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中年男性成為胃癌主流發病群體

中年男性成為胃癌主流發病群體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5-30 00:31:31

  中年,是男人事業如日中天的時期,卻也是承受工作壓力、家庭壓力最多的階段。在社會競争、長期吸煙、飲酒及飲食結構變化的影響下,中年男人的胃,往往成為“多事之地”。

  專家指出,當前胃癌已經成為中國第二大常見腫瘤,其中男性的發病率是女性的1.5-2.5倍,尤以中年男性為甚。早檢查、早治療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最關鍵手段。

  男性患胃癌者遠多于女性

  據全國腫瘤防治辦公室楊玲博士2006年發表在《世界胃腸病學雜志》中的文章估計,2005年我國胃癌發病率在男性中達37.1/10萬,女性中為17.4/10萬。男性胃癌發病率遠高于女性,除了男性吸煙和喝酒更多外,科學家發現雌激素對胃具有保護作用。有研究顯示,接受激素替代療法(其中包含雌激素)的女性,胃腺癌的發病率竟降低了48%,其中非贲門胃腺癌的風險降低幅度達66%,而贲門胃腺癌則降低了32%。

  中年男性成主流發病群體

  “中年男性是胃病的主流發病群體。”複旦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内科主任李進教授介紹說,大饑大飽、煙酒過度、生活沒有規律,這是造成中年男性胃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其次,中年男人工作緊張且生活壓力相對比較大,這些對大腦皮層不斷重複的不良刺激,也很容易促成胃的病變。

  專家介紹,多數中年男性都不同程度患有胃病,尤其是胃潰瘍,像胃息肉、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和惡性貧血等疾病,都有演變成胃癌的可能。

  目前,胃癌已躍居我國第二大常見癌腫,男性胃癌的發病率僅次于肺癌和前列腺癌,其死亡率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而且它還會随着年齡的增加而顯著升高,發病的高峰集中在40-80歲。

  早檢查、早治療是關鍵

  80%的胃癌患者沒有早期症狀,且因胃癌死亡人數居癌症死亡人數第二位,故其素有“隐形殺手”之稱。

  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北京腫瘤醫院消化内科主任沈琳教授在會上指出,胃癌早期,僅部分有輕度消化不良等症狀,如上腹隐痛不适、輕微飽脹、疼痛、嗳氣、惡心等,很容易與胃潰瘍、胃炎混淆。在每年我國新增的40萬胃癌患者中,早期胃癌的手術率不到10%。

  胃鏡的使用使得更多的胃癌可以在早期發現,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如果胃癌僅限于胃壁黏膜層,5年生存率可達95%。因此早檢查、早治療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最關鍵手段。

  她強調,大部分的疾病都有一些警告信号。40歲以上的男性,(嗜煙酒者應放寬到35歲)稍有上腹部不适,應予篩查;多年前做過胃部切除手術,術後恢複良好,近期又發生消化不良、上腹疼痛、嘔吐、黑便、健康狀況明顯減退者,也應趁早前往醫院做胃鏡檢查。

  預防胃癌須管好自己的嘴

  專家表示,胃癌發病雖與遺傳因素、生活環境、生活習慣等多方因素有關,但大部分男人的胃病,卻是吃出來的。預防胃癌,要先管好自己的嘴:

  1.飲食不宜過鹹,少吃煙熏食物。高鹽、煙熏食品會使胃黏膜上皮細胞産生緻癌物,如對亞硝基化合物敏感性增加。

  2.戒煙,少喝烈性酒。煙草本身含有緻癌物,吸煙者比不吸煙者胃癌高發50%,且開始吸煙年齡越低,死亡率越高。酒精會破壞胃黏膜屏障,飲烈酒者胃癌發病率可為不飲酒者的9倍。

  3.盡量做到規律飲食,忌吃飯過快、燙食硬食和暴飲暴食。

  4.盡量實施“分筷制”。一半的正常人體内都攜帶能促進胃癌的幽門螺旋杆菌,用筷子大鍋共吃、家長與孩子口對口喂飯等行為都可以傳染該病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