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說:最好的醫生是自己,其實有許多疾病,患者自己最了解病情的發生誘因,吃什麼藥有用,怎樣才能避免發生。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病,其發生常與飲食因素和心理因素有關,藥物治療隻是輔助的方法,平時的自我調理非常重要。為了幫助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更好地了解這個疾病,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腸易激綜合征的自我診治知識。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什麼病
腸易激綜合征的症狀有什麼特點
自我判斷是不是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的自我治療
腸易激綜合征的自我調理
一、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什麼病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病,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大便性狀改變,通過胃腸鏡等檢查缺乏胃腸道結構和生化的異常。過去曾稱為粘液性結腸炎、結腸痙攣、結腸過敏、過敏性結腸炎、易激結腸等,現在統一命名為腸易激綜合征,根據主要症狀分為:腹瀉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雖然病情遷延反複,治療困難,其本質是一種功能性疾病,也就是說結構是正常的,隻是運行出了問題。這種疾病一般不會引起器質性病變,和癌症沒有關系,也不會影響壽命。
二、腸易激綜合征的症狀有什麼特點腸易激綜合征通常有四大症狀,包括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秘。
腹痛的特點是:多在進食後出現,可發生于腹部任何部位,以下腹部和左下腹最為多見,腹痛于排便或排氣後可以緩解。常在腹部受冷或進冷食、油膩、刺激性食物或者精神緊張時誘發。
腹脹的特點是:白天明顯,夜間睡眠後減輕,一般腹圍不增大。
腹瀉的特點是:一般出現在清晨或進食後,大便不成形,便中會帶有白色或透明黏液,但腹瀉并不會影響夜間休息。
便秘的特點是:排便費力,大便幹結,呈羊糞樣或栗子狀,常有便後不盡的感覺。
伴随症狀:可伴有消化不良、上腹燒灼樣痛、胃灼熱症、惡心、嘔吐等症狀。還可伴有抑郁、焦慮、緊張、多疑、敵意等精神症狀,亦常伴有心悸、氣促、多汗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
三、自我判斷是不是腸易激綜合征1、病程要超過半年,每個月有三次以上的發病。雖然症狀反複發作,但對全身健康狀況無明顯的影響。
2、腹痛反複發作,排便後症狀有所改善。發病期間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但腹痛于排便或者排氣後可以緩解,腹痛多發生在白天或者飯後,晚上睡眠時極少發生。
3、排便習慣的改變。以腹瀉多見,可伴腹瀉與便秘交替。腹瀉的特點是大便呈稀糊狀,且不成形,或者呈稀水樣便,常帶有黏液,但無膿血。便秘的特點是糞便幹結、量少,呈羊糞狀或者細杆狀,表面可附有黏液,多伴有腹脹感或者排便不盡感,也有少數伴有消化不良。
4、伴有精神症狀。可伴有失眠、焦慮、抑郁、頭暈、頭痛的症狀,少數患者可出現多汗等植物神經異常的表現。
5、實驗室檢查正常。去醫院檢查未能發現異常的變化,糞便常規正常,腸鏡或者鋇餐檢查無器質性病變。
比如有一些人吃了涼的東西、辣的東西或者喝了某種飲料,還有一些人精神一緊張,就會出現肚子疼,拉肚子的情況,上完廁所肚子疼就好了,而且過一段時間,又會出現類似的情況,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就是腸易激綜合征。
四、怎樣根據症狀進行自我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目前尚無特效的藥物,所以治療主要是綜合治療,藥物為對症治療,主要是控制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可根據不同的症狀進行治療。
1、腹痛的治療: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腹痛的原因主要是腸道感覺敏感,可以選擇内髒感覺調節劑,常用藥如匹維溴铵、奧替溴铵、馬來酸曲美布汀等。
2、腹脹的治療: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腹脹的原因主要是胃腸動力不足,或者進食産氣食物過多,可以選用促進胃腸動力的藥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替加色羅等,也可應用去泡劑如二甲基矽油、去甲矽油等。
3、腹瀉的治療:可以選用止瀉藥,如複方地芬諾脂片、藥用碳片、蒙脫石散、複方洛哌丁胺等。可降低排便頻率、增加糞便的硬度、減輕排便失禁的症狀。
4、便秘的治療 可選用導瀉藥,如酚酞片、乳果糖、聚乙二醇顆粒、開塞露、利那洛肽等。主要作用是刺激腸道分泌、蠕動,促進糞便排出。
5、綜合治療:益生菌可調節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群生态平衡,從而改善腸易激綜合征的多種症狀。常用制劑有雙歧杆菌、嗜酸性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等。腹痛症狀嚴重而其他治療措施和藥物無效,尤其是伴有明顯的精神症狀者可試用抗抑郁藥物,常用的藥物有阿米替林、帕羅西汀、黛力新等。
