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孩子哭鬧 家長不能輕易妥協

孩子哭鬧 家長不能輕易妥協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12 15:04:40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類似的事情在無數家庭每天都上演,最近有個寶媽分享了她親戚發生的事。

  年幼的孩子好玩,什麼事情都要嘗試。高速路上,一對夫妻帶着3歲的兒子出外旅遊,車輛行駛在高速路上,當時路段沒什麼車,孩子說想摸摸方向盤。孩子的爸媽一開始拒絕。

  沒想到孩子哭鬧起來,孩子媽媽心軟,說:“反正路上沒什麼車,你就讓他摸一摸!”當孩子摸了一下沒過瘾,還想像開搖搖車一樣轉一轉方向盤,被孩子的爸媽拒絕。

  沒想到孩子又哭鬧,孩子媽媽跟丈夫說:“你在一旁看着,手扶着方向盤,如果有危險你也能及時阻止。”孩子開了一會,爸媽讓孩子回到後座位。

  這時孩子又哭鬧了,孩子媽媽受不了孩子哭鬧,說:“好吧,再給你開一會……”結果沒多久車輛剛好過橋,一不留神車子撞破圍欄直接掉到了河裡,一家三口全部遇難。警察後來在孩子媽媽的手機裡找到了這段視頻,因為孩子的哭鬧,慈愛的媽媽一步步讓他們跟死神靠近。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類似的事情在無數家庭每天都上演:

  吃飯前不許吃糖,但孩子哭鬧着說一定要吃,心軟的大人罵咧咧:“給你吃給你吃,等下如果不吃飯看我不揍你!”孩子如願以償,即使等下不好好吃飯,也能如法炮制逃過責罵;

  商場裡,媽媽說:“不可以再買恐龍,家裡已經有很多恐龍,而且家裡很多玩具你都沒玩!”孩子哭鬧滾地,“我就要我就要!”大人一臉無奈牽着孩子從貨架上取下了一隻綠色的恐龍玩偶;

  遊樂場裡,“爸爸,我還要玩小火車……”爸爸拒絕後孩子開始哭鬧,跺着腳抽噎着,眼淚鼻涕橫流,面對路人怪異的目光,這爸爸窘極了,隻好再去買一張票,孩子這才破涕而笑;

  大人給孩子泡了牛奶,孩子喝了幾口後說不喝牛奶要喝飲料,大人不答應,孩子開始哭鬧反抗,大人因為孩子的哭鬧而極度厭煩,“好了好了,别哭了,給你喝幾口……”結果孩子一下子喝了半瓶,牛奶也喝不下去了……

  這些情形跟馬戲團的訓練動物非常像,孩子就像一個馴獸師,“調教”着大人

  海豚為什麼能跳水鑽圈?這是因為訓練員在圈的這頭放上食物,海豚通過鑽圈多次得到食物後,就知道鑽過這個圈就能得到食物,那麼當訓練員将圈朝水面放時,海豚就能通過鑽圈跳出水面,因為對海豚來說,“鑽圈”=“食物”。老虎跳火圈、黑熊舞蹈的訓練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們的孩子比動物聰明,因為一次次地通過“哭鬧”嘗到甜頭後,他們把“哭鬧”使用得爐火純青,對于孩子來說,“哭鬧”=“達到目的”。大人在面對孩子的哭鬧時一次次無原則地心軟妥協後,結果無數大人被孩子這一“殺手锏”制服。

  很多家庭對孩子的哭鬧,是從“心軟”到“反感”再到“憤怒”變化的,以至于後來家長感覺孩子像脫缰的野馬蠻不講理,大人最後堕入了不打罵就管不了的無邊深淵,遺憾的是大人正是這一結果的始作俑者。

  那麼,面對經常以“哭鬧”要挾父母的孩子,我們該如何應對?如果你不想向孩子妥協,又想快速結束這一窘況,又不至于給孩子帶來不愉快的情緒,請學習這位媽媽的做法,效果超贊!

  一媽媽帶着孩子逛商場,孩子被商場裡的超人吸引住了,媽媽拖拉硬拽都不行,孩子幹脆往地上一躺,一把鼻涕一把淚哭鬧一定要媽媽買超人。

  媽媽不愠不火,“哇,前面有好美味的水果撈呀!媽媽好想吃呢!”孩子止哭,凝神在聽,“這樣,媽媽今天隻能花XX塊錢,給你二選一,你如果選擇超人的話,等下就不能吃水果撈了,你隻能看着媽媽吃!但如果你選擇吃水果撈,咱們趕緊去,你可以點你喜歡的椰奶芒果撈,媽媽點……”

  “我兩個都要!”

  “不行,隻能選擇一個!”

  “我要超人!”

  “不準反悔哦?”孩子信誓旦旦點頭。

  結果當孩子歡天喜地地拿着超人,然後落寞地看着媽媽吃着喜歡的水果撈,孩子不甘寂寞地懇求媽媽:“給我吃一口吧!”

  “不行!你自己選的。”

  最終,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媽媽将美味的水果撈吃光。

  “哎呀,媽媽,我好像也不是很喜歡超人!”

  “不喜歡也沒辦法,下次再選吧!”

  孩子眼淚都崩出來了,相信他下次能做個更好的選擇。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後,孩子也變得理智和講道理了。

  “規矩”+“選擇”就是應對熊孩子蠻不講理哭鬧要求的法則。

  其他情形呢?如果孩子飯前吵鬧着要吃糖,可以讓孩子選擇飯後吃酸奶蛋糕還是飯前吃糖,隻能選擇其一;如果孩子吵鬧着要坐小火車,你可以跟孩子說如果再坐小火車就會丢失了吃麥當勞的機會,讓孩子選擇;如果孩子吵鬧着想喝飲料,你可以跟她說如果選擇了喝飲料就不能享用醇香的自制酸奶,讓孩子做選擇……

  事實證明,在新的選擇面前,孩子們往往偏向于選擇後者。父母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後者的選擇,設置的原則是孩子喜歡并且父母願意發生的。

  最後提醒的是,上面的方法不适用于1歲内的寶寶

  因為1歲内的寶寶通過哭鬧來告訴大人,自己餓了、冷了、尿濕了,他們還通過哭鬧讓父母擁抱自己來得到安全感,對于1歲前的孩子來說,哭鬧是他們的重要表達方式。但如果一個會說話的孩子,還通過哭鬧而不是說話來表達需求,這就是壞習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