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因素
職業女性的工作壓力往往較大,他們的生活節奏緊張、晚婚晚育較普遍,母乳喂養的普及率比較低、維持時間短。嶽陽醫院乳腺外科薛曉紅主任指出,為了遠離乳腺癌,不鼓勵晚育或終生不育,要防止多次流産,生孩子後應盡量母乳喂養。
營養飲食結構的改變
青少年時期營養過剩、超重、肥胖,使生理發育、月經初潮提前;有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素飲食習慣,比如喜歡吃煎炸食品、快餐食品和各種糕點甜食,對粗糧、蔬菜卻攝入不足;絕經後由于飲食習慣不當,明顯發胖;飲食中長期不合理地增加性激素的攝入;用激素替代療法人為幹預使停經年齡延長;絕經後補充雌激素。上述因素都會大大地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
精神因素
現代女性極易産生緊張焦慮、急躁、孤獨、抑郁等不良情緒。長期受到不良情緒的刺激,機體節律容易發生紊亂,神經内分泌系統功能失調,進而會導緻内環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癌腫。
環境因素
長期接觸各種有害物質,如化學物質、物理輻射;長期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以及遺傳等都是引發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自我檢查把握最佳時機
自我檢查是預防和及早發現乳腺癌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定期進行乳房自我檢查是為了更好地熟悉自己乳房的平時狀況,隻有這樣,當發生異常變化時才能夠及時引起警惕。
乳房的自檢應該每月一次,一般來說,最佳時間是月經來潮後的9到11天。因為這幾天雌激素對乳腺的影響最小,乳腺比較松軟,容易發現病變。已停經的婦女可每月固定一天進行自我檢查。
正确的觸摸手法是:用手掌或并攏手指以指腹輕輕觸按乳房,注意不能用手指提、抓、捏,否則很容易把正常的乳腺組織誤以為是腫塊。
專家提醒,在以下三種情況下進行乳房自檢,較為方便可行:
一,洗澡時。尤其是塗抹沐浴露後,手容易在潤滑的皮膚上移動。将攤平的手輕柔地移動,檢查乳房的每個部分。右手檢查左乳,左手檢查右乳,觸按乳房有無腫塊、硬結或增厚。
二,在鏡前檢查。對着鏡子兩手下垂于身體兩旁,再将雙手緩慢上舉過頭,觀察乳房的改變,包括有無腫起部分、有無皮膚微凹或乳頭的回縮。接着,雙手叉腰,觀察雙側乳房是否對稱。
三,仰卧平躺,肩部稍墊高。将平攤的手輕壓在皮膚上,從乳房的外上方開始,右乳以順時針方向,左乳以逆時針方向,從乳房的外圍起,逐漸向心,直至乳頭進行檢查。注意觸摸對側腋下,檢查乳房尾葉有無腫塊。最後,在拇指和食指間輕擠乳頭觀察有無乳頭溢液。
小編推薦:一門值得推薦的心理學
定期檢查選對檢查方式
就在乳腺癌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時,死亡率卻在逐年下降。原因何在?除了治療技術手段的不斷進步之外,早期普查功不可沒。
通過早期普查,能夠發現那些沒有任何症狀、極小且未發生轉移的乳腺癌,這也正是乳腺癌早期診斷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乳腺癌檢查手段有:乳腺自查、醫生體檢、超聲檢查、乳房钼靶X線攝片、磁共振掃描(MRI)、組織活檢等。
醫生建議,35歲以下的年輕女性可選擇B超檢查,因為年輕女性的乳腺結構較為緻密,B超檢查的優勢就在于能夠更清楚地發現那些因腺體緻密而钼靶難以發現的小腫塊、小結節,以及分辨腫塊是囊性的還是實質性的,且無放射性,便捷經濟,是眼下進行常規檢查和複查的主要手段。35歲以上的女性建議最好每年進行一次乳房钼靶X線攝片,钼靶能發現一些手觸摸不到以及B超查不出的無腫塊的鈣化和乳腺結構紊亂,一般來說可檢出85%到90%的乳腺癌。對于B超難以判别的小結節,可進一步進行磁共振檢查,磁共振檢查的特點是探查全面,較少遺漏病變,敏感性、特異性高。
乳頭溢液學會辨别性質
乳頭溢液是乳腺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其發生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甚至可能是乳腺癌的表現之一。專家指出,對于乳頭溢液既不必過分緊張,也不能掉以輕心,關鍵在于分清楚溢液的性質。
生理性的溢液多發生于雙側乳頭,比如停止哺乳一年内,多數女性仍會有少量乳汁分泌;妊娠中晚期,一些孕婦的雙乳可擠出少許清淡色的初乳;進入更年期後,部分女性由于内分泌紊亂也會分泌出少量乳汁。
多孔溢液可能是生理性的、藥物性的、乳腺增生症或全身良性疾病的表現。而單孔乳頭溢液則多為病理性疾病的表現,如乳腺導管内乳頭狀瘤、導管内乳頭狀瘤病以及乳腺癌,尤其是單孔的血性溢液,常表現為鮮紅色、淡紅色、咖啡色或淺褐色,應引起高度警惕,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