上,腦脊液常有改變。

  三期梅毒皮膚粘膜損害占晚期良性梅毒發生率的28.4%,多數在感染後3-10年内發生。臨床上可分結節性梅毒疹、樹膠腫、近關節結節。皮膚損害有如下特點;①數目少,孤立或簇集而非對稱,常發生于易受外傷部位;②全身症狀輕微,皮損缺乏自覺症如侵犯骨膜及骨則感疼痛,以夜間為甚;③有樹膠腫性浸潤硬結,破潰後形成的潰瘍其底仍有硬固性浸潤,消退甚慢,常達數月以上;④潰瘍具有特異的腎形或馬蹄形;⑤潰瘍可中心治愈,而邊緣常繼續擴延;⑥損害表面梅毒螺旋體少,暗視野鏡檢難以查見,但接種可呈陽性;⑦破壞組織力大,愈合可形成瘢痕。

  二、先天梅毒

  先天梅毒在胎期由梅毒孕婦借血行通過胎盤傳染于胎兒,故亦稱胎傳梅毒。通常約在懷孕四個月經胎盤傳染,胎兒可死亡或流産。如孕婦感染梅毒五年以上,胎兒在子宮内傳染就不大可能。2歲以内為早期先天梅毒,超過2歲為晚期先天梅毒,特點是不發生硬下疳,早期病變較後天梅毒為重,晚期較輕,心血管受累少,骨骼,感管系統如眼、鼻受累多見。

  早期先天梅毒,在出生後不久即發病者多為早産兒,營養不良,生活力低下,體重輕,體格瘦小,皮膚蒼白松馳,面如老年,常伴有輕微發熱。皮疹與後天二期梅毒略同,有斑疹、斑丘疹、丘疹、膿疱疹等。斑疹及斑丘疹發于臀部者常融合為暗紅色浸潤性斑塊,表面可有落屑或略顯濕潤。在口周圍者常呈脂溢性,周圍有暗紅色暈。發于肛圍、外陰及四肢屈側者常呈濕丘疹和扁平濕疣。膿疱疹多見于掌跖,膿疱如豌豆大小,基底呈暗紅或銅紅色浸潤,破潰後呈糜爛面。濕丘疹、扁平濕疣及已破潰膿疱的糜爛面均有大量梅毒螺旋體。少數病人亦可發生松馳性大疱,亦稱為梅毒性天疱瘡,疱内有漿液膿性分泌物,基底有暗紅色浸潤,指甲可發生甲溝炎、甲床炎。亦可見有蛎殼瘡或深膿疱瘡損害。下鼻甲腫脹,有膿性分泌物及痂皮,可堵塞鼻腔,可使患者呼吸及吮乳困難,為乳兒先天梅毒的特征之一。如繼續發展可破壞鼻骨及硬腭,形成鞍鼻及硬腭穿孔。喉頭及聲帶被侵犯,可發生聲音嘶啞。

  可伴發全身淋巴結炎。稍長的幼兒梅毒皮損與後天複發梅毒類似,皮損大而數目多,常呈簇集狀,扁平濕疣多見。粘膜亦可被累,少數病兒可發生樹膠腫。骨損害、骨損傷在早期先天梅毒最常發生,梅毒性指炎造成彌漫性梭形腫脹,累及一指或數指,有時伴有潰瘍。骨髓炎常見,多發于長骨,其他有骨軟骨炎、骨膜炎,疼痛,四肢不能活動,似肢體麻痹,故稱梅毒性假癱。

  内髒損害可見肝脾腫大,腎髒被侵可出現蛋白尿、管型、血尿、浮腫等。此外,尚可見有睾丸炎及附睾炎,常合并陰囊水腫。眼損害有梅毒性脈絡網炎、虹膜睫狀體炎、視網膜炎、視神經炎等。神經系統亦可被累,可發生腦軟化、腦水腫、癫痫樣發作,腦脊髓液可出現病理改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