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應該怎麼治療,淋病治療的偏方,淋病治療的土方--甯波性健康網專業提供淋病資訊,甯波性健康專家在線免費答疑!
淋病是一種較為古老的疾病之一,在2000年前的醫書中就有類似症狀的記載,一般講淋病可歸屬于中醫學“淋證”,“淋濁”,“毒淋”範疇,但是出現淋病的确切年代還不能肯定,中醫學中的淋證,指排尿不暢,點滴而下,甚或莖中作痛,“淋”首見于《黃帝内經·素問》,如“小便赤黃甚則淋也”,但此處淋主要是指泌尿系感染,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一書把淋證分為石淋,痨淋,血淋,氣淋,膏淋五種,很多人認為此處膏淋已包括了一部分淋病的内容,但頗有争議,某些學者認為膏淋是指乳糜尿或前列腺炎,并不包括淋病,中醫文獻中首次肯定記載淋病的是明·孫一奎《赤水玄珠》,他說:“若小便行将而痛者,氣之滞也行後而痛者,氣之陷也若小便頻數而痛,此名淋濁,”這裡不但記錄了淋病的疼痛,尿濁等主要症狀,而且分析了它的病機,近代中醫多将淋病稱為“毒淋”或“花柳毒淋”,如《醫學衷中參西錄》就記載有治毒淋的“毒淋湯”,總之,淋病是一種随着人類性活動産生的疾病,當然在目前開放的年代,人們的性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淋病會逐年增多,
90%以上男性病人的尿道分泌物作革蘭氏染色塗片可迅速找到淋球菌,而女性陰道分泌物革蘭氏染色檢查的敏感性僅約60%,直腸受累時作直腸鏡檢查可見腸壁上有粘液膿性分泌物,所有的女性,以及尿道分泌物革蘭氏染色檢查陰性或結果可疑的男性,應作生殖道分泌物培養或遺傳學鑒定,有咽或直腸感染症狀的男性和女性,均應作培養或遺傳學診斷,因為革蘭氏染色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均較差,培養時,應将取自尿道,子宮頸,直腸和其他感染部位的滲出物接種到适宜的培養基(如改良的Thayer-Martin培養基),在35~36℃溫度,含有3%~10%CO2的大氣中(可用蠟燭缸)孵育48小時,24小時後已可見某些菌落大多數在48小時出現,若當時無足夠的實驗設施,可将标本接種到可輸送的培養基上運送到實驗室,在48小時内,最好在24小時内,作次代培養,
以基因探針為基礎的能可靠而快速檢測淋球菌RNA的診斷試驗可結合檢測衣原體的試驗,以過篩淋球菌和衣原體所緻的尿道炎或子宮頸炎,在此同時以及3個月後應作梅毒血清學試驗(STS),并且還應徹底檢查病人以排除其他性傳病.
想了解更多關于淋病信息,請撥打甯波性健康醫院熱線:0574-56110888或進入在線咨詢,我們的專家将為您提供實時在線咨詢及答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