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性本能

性本能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8 02:05:41

  性本能 性愛解惑頻道

  不需要經過學習、摹仿就具備的、與生俱來的性行為方式。它是一種生物能力(内驅力),在生物學領域中,它被列入非條件反射的範疇。心理學家J.P.彌勒認為,本能是先天的心理過程,包括注意特定的對象,并産生沖動和導出複雜而刻闆的動作。過去認為,人的性本能是由性激素水平決定,性本能行為隻要由性刺激喚起,就能按固定程式去完成。但是,近年來的性行為學研究卻不支持這種純遺傳的說法,因為即使是哺乳動物的個體性本能也難以排除通過社會學習積累經驗。

  人類性醫學及性咨詢的實踐資料表明,如果沒有性教育(正式或非正式),人類的性活動也不能按正常程序進行。所以,人類性本能包含兩個方面,包括異性對象的選擇及性行為發生的時間,例如,隻有到青春期才出現接近異性的需求及具備進行性交的能力,如陰莖勃起,陰道潤滑及性反應的周期活動;另一部分則是社會學習的成分,例如帶有民族傳統的擇偶标準,進行性交的各種體位及姿勢。

  從行為學的角度來看,性本能行為可劃分為兩個階段:1、性欲求行為,是較為靈活的性定向反應,如接近異性,選擇對象,戀愛結婚等,它是性本能表現的前奏;2、性完了行動,是指能使性本能行為完成的定型的行為,如陰莖勃起,插入陰道,直到性交結束的行為動作。性欲求階段中含有更多的社會學成分。

  性本能在性學中的另一種含義是解釋性行為内在驅動力的一種學說,是精神分析理論的核心。S.弗洛伊德認為,性是一種心理生理過程,像食欲一樣,具有軀體與精神的表現,性的精神表現就是“力比多”,是性本能的内在驅動力。但是,他的性本能含義廣泛,不僅包括人們消耗能量以尋求性器官的刺激引起的快樂,而且将它與生命及人的個性相連,如他将力比多稱為“生命的本能”,又将性本能與人格發展聯系起來。

  性本能的驅動力究竟是何物?内分泌學家從激素水平來考慮,而神經科學家則試圖尋求與性有關的神經結構。然而,盡管人們對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各種激素做了種種研究,迄今仍未找到能夠驅動性本能的激素。對“性中樞”探索,雖然在下丘腦的結節區、内側前腦束、腹内側核以及邊緣系統中的杏仁核、隔區等腦區都發現與性活動有關,但也未肯定确切的部位。

  從現代觀點來看,性行為應是生物、心理、社會三重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任何單一觀念都難以說明人的性本能的本質。 上一篇文章: 做愛要的不僅僅是性技巧

  下一篇文章: 性生活中的8個不正确性訛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