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國,什麼都提倡與世界發達國家接軌,但最需要與世界發達國家接軌的父母教育卻被我們遺忘了。
有些發達國家的年輕戀人如果想領取結婚證,必須參加政府舉辦的父母學校,培訓合格,才能領到結婚證。
可是,中國的父母普遍堅持随意而輕松的心态:隻要有結婚證,就可以生孩子;隻要有能力生孩子,就有能力教育孩子。
部分父母甚至認為:任何成人都可以教育孩子,祖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保姆也可以教育孩子。
許多中國父母往往直到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成為“問題學生”,才開始為孩子的教育問題感到驚恐。
把孩子當人,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農民種莊稼,光靠愛,不行,隻有懂種莊稼之道才有好收成。
教育孩子,僅有愛,不夠,隻有懂孩子的成長規律才有好未來。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1
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貨”教育孩子是人類最重要而又最困難的學問。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
無論父母事業上多麼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失敗帶來的後果。
把孩子教育成功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2
别錯過孩子發展的關鍵期發展的關鍵期:是指人類的某種行為、技能和知識的掌握,在某個時期發展最快,最容易受影響。
你了解多少孩子發展的關鍵期?
01
6個月:學習咀嚼關鍵期。
02
2.5~6歲:秩序規範關鍵期。兒童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形成的性格、行為、習慣往往到長大也不會改變。“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03
3~6歲:語言發展關鍵期。
04
2~8歲:想像力發展關鍵期。
05
6~10歲:文化敏感期。這個時期的許多孩子,非常好奇,愛動腦筋,問題特别多。應該滿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06
8~14歲:黃金閱讀期。如果錯過了這一時期的科學閱讀指導和大量閱讀,将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難以彌補的缺憾。
07
12~15歲:獨立關鍵期。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遠長不大。
重新認識母性之愛和父性之愛。
母性之愛:德行禮儀、品格氣質。母親在孩子的嬰幼、少兒階段影響巨大。
父性之愛:方向性引領和理性作為。偉大的父親,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規律:孩子成長需要的母性之愛呈遞減趨勢,父性之愛呈遞增趨勢。
中小學銜接階段是孩子成長的浪漫階段的結束和精确階段的開始;是由母愛為主向父愛為主的過渡期。
這一時期,母性之愛應該适當減少,父性之愛應該适當增加。
3
給父母的建議1.(說給父親)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
孩子上學之後,更需要父親的關懷。作為父親,必須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責任,與父母一起吃飯的孩子更優秀。
有研究機構調查:與父母一起進晚餐的孩子,能獲得較好的營養,較高的學業成績,很少出現抽煙、喝酒、吸毒、打架等。不要在孩子吃飯和睡覺時進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談,都變成對孩子的教育。
2.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藥",父母改變,孩子改變
孩子的問題大多是父母教育不當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藥"。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學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範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與孩子一起成長。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價值"。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極易将自己封閉起來,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與孩子溝通的語言密碼,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應該學習兒童教育學、心理學,多看一些家教書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和規律,經常與孩子溝通,明白孩子在想什麼,在做什麼。
4.一定要管孩子,關鍵是怎麼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養"正常的人"。"一隻手""一隻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換一種思路教育孩子,努力豐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個懂愛會愛的家長
不少父母愛得糊塗,愛得錯位,有時又愛得過分。不要培養"超級嬰兒"。愛是一門藝術。愛需要表達也需要行動。有時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愛要适度,不要讓你的愛泛濫成災。溺愛的結果是傷害。
6.不能當衆教育孩子
孩子也有尊嚴,也要面子。當着外人的面數落孩子,不利于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給長輩或保姆
沒有任何人能替代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角色,不要以忙為借口,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
8.在孩子面前多誇老師
學會用賞識的眼光看老師。家長和老師是同一戰壕的戰友,一定要與老師結成同盟軍。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絮絮叨叨訴說老師的"不是",批評老師,甚至與老師争吵,隻會增加孩子對老師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虧的是家長。
4
想要塑造一個能夠适應未來社會各種變化的孩子,家長需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動态地調整自己的養育方式,更好地呵護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
如果你對親子關系和原生家庭有困擾、有煩惱,那麼歡迎你來魚和海教育咨詢:400-1185-985。
我們緻力于幫助家長們改善親子關系和提升提升自我成長,方案基于大量的臨床咨詢和個案訪談,從中提煉出共性問題,并在具體場景中尋求有效解決方案。
魚和海教育,是一家專注于青少年心理咨詢的機構。7年來,先後為35000多個家庭提供高品質服務。獨家研發的“同心圓·家庭教育生态系統”,目前已經升級至第六代;基于“同心圓”的“581雙系統動态調節法”,得到大量家長的高度好評。
魚和海教育的前身是成立于2015年的“魚和海心理交流小組”,八位聯合發起人分别為教育界領導、中小學教師、高校教師、醫院精神科醫生、心理咨詢業内專家。後成立工作室,并于2019年公司化運營,研究中心位于北京,運營中心設立在鄭州。
魚和海教育一直特别重視産品研發。旗下的【魚和海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定期召開産品研讨會,目前研讨會已達百期。同時,中心與高等院校合作,邀請多位高校心理學教授、心理學博士擔任研究員。
魚和海教育較早探索“線下 線上”的指導模式,并于2020年3月成為青少年心理領域“全流程線上咨詢”的先行者。因為突發疫情而開啟的線上指導服務,由于私密性、便捷性、高效性而大受歡迎,具有獨特優勢,取得了明顯超過線下的指導效果。
◎堅持精細化服務。2020年,魚和海啟動“2020-2025精細化工程”,提出在2025年之前,“每年隻服務3000個家庭”。
◎堅持有溫度的行動。2016年,“魚和海公益”成立。6年來,“魚和海公益”影響超過1000個家庭 累計觸及10000 孩子。
◎持續輸出原創内容。截至目前,魚和海教育旗下各媒體平台已累計發表原創青少年心理科普文章200 篇、知乎回答90 篇、科普視頻30 個,總閱讀量已過百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