腸易激綜合征發病常與心理因素、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有關,因此平時的自我調理非常重要。
1、去除誘發因素
腸易激綜合征的發作常有明确的誘因,這就需要患者自己去尋找觸發的因素或者誘發的因素,比如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盡量避免這些習慣就可以減輕症狀。可以通過記的方法,記錄兩到四周的時間内食物和症狀的關系,監控你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如果吃了一些特定食物如酒精、咖啡、茶、谷類、奶制品、辛辣食物、油膩等食物後出現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說明你對這種食物不耐受或者敏感。在日常飲食中盡可能地剔除這些食物,但不鼓勵對飲食進行嚴格限制,可以咨詢專科醫師對飲食進行基本篩查以确定潛在的誘發因素,并要在症狀和營養需求之間尋找平衡。
2、消除緊張焦慮情緒
腸易激綜合征患者顧慮最多的是害怕患腸癌,因此必須經過仔細檢查,排除腸癌的可能性。要正确認識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良性疾病,不會癌變,不影響壽命,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可以進行自我心理調節,适當的自我暗示,不要過于擔心自己腹瀉或者便秘的情況,保證睡眠質量,好的睡眠是穩定心情的基礎。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需要長期調理的疾病,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任何疾病都不是一朝一夕就會得的,也不是一下子就會完全好的,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保持心情愉快非常重要。
3、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對于腸易激綜合征也不例外,所以生活起居要規律,保持健康的生物鐘。首先飲食要規律,吃飯要定時定點,不要饑一頓、飽一頓,吃飯是有細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其次排便要規律,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排便時要專心緻志排便,不要看書報、打電話、玩遊戲。還要經常進行體力活動,規律的運動鍛煉可以緩解腸易激綜合征症狀。最後不要濫用抗菌藥物,有些人出現腸道症狀就以為是腸炎,自行應用抗生素,這樣很容易引起腸道菌群失調而加重症狀,應引起注意。
4、重視飲食調理
據報告約有2/3 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的症狀與飲食有關,所以飲食的自我調理非常重要。
低發漫(FODMAP)飲食:發漫食物其實就是容易發酵的食物。它們不容易被人體吸收,從而會使腸道滲透壓增高,引發腹瀉。這類食物遇到腸道裡的細菌後,很容易發酵産氣,從而産生腹脹。因此采取低發漫飲食可以緩解大多數腸易激綜合征的症狀,特别是腹脹、腹瀉的患者。日常飲食中發漫食物的總攝入量一般為15~30 g/d。低發漫飲食則強調控制每日攝入發漫食物的總量降至5~18 g,而非完全避免攝入某種食物。
低麸質食物:麸質是指麸質蛋白,就是面筋的主要成分。這種蛋白質具有彈性,讓食物更有嚼勁兒。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愛吃的面筋,其實就是小麥粉用水洗掉澱粉後,由麸質組成的食物。除所有小麥及其制品(如饅頭、面條)之外,黑麥、大麥及其制品也含有麸質蛋白。據統計約10%的人群對麸質食物敏感,麸質食物可引起腸易激綜合征樣症狀。研究發現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短期吃無麸質的食物後臨床症狀得到改善,并且大多數患者繼續吃無麸質的食物後,臨床症狀可長期随處于臨床緩解狀态。
高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就是植物性食物中不能被消化道消化和吸收的物質,膳食纖維對維持腸道健康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的。膳食纖維具有吸水性和溶脹性,能增加食糜的體積,刺激胃腸道的蠕動,軟化糞便,防止便秘。同時膳食纖維還是腸道益生菌的食物,對維持腸道菌群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腹脹、便秘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要多吃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
5、及時就醫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慢性病,可同時伴發其他消化系統疾病,如果出現了消瘦、貧血、黑便或嘔血等症狀時,這些症狀都不是腸易激綜合征應該有的,說明出現了新的情況,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
參考文獻
侯曉華 腸易激綜合征的優化管理 中華醫學期刊網 2021-12-30 16:30
李增烈 腸易激綜合征,自我調治更重要 《家庭科技》2019年第10期
老劉談胃腸 腸易激綜合征總不好,需要改變飲食習慣 今日頭條2021-02-24 17:21·
老劉談胃腸 一問一答,全面了解腸易激綜合征 今日頭條2020-06-05 08:3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