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gonorrhea)是淋菌性尿道炎的簡稱。是一種古老而又常見的性病。多發生于青年男女。人類在古時候就發現了這種疾病,《聖經》上就有這樣的描述。
17世紀來,Boswell曾生動地描述了他本人的發病情況,反複感染、并發症及治療情況。JohnHunter(1728-1793年)認為根據傳染的部位可決定疾病的類型,例如淋病是發生在粘膜上,而梅毒下疳則發生在皮膚上。依照這種假想,他将一個淋病患者的膿液移植到自己身上,由于此患者同時患有梅毒,因而JohnHunter同時染上了淋病和梅毒,最後死于梅毒性主動脈炎。在我國,公元前2-3世紀,《黃帝内經素問》載曰:“膀胱不和為癃。
”公元二世紀張仲景在《金匮要略》這樣描述淋病的:“小便如漿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公元7世紀隋朝巢元方在《諸病源候總論》中把淋病分為七淋,即石淋、氣淋、膏淋、痨淋、熱淋、血淋、寒淋,并把膏淋列為急性淋病,痨淋列為慢性淋病。解放前,我國一些城市的淋病發病率為20%左右。解放後在1953年早期病人已近絕迹,1960年基本上完成了晚期病人的普查普治,1964年已基本消失淋病。
由于淋病是世界各國發病率最高的性傳播疾病,接觸者感染率高,潛伏期短,可在短期内病例成倍增長。又由于1976年西非和東亞出現了耐青黴素的淋球菌菌株以來,世界淋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我國自1975年以後,淋病又死灰複然,病人逐年呈直線增多,是性病主要發病病種。如上海地區性病就以淋病為主,約占90%以上。
淋病的病原體即奈瑟菌,是1879年由Neisseria首次分離出的淋病雙球菌,因而淋病雙球菌又稱為奈瑟又球菌(Neisseriagon-orrhoeas)。淋病雙球菌呈腎形,兩個凹面相對,大小一緻,長約0.7微米,寬0.5微米。它是嗜二氧化碳的需氧菌,革蘭染色陰性,最适宜在潮濕,溫度為35℃,含2.5-5%二氧化碳的環境中生長。常存在多核白細胞内,橢圓或球形,常成雙排列,無鞭毛、無莢膜、不形在芽孢,對外外界理化條件的抵抗力差,最怕幹燥,在幹燥環境中1--2小時即可死亡。
在高溫或低溫條件下都易緻死。對各種化學消毒劑的抵抗力也很弱。正常成年男性尿道長15-18厘米,舟狀窩粘膜由鱗狀細胞組成,前尿道粘膜由柱狀細胞組成,後尿道及膀胱粘膜由移行上皮細胞組成。細胞的排列及層次以細菌的抵抗力各不相同,舟狀窩系複層鱗狀細胞重疊組成,對淋病雙球菌抵抗力最大。
前尿道柱狀細胞是成行排列而且是單層結構,一遇感染,病菌即可由細胞間隙進入粘膜下層,引起嚴重病變。後尿道及膀胱三角區的移行上皮由于受解剖結構上的限制,不能伸縮自如,也易受侵襲。膀胱壁除三角區具有很大伸縮性,移行上皮能起鱗狀細胞的作用,從不受淋病雙球菌的影響。淋病雙球菌進入尿道後,借助于菌毛,蛋白Ⅱ和lgAl分解酶迅速與尿道上皮粘合,淋病雙球菌外膜的蛋白轉至尿道的上皮細胞膜,繼而淋病雙球菌被柱狀上皮細胞吞食,然後轉至細胞粘膜下層,通過内毒素脂多糖和補體,lgm等的協同作用,于該處造成炎性反應。
36小時後,即引起嚴重的粘膜紅腫,并有膿液出現,白細胞均集中于細菌叢的周圍。細菌進入尿道腺體和隐窩以後同樣可自粘膜層深入下層組織。各腺窩及套開口,為細菌進入要道,病理變化較其它部位更為嚴重。腺管及窩開口常被阻塞,分泌物不能外洩,造成腺和窩的膿腫。
經過炎性反應以後,尿道粘膜大半壞死,反應嚴重的,粘膜下層組織,甚至海綿體也受影響,因而發生尿道周圍炎、脈管炎、淋巴結炎和腹股溝淋巴結炎等。修複時所有被破壞的細胞均為鱗狀細胞所替代,修複的粘膜增厚、增硬、容易出血。粘膜下層、腺窩及其它周圍組織受到侵襲時,多為結締組織所替代。感染嚴重或反複發作的,可出現纖維化,引起尿道狹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