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的楊女士(化名)懷孕18周了,她身體健康,肚子裡的寶寶也發育良好。可最近,她卻被牙疼搞得心煩意亂。
原來,楊女士的牙齒也不知怎麼了,輕輕一碰就會出血,還異常疼痛,到後來甚至疼到無法忍耐,半邊腮幫子都腫了起來。
不敢吃藥的她隻能求助“萬能朋友圈”,親朋好友們也紛紛為她支招:咬緊生姜,含顆花椒,嚼薄荷片,敷上蒜片,濃鹽水漱口......楊女士都一一嘗試,可不僅沒什麼效果,反而出血更嚴重了...
一直保持良好習慣
可還是疏忽了一點
楊女士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的牙齒為什麼會出問題。自從懷孕後,她就非常重視口腔健康,不僅嚴格按照正确刷牙方式每天刷牙,還使用沖牙器沖洗牙齒。無奈之下,她來到杭州市一醫院找到了王永武。
“王主任,我去了很多醫院,都沒查出明确的出血位置,而且醫生說治療可能會引起早産,所以一直沒有處理。”
王永武仔細檢查了楊女士的口腔狀況,發現竟是一個隐匿位置的齲洞引起了右側後牙區局部牙龈的明顯炎症!
原來多年前,楊女士補過右上後牙,使用的是黑色銀汞合金充填材料。經過多年的使用,充填物的邊緣已經出現了隐匿的繼發齲。
具有多年孕産婦口腔治療和保健咨詢經驗的王永武判斷,孕18周正是整個孕期中最适合處理口腔問題的時機。繼續拖下去,一旦感染加重,就有可能危及胎兒及母體生命!于是,在經過綜合考慮後,王永武認為楊女士應立即接受治療。
王永武為楊女士去除了原來的銀汞充填物并去淨齲壞的牙體。露出健康的牙體組織後,重新進行臨時充填,并囑楊女士牙龈腫痛、出血的症狀緩解後進行永久充填。
“唉,我已經很謹慎了,可還是忽略了孕前的口腔檢查!”治療完成後,楊女士有些郁悶地說道。
孕期的三個“改變”
讓準媽媽成為口腔疾病高發人群
王永武介紹,門診經常能遇到因牙痛來就診的孕産婦。孕婦為何更易患口腔疾病?他分析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孕期飲食習慣改變。懷孕後,準媽媽進食次數會增多,且偏愛酸性食物,加之身體多有不便,容易忽略口腔衛生。這些因素導緻牙齒表面的牙菌斑增多,進而引發齲齒和牙周病。
内分泌情況發生改變。準媽媽體内産生的某些激素會導緻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孕婦更易發生牙龈紅腫問題,且随着牙菌斑堆積,腫痛會逐漸加劇,最終形成妊娠期牙龈炎,甚至轉成化膿性肉芽腫瘤。此外,孕期吐酸水也會進一步腐蝕牙齒。
情緒狀态發生改變。孕期常見的情緒緊張、焦慮、睡眠不足等情況都會增加口腔疾病的發生概率。孕前就已患有牙龈炎的準媽媽,懷孕後症狀還有可能加重。
此外,有些孕婦受老觀念影響,孕期經常不刷牙,出現智齒冠周炎又不及時治療,導緻炎症擴散引起口腔颌面部多間隙感染,嚴重者會導緻全身感染甚至危及母體和胎兒的生命。
孕前3-6月做好口腔檢查
孕期堅持同步保健
“楊女士采用的咬生姜,含花椒,嚼薄荷,敷蒜片,也許能分散注意力,使疼痛沒那麼明顯,但并沒有起到治療作用。”王永武強調,“濃鹽水具備消炎作用,用它漱口可偶爾為之,但因其含有大量氯化鈉,鈉攝入多了,對高血壓等疾病患者影響特别大,所以不建議經常使用。”
王永武建議,由于孕期能夠進行口腔治療的安全期很短(最佳時間是妊娠中期,即妊娠4-6個月時,出于安全起見,孕早、晚期口腔疾病的治療以緩解孕婦的疼痛為主,完善的治療可延續到孕中期或産後),因此,最好在孕前3-6月行口腔健康檢查,同時孕期要注意口腔保健:
清除牙菌斑是維護口腔健康的根本措施。因此應堅持早晚刷牙、飯後漱口。
準媽媽口腔局部敏感,可選用刷頭小的保健牙刷,或定期使用牙線清潔牙菌斑。
應選用含氟牙膏,有效預防齲齒的發生。
少吃緻齲性食物,并遵循科學的進糖原則,吃完甜食後要刷牙,少吃或不吃零食。
來源:健康杭州
來源: 杭州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