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愛發脾氣,心髒易出問題,在人的漫長一生中,心理特征時刻都會發生改變,尤其是當人受到刺激時,或是進入老年階段的人們,耐心與脾氣都會變得很糟糕,以至于影響周圍人的相處。下面小編就介紹一下老人脾氣對生理健康的影響!
脾氣與心髒健康的關系
美國心理學教授調查了13萬名21~60歲的美國人和加拿大人,結果顯示,一個人的特質并不是自30歲以後就不再變化,而是一生都在變化。
而又有研究顯示,70歲後的部分老年人和30歲前的年輕人一樣,其性格都容易出現較大變化。在某一性格特點突出的人群中,近四分之一的人會在70歲之後再次性格大變。 與年輕人變成熟不同的是,這些老人的性格呈現多樣化特點。
綜上所述,某些老人性格突然變化是正常的,他們除了性格變化大之外,不會伴随其他疾病的特征。但是如果老人性格變化并伴随脾氣增長,就萬萬不能忽視,可能是心髒病前兆。
恐是心髒病前兆
心髒病的早期症狀有胸悶氣短、大量出汗等,也有人在精神、食欲和脾氣方面會有所改變。由于交感神經興奮、中樞神經功能紊亂,早期心髒病患者常會變得暴躁、易怒,有的患者由于經常心慌、頭暈、頭痛的症狀,若是不及時進行治療,可能會引發更為嚴重的病症。
易怒可能是慢性腦供血不足
試想一位原來和藹可親的老人,突然變得脾氣暴躁,易動怒,而且還伴随記憶力衰退或睡眠不佳,這種情況家人就要注意啦。很有可能是因為慢性腦供血不足導緻腦萎縮導緻的。
慢性腦供血不足是指各種原因導緻大腦出現慢性的廣泛的供血不足,引發腦部缺血缺氧而出現一系列腦部功能障礙臨床表現的疾病。其主要症狀是頭暈、頭痛以及嗜睡,情緒極不穩定,心煩易怒,造成失眠多夢,還有耳鳴、肢體麻木的現象。如果老人患了腦供血不足而不及時治療的話,還會引起腦萎縮、老年癡呆症和腦梗死等更嚴重的疾病。
老人身體抵抗力下降,有很多時候身體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們也沒有察覺,所以家人一定要在細節方面多上心。如發現老人有不同尋常的變化應當引起重視,如有需要,立即就診,以免導緻更為嚴重的疾病。
以上就是老人脾氣變壞的危害,身體越發的不中用了,使老年人總有一絲自卑的情緒,家人一定要對老人多一些關心,讓老人盡快擺脫衰老的心理陰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