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頭條搞創作#
《陳情令》中藍氏家規有三千多條,而雲夢江氏的家訓就是那句著名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有所不為,方為可為。”
各大世家在“雲深不知處”聽學的那段時間裡,幾乎每個人都循規蹈矩,生怕破了藍氏家規,給自己找來麻煩,丢了自家宗族的臉面。
而魏嬰這個生性叛逆的角色,從第一天還沒入山門就開始反複違反各條藍氏家規:
夜闖結界、帶酒入山、上課擾亂課堂……
表面看來,這些不服管教的行為絕不是名門大派該有的作為。但偏偏魏嬰就是江氏家訓最忠實的踐行者。
正是心底深深镌刻了江楓眠的教導,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句話的指引下長大的魏嬰,才培養出了如此桀骜不馴的性格。而正是這種甯可受罰也要遵從自己的本心的性格,讓魏嬰這個人物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因為他不會随波逐流,所以那顆火熱的赤子之心才尤顯可貴!
當然,這裡并不是鼓勵大家明知做不到偏要去做,任性胡為。而是做事但求該不該做,隻要應該做,就要用锲而不舍的精神鼓舞自己,不論結果如何,但求問心無愧!
那麼這句雲夢江氏家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出處為何呢?
它正是出自《論語》,是用來形容孔子的為人。孔子的弟子子路投宿于石門,看門的人問他從哪裡來,子路說:我從孔子那裡來,看門的人說: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去做的人嗎?
晨門曰:“奚自?”
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論語·憲問》
明末清初的史學家張岱說:
不知不可為而為之,愚人也;
知其不可為而不為,賢人也;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聖人也。
有人也許會說:“江澄和魏嬰生長在同一個屋檐下,為何江澄和魏嬰的性格截然不同?”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意義!簡單地說就算是雙胞胎長大後性格可能也不盡相同,更何況兩個人所處的地位境遇并不一樣。
江澄是江家作為一任家主來培養的,無論從禮儀修養到學識人品,教育角度都會和魏嬰有很大區别。反而是魏嬰從小所受的管教并不嚴格,因為隻是個副手的角色,沒必要要求過多。這樣看來反倒是因禍得福了。
況且從劇情來看,江澄的教育多是母親虞紫鸢負責,而她對魏嬰宿怨頗深,又怎會給予所謂的正統教育。因此二人的性格迥異。
也許正是這種“野蠻生長”的狀态,才給我們呈現了一位率真活潑的魏無羨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