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道德危機下的治理恐慌

道德危機下的治理恐慌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7 19:13:15

  搞一夜情要被開除學籍。

  近日,《重慶師範大學學生違紀處理管理規定》正在該校試行,其中“發現當三陪、當二奶、當二爺、搞一夜情的将開除學籍”這條規定,在學生中引起軒然大波。

  大學不是藏污納垢之所

  對于是否當三陪、當二奶、當二爺、搞一夜情的并不是由學校主觀臆斷的,而是依賴公安機關,一旦公安部門對事實認定後,學校就會作出相應處理。大學“有容乃大”,但這絕不意味大學是可藏污納垢之所。我們必須理解重慶師範大學出台這樣校規的初衷與無奈。

  行政歸于行政道德歸于道德

  高校用校規調整學生私德行為實為一種角色錯位,以教化學生為主的學校搖身一變成為“道德法庭”,行政處罰的“大棒”代替了老師手中的“教鞭”,結果,一個純粹意義上的道德問題上升為一個行政管理問題,行政權力不當地介入了私德領域。“讓行政歸于行政,讓道德歸于道德”,對待大學校園裡的“三陪”、“二奶”和“一夜情”等現象,我們還是交由道德來調整,行政權力應止步于此。

  道德危機下的治理恐慌

  在我看來,“一夜情開除”之類規矩的出台,與其說顯示了一種道德規範信心,不如說是道德危機下治理無能恐慌的一種表現(以“開除”代替道德培育,這是解決問題,還是回避問題?),凸顯了時下社會,面對轉型期道德問題的叢生,左右失措、應對乏術的狼狽處境。

  大學有制定校規的自由

  大學旨在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人才,而且應該是德才兼備的人才,而這需要學校在思想教育和校規校紀方面作出合理的引導和規範。校方在不違背法律法規和道德規範的基礎上,應該有足夠的制定符合實際的校規校紀的自由。

  濫用開除學籍是在推脫責任

  大學生當二奶、當二爺,其背後可能蘊藏着複雜的原因。比如說,有些人就是貪慕虛榮,對這些學生,我們的老師有沒有見微知著,通過談心往正确的方向引導?大部分學校都要求學生集中住宿,對夜不歸宿是否有相應的約束?如果防範措施做得足夠好,還用得着開除學籍嗎?因此,濫用開除學籍是在推脫責任。

  單純的譴責與規勸阻止不了道德滑坡,有時候,隻會淪為蒼白無力的說教;要讓某種道德觀念深入人心,必須輔以必要的震懾手段,這是一條通行規則。因此,筆者以為,在淨化道德上,重慶師範大學的整體思路是對的,不該遭受過多的非議;隻是它在具體的表述或執行方式上,有失簡單與粗暴。

  如此校規并無不可

  三陪、二奶之類,無論思想觀念如何“發展”,總不至于上升為一種社會主流價值觀,高校合理使用自治權,在校規中對之進行規範,應該并無不可。該校規尚基本處在自治界限之内;隻不過對違規事實界定之模糊不清,将大大減損校規的正面效果;匆忙定以開除學籍處罰,事關學生的受教育權,更稍嫌義憤有餘而慎重不夠。

  抓錯藥方治不好病症

  大學教師本該是令人尊重的道德楷模,可奇怪的是,近幾年來,一些教授不僅開公司、包二奶、搞一夜情,甚至還做出利用公權帶六個“妻子”出國定居的匪夷所思之事。這時,人們少見大學嚴加管束和懲治,倒是對法律也愛莫能助、理性回避的事情如臨大敵,嚴懲不貸。大學不是不能制訂嚴格的校規,但得對症下藥才是,得首先管住管好一些無良的大學教師。把為人師者管好了,相信校園風氣會為之一新。而一個抓錯藥方的新規,又如何能治好一種病症呢?

  規範至少是個導向

  誠然,大學生觸犯到法律,會由法律解決問題,但讓學生遊離在法律的邊緣則也不是件好事。想想學校也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殘酷現實的無奈選擇。重慶師範大學的做法至少向學生表明了一種态度,能在學生中起到一種導向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