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看聖人對“性的觀念”

看聖人對“性的觀念”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5-01 18:59:55

  一。

  一。無欲則剛

  理論奠基人

  所謂“衆生重果,菩薩重因”,事情發生後,你處理的多麼得當,多麼完美,也不如在事情的萌芽階段就作出或抑或揚的決斷來得高明。好色顯然是迷于外相,喪失了本我,所以在源頭上就該破除對色的癡戀,做到心地澄靜,無“色”可好。

  任憑天氣如何炎熱,日頭如何毒辣,我佛釋迦牟尼從也不在一棵樹下乘涼超過三天,以免日久生情,墜入六道輪回。

  結論,色的最高境界就是空。

  二。色不色間求吾色

  理論奠基人

  老子強調“知雄守雌”,“以柔克剛”,“不為天下先”,認為任何事情做的太過分了也就離完蛋不遠了。老子從不刻意的去反對什麼,也從來沒有執着的追求過什麼,任其自然而已。說他好色,他還真沒有癡迷;說他不好色,他又有對色的向往。遊離于色與不色之間,即可超脫色的束縛,事情原來就這麼簡單。無可無不可,率性自然,便是真知。

  結論,似有還無,乃好色的最高境界。

  三。好色的中庸之道

  理論奠基人

  子曰:“吾未聞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德的動源在社會倫理,好色的動源在自然本能,人是自然人,更是社會人,孔子不偏不倚,無意于偏廢某一端。叫孔子感傷的是人們肆無忌憚的發洩着肉欲,而不注重禮義教化,打破了本該有的靈肉平衡。孔子還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講的是理性認知,“好”指的是感性印象,隻有講二者完美的中和成“樂”,才能達到樂在其中,陶然忘物的境界。發乎情,合乎禮,才不至于亵渎了那份真愛。

  結論,不及更不及!恰好合适便是奇絕完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