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對外發布消息,該院張元珍教授主持的一項研究表明:移動電話電磁輻射可以引起睾丸生殖細胞的損傷。此項研究尚未發現精子出現異常,對妊娠和胚胎發育的影響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張元珍教授主持的這項湖北省科技攻關項目通過建立雄性昆明小鼠的動物模型,在電磁輻射的作用下,發現在移動電話脈沖輻射600—2100μW?cm-2功率密度範圍和800—1900MHZ特定頻段内,1400μW?cm-2電磁輻射組的乳酸脫氫酶同工酶活性顯著降低,并且在超微結構中觀察到精子尾部線粒體明顯異常,表現為形态大小不一、分布不均,部分還出現腫脹,密度較正常情況下減低等,而低于600μW?cm-2電磁輻射功率密度的570μW?cm-2輻射組的精子沒有出現異常。乳酸脫氫酶同工酶(LDH—X)作為睾丸組織的特異酶,與雄性生殖功能密切相關,是醫學上反映生殖能力的一個可靠指标。 編輯推薦:睾丸的難言之隐
張元珍教授介紹,經過實驗說明移動電話的電磁輻射是通過作用于線粒體,阻礙生精細胞(尤其是精子)的能量代謝而産生生殖毒性。但是對妊娠和胚胎發育的影響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我國現有1.8億移動電話用戶。根據美國權威預測機構Strategy Analysis預測,2006年底全球移動電話用戶将從2001年的9億人增加到19億人。
移動電話電磁輻射的健康危害已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政府關注的熱點。目前有關移動電話電磁輻射對腦電活動、中樞神經系統和腫瘤發生發展等方面影響的研究較多,而對生殖系統的影響未見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