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時代在不斷進步,城市的經濟也在持續發展,所以農村人的生活質量也有了飛躍的提升。不過,由于農村的老年人比較多,所以大家仍會遵守很多不成文的陳舊規矩。比如,部分人仍擁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大家不可占用别人的耕地資源等。那麼,農村究竟有哪些不成文的規矩?
一、修建房子之前要通知鄰居
農村人對土地資源比較斤斤計較,凡是牽扯到房屋基地、耕地資源等,他們都不肯吃虧。因此,在修建房子之前,為防止與鄰居因宅基地而産生不愉快,大家一定要先通知鄰居。待鄰居自家劃分的宅基地,并同意之後,大家便可以動工。
此外,修建房子的過程較為漫長,而且聲音也比較嘈雜。事先通知鄰居也能夠讓他們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如果有必要的話,那還可以給鄰居帶一點小禮物,讓他們多多包涵。修建房子本是一件高興的事情,所以大家最好不要與鄰居發生沖突。
二、正月裡不要理發
無論在農村,還是在城市裡,大家都會遵守一個規矩——正月不理發。其實,這是祖輩傳承下來的習慣,大家常說,“在正月裡理發的話,會死舅舅”。換在如今來看,這種思想是迂腐愚昧的,但這種習慣已經維持了好幾十年,所以大家也都不願意再去打破該習慣。
如果是在農村生活的話,大家會更加守舊。有些人的舅舅非常小氣,他們堅決不讓自己的外甥或外甥女在正月的理發。否則的話,他們會非常生氣,甚至認為自己肯定會遭受意外。因此,大家最好還是延續這個習慣,不要輕易打破陳規。
三、給孩子起名時,不能與長輩同用一個字
當家裡迎來新生兒後,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為新生兒取名。農村人比較傳統,他們會拿上孩子的生辰八字,讓相士先生給孩子算命,看看孩子的命數缺少哪種屬性。如果是缺水的話,那就會專門給孩子取一個帶水的名字。
不過,部分家庭會根據族譜輩分取名字。他們會先查看家譜,看看孩子的輩分,再來為孩子取名。在取名時,父母還要規避長輩的名字,這樣也是為了表達對長者的尊敬。如果孩子的名字與長輩的名字有同一個字,長輩會認為晚輩不懂禮數。
取名字需格外謹慎,名字畢竟是一個人的終身代号,如果名字不好聽的話,很多孩子會感到不愉快。因此,父母可以在翻查詩句、字典,多想幾個名字,再讓全家人一起商量,看看哪個名字最合适。
四、去鄰居家串門時,要在飯點前回家
農村沒有娛樂項目,大家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便是與鄰居聊天。如果當天沒有事情,大家便會去鄰居家串門。不過,串門也有“大學問”。大家要選擇在飯後,或是距離飯點較長的時間去串門。如果時間接近飯點,大家則要主動離開,不要一直在鄰居家逗留。
在到了飯點後,如果大家仍沒有離開的話,那就會給鄰居造成困擾。鄰居其實不願意留人在家吃飯,但要讓他們趕人的話,他們會非常不好意思。因此,大家要保持自覺,隻要臨近飯點,大家就要主動離開。
五、按照輩分稱呼
在農村,如果大家碰到長輩的話,那就一定要打招呼,不打招呼會讓對方感到尴尬,甚至還會在背後嚼舌根。在城市,中年人統稱為叔叔阿姨,老年人統稱為爺爺奶奶,這樣的稱呼方式非常簡單。但在農村,大家要按照輩分稱呼,而不是按照年齡。
因此,當大家碰見一些自己不知道如何稱呼的人時,則會感到非常尴尬。平時,家中的長輩可以給晚輩講講家庭的關系網,讓晚輩清楚自家與哪些人的關系更加親密,同時也要讓孩子記住這些人的稱呼。外出時,長輩可以和晚輩一同外出,在遇見鄰居或親戚時,長輩就可以向晚輩介紹。
總結:
相信很多農村人都知道以上5個不成文規矩,即便有些人生活在城市,但他們也知道這些規矩。其實,這些規矩中并沒有包含深奧的道理,在與農村人的交往過程中,大家要恪守以上的規矩,讓農村人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覺。總之,不論男女老少,大家都要遵守這些規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