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美國教育家約•凱恩斯的名言有力地說明習慣養成對孩子的重要性。良好的習慣對于幼兒身心的健康、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是至關重要的。
在幼兒園中,生活習慣的培養是工作的重點,因此我們的教育必須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正所謂生活亦教育,教育亦生活,在孩子邁進幼兒園大門的那一刻,教育就已經開始了。
習慣就是“簡單的動作重複做,重複的動作認真做”,作為幼教工作者,要不斷幫助幼兒認真做好每件事情,最終将行為變成習慣。
幼兒剛入園的時候,面對班中那麼多一樣的物品,往往顯得無所适從。雖然我們會為玩具貼上小标識,以便幼兒對照擺放,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在于,這些标識都是老師事先準備好,再指定給幼兒的,幼兒可能不喜歡、不想要,心理上總處于排斥狀态,所以記不住。這時我們就要從幼兒的角度出發,讓他們選擇喜歡的圖案,或者索性帶領幼兒制作自己的小标識,然後讓幼兒自己去水杯架、毛巾架、床、鞋櫃等地方進行張貼,這樣的結果肯定是事半功倍,也正是孩子自我服務的習慣意識的開始。
再比如餐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培養,我們從洗手液的選擇上就開始用心。好聞的,去污力強的,不傷小手的,更主要的是泡泡一定要多的,這樣孩子們就積極主動地洗手了。老師再教給幼兒們一些與講衛生有關的兒歌和故事,孩子們喜聞樂見,逐漸地養成了餐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可以說既得到了健康也獲得了快樂!
然而幼兒園的教育也不是全能的。家長把孩子一送到園裡,就有了如釋重負的感覺,所有的教養工作全都放心地交給幼兒園,這種信賴感非常可貴,但是家長們要知道,孩子的培養需要家園配合,共同努力。
一些家長不經意間的錯誤做法能把老師五天的努力都毀于一旦。比如,家長普遍認為,有些事與其讓孩子做,不如自己做,節省時間,減少麻煩。嫌孩子吃飯動作慢,飯粒掉在地上收拾起來非常麻煩,就搶過碗自己喂;孩子自己洗手,結果手沒洗幹淨,還弄濕了衣服,家長索性幫孩子洗手;孩子要自己穿衣服,結果穿反了,需要重穿,家長抱怨耽誤了上班時間,從此每天都給孩子穿衣脫衣。家長逞一時之快的後果是造成了通常所說的“星期一綜合症”——上個星期剛剛培養出的幼兒好習慣要在這個星期從頭開始。
其實,小孩子的小肌肉發展還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協調還不夠好,家長這種包辦代替的做法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還妨礙了他們的自理能力和獨立意識的發展。
習慣的形成是一個是循序漸進、逐步積累、逐漸定型的過程,孩子的習慣養成從他出生的那一刻就開始了。良好習慣的培養還需要家庭成員之間統一認識,這樣才不會使幼兒産生困惑。舉個很小的例子,我女兒一歲蹒跚學步的時候,針對摔倒要不要成人扶起來的問題,我和我媽有過分歧,以下是我們的不同觀點。
我:孩子剛學走路摔倒很正常,不用馬上去扶,先給孩子嘗試爬起來的機會,如果實在不行,再去給予适當的幫助。
姥姥:孩子摔倒了,成人應該馬上去扶,因為她根本就沒能力爬起來。
我:孩子摔倒後,不給她嘗試的機會的話,成人永遠不會知道她什麼時候能夠自己爬起來,她自己也不了解什麼時候能夠獨立站起來。久而久之,她如果摔倒了就隻會趴在地上等着成人來扶。
這種分歧一直延續到這一幕的發生:一次,寶寶摔倒了,她努力地想爬起來,可嘗試了很多次還是不行,我媽剛要起身去扶,隻見小家夥自己搖搖晃晃地爬了起來,還爬到一把椅子旁邊,然後居然扶着椅子,自己站起來了,之後還拍起了小手,為自己鼓掌。我們把那一刻當做她真正學會走路的開始。從那以後,寶寶每次摔倒都自己想辦法爬起來。現在她3歲了,依然是摔倒後馬上爬起來,并拍幹淨衣服上的土——這就是家庭教育的成果。
因此,養成良好習慣需要家園配合,要将習慣轉化為幼兒自身的需要和準則,并用來支配自己的行為,這樣才算是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