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一定的年齡,身體的各項生理機能就會發生變化,因此心理、情緒也就随之發生異常,容易産生一些消極、悲觀的心理,再加之勞少逸多,嗜食肥甘,就會不可避免地罹患老年常見病。為此,老年朋友就要更為注意養生。
少怒
怒為老年人健康的大敵。《内經》說:“百病生于氣”、“怒則氣上”、“怒傷肝”。發怒可使人氣機不暢,出現氣逆和氣滞,從而引起多種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病和腦血管病,故老年人應戒怒。
少欲
古代養生家認為,清心寡欲,恬淡虛無,則正氣充足,身心健康;若利欲熏心,追求名利,就會使氣機紊亂,易産生氣滞血瘀疾病。
少色
凡長壽之人皆以“遠房帏”為其經驗之一。因為房勞過度則傷腎,腎氣損傷會使人衰老。年輕人也會未老先衰。何況老年人為衰陽之體,更宜少色或禁色以保精。
少言
“言多傷氣”。言多則氣息不勻,易傷肺氣,亦傷中氣。氣與精、神密切相關,氣聚則精足,精足則神怡。故少言可以積氣生精,精足可以全神。另外,老年人言多善誤,不讨兒孫喜歡,反而轉喜為憂。
少食
脾胃為後天之本,是全身營養物質攝取之源泉。飲不可過,過則濕困難化;食不可過,過則壅滞不消。若長期飲食膏粱厚味,攝入量超過身體需要,則會形成食積、氣滞、痰濁、瘀熱。故中醫主張“勿極饑而食,食不過飽”。少食脾易磨運,可使沖和之氣填充肌髓,有利于健康長壽。
少卧
睡眠為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老人有好卧習慣,但也要有所節制。“久卧傷氣”,若長時間卧床休息,則會損傷陽氣。人的陽氣不伸,機體活動能力就會衰退,脾胃消化功能也會減弱。因此,老年人應多動少卧為佳。
少坐
坐不能過度,過則損傷肌肉。有的老年人居家無事,迷戀電視、打牌,出門又以車代步,這樣就會使血脈瘀滞,局部皮膚出現瘀斑、青紫,甚則形成靜脈血栓。故老年人坐不可久,可經常散步活動肢節,保持血脈通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