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發現,随着學習任務的加重,許多孩子身心出現不适,如吃不下飯、睡不着覺、脾氣變壞,頭暈、惡心、拉肚子等。對此專家指出,應對考前緊張複習應該有理有節,科學規律,切忌一味追求成績,不惜損害健康。
情緒焦慮是主因
“其實,孩子在考前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焦慮情緒引起的。”有關專家指出了症結所在。心理門診的醫生透露,每年中考、高考前夕,總有不少青少年因嚴重的情緒障礙和睡眠障礙來醫院求助,已成為心理疾病患者的主要群體。專家指出,适度的焦慮對考試的正常發揮有好處,但太過頭了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大考是一種很大的壓力源,人長期神經高度敏感亢奮,消化、排洩、免疫系統功能相對降低,對身心都有損害。”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考前的心理焦慮緊張問題由來已久,但一直未引起家長和教師的重視。“平時家長們易忽視孩子的心理、情緒變化,其實,現在孩子的心理是很敏感的,承受力又弱于成人,面對壓力,易有無助感。而家長一般都關心孩子的成績問題,較少與他們讨論内心的問題,反而成了他們成長的枷鎖。”
此外,有些家長也會無意制造一些緊張氣氛,比如平時晚上父母都看電視,臨考前就關上電視,說話都不敢出大氣,隻圍着孩子端茶送水等,也會給孩子帶來壓力。
及時調整刻不容緩
那麼,如何來緩解孩子緊張焦慮的情緒呢?
專家指出:
一是必須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認識。不少學生在考前容易突發災難性的聯想,産生非理性的思維,這時應該多和家人、同學溝通,把疑惑和擔憂通過疏導的途徑解決。
二是父母要注意避免把自身的焦慮傳給孩子,給他們帶來無形的壓力。
三是學校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較為寬松的學習環境。大考臨近,一些學校的畢業班内基本都會高挂倒計時牌,以提醒考生們抓緊時間學習。實際上,這種舉動會加劇某些學生的情緒緊張,造成心理負擔甚至疾病,弊遠大于利。
不論作為考生還是考生家長,期望值都不可定得太高,期望值太高,就會增加考生壓力,不利于考生正确面對中高考。
飲食注重營養衛生
大考之前,孩子腦力勞動強度大,消耗的能量可想而知。每年這個時候,各種各樣的營養保健品争奇鬥豔,讓人無從選擇。那麼,如何在“食補”上做文章呢?專家特别指出,以下三類食品考生更須認真補充。
其一是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備考階段若能做到适當多吃些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十分有益于智力發揮。含維生素C較多的食物有青菜、蘿蔔、西紅柿、青椒、柑橘、西瓜等蔬菜和水果。
其二是含維生素B族較多的食物,如核桃、芝麻、蘑菇、鳝魚等,這類食物具有明顯的保護及鎮定大腦神經功能之效果。
其三是富含鈣質的食物,如海帶、紫菜、蝦皮、肉骨頭、大豆制品等。體内鈣質充足,有益于大腦持續工作,不怕疲勞。
廣大考生在保證營養的同時,切不可忽視飲食食品的安全和衛生。無論是學校或家庭,購買的食物必須新鮮,加工時做到方法正确,以徹底殺滅其中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