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3 08:18:56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13——草書釋讀7

七 人體:發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

人頭好幾個部位都有毛,我們已經講過「須」,「須」是面毛,這個字後來寫為「須」,上面加了「髟」,「髟」是一個部首,頭發的「發」,也屬于這部首。

7.1 髟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2

這個字讀Biao1,《說文》:「髟,長發猋猋也。」三條犬也讀Biao1,這裡指長發飄動,甲骨文畫出一個人,正是這個形象,小篆左邊是「長」,右旁是三撇,三撇也是一個字,讀音就是Shan1。前面課程講「須」字,那三撇也是毛長的意思,小篆左右兩邊加在一起,就是指長頭發。真書中這個字用了三個筆勢,分别是豎筆勢、玉函勢和貫魚勢。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3

第一個筆勢,全是豎橫,二級課程講過,這是一個四開豎筆勢,擡筆移位兩次産生的結果,就是「長」字的上半部。但如果草書中全部寫出來,來來回回重複路很多,通常就是将它簡化為兩開,一個「上」字形。其中還可以把藍筆虛化,實筆隻寫豎橫橫,或者把紅筆虛化,實筆隻寫豎撇橫,索靖《月儀帖》「長」字上面部分,就有這兩種變化。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4

第二講講玉函勢,以前說過三角形的是玉函化勢。《元悌墓志》「長」字下面,這個玉函化勢是放平的;歐陽詢《千字文》,寫玉函勢是傾斜的;趙孟俯的「以」字,玉函傾斜的角度非常大。這些都屬于玉函化勢,基本構成沒有變。智永的「長」字,他取勢是上下打通,「上」字的一豎連接玉函,所以下面玉函化勢一豎特别長,上面還剩下兩橫,那是奮筆勢。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5

所以玉函化勢可以角度不同,也可以長短不同,如「良」字草書,皇象《急就章》取兩個筆勢,先寫曲鈎勢,然後取玉函勢,最後加點雁尾。智永今草也是這兩個筆勢,但玉函勢第一豎短多了。

7.2須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6

這是「胡須」的「須」,我們已經講過,面上的毛本來是「須」,相應的草書也介紹過了。為什麼在上面又加上「髟」,弄得這樣複雜呢?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7

這是因為「須」借用于必須、無須的「須」,這一來,原來的「須」就加上了「髟」,産生了胡須的「須」,以示區别。那草書跟不跟呢?草書是否也要加上「髟」?草書不跟,很多草字來之于篆字,篆字上面沒有「髟」,草字上面也不加。古代文字經常「識繁寫簡」,「識」是讀,讀用眼睛,筆畫多點沒問題,「須」和「須」分清楚是好事,文字意義趨向精密。「寫」是用手,手寫簡略一些比較方便。西漢《急就章》是小學生課本,講明白點就是手寫體課本,可見當時已經認識到「識繁寫簡」的必要。「識繁」可知文字源流和變化,「寫簡」以應日常書寫。清代王铎寫過這樣一個〔草書〕「須」,實在太過複雜。

7.3發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8

「發」字西周早期金文由兩部分組成,右旁是「須」,這人頭上有髪,臉上有毛,左邊是「犬」,有一個長長的、向上卷起的尾巴。小篆「發」有兩個寫法,一種寫法就是照金文來的,右旁是頭頂有毛的「首」字,左邊還是「犬」,不過尾巴上加了一筆。另一種寫法上面改為「髟」,下面還是「犬」字多一撇,這就是後來真書「發」的來源。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9

這個「犬」字加一撇是什麼字呢?這是「犮」。有「犮」的字很多,如「拔」字的右旁。《說文》:「發,根也」,字義跟現在意義不一樣。羅君惕老師《說文解字探原》說:《說文》中「犮」上加草為「茇」,字義是草根,「髟」下加「犮」,字義指發根,此說最妥。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0

草書「發」,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有點模糊,可以找碑林中的關中本來對照,清楚多了。智永的真書「發」,右下角「犮」寫成了「火」,這是為取勢方便做的變換。但草書不寫「火」,它是照小篆演變出來的,巧妙地用反圈的方法,把「犬」字的點、橫都包括在圓圈中,而第一筆是和上面貫魚勢第三撇共享的。如果要分筆勢,左邊是奮筆勢加斸鈎勢,右旁先寫了貫魚勢,然後兩撇一捺飛帶勢。智永是真正運用筆勢的高手,務必好好體會。

八 人體:肉

「肉」本來指鳥獸之肉,人的肉稱為肌,這兩個字在先秦時期,字義分得很清楚。但作為偏旁,如肌肝肺腸之類,都用「肉」,段玉裁以為:「制人體之字,用『肉』為偏旁,是亦假借也。」「肉」也是一個很大的部首,我選一些主要的字來講。

8.1肉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1

《說文解字》:「肉,胾[zì]肉。象形。」「胾肉」段玉裁解釋就是「切肉之大者」,切小塊不算,看小篆「肉」字,好像豬、牛的腿肉。清代書法家寫隸書,就是照着小篆隸定的,漢碑很少見「肉」字,漢簡中有,跟現在正楷字寫法一樣,裡面第一個人字形起筆高出框架。草書「肉」字,唐代李懷琳《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中有,外框是上包下,鈎裹化勢,裡面是一個飛帶勢。睡虎地秦簡上的「肉」字,很像月亮的「月」,這種寫法,後來隻用于偏旁,單字不能這樣寫。

8.2肌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2

草書肉字旁和真書不同,框架内隻用一橫,跟甲骨文寫法一樣,很典型的飛帶勢。篆書課程講過,甲骨文和金文相對,它是當時的手寫體。皇象《急就章》「肌」字損壞,高二适先生補了一個,趙孟俯《急就章》右旁用「凡」,我想是不正确的。「肌」草書兩個筆勢,左邊是飛帶勢,右旁是鳳翅勢。

8.3肝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3

「肉」部的字,很多是「肉」加一個聲旁,「肌」右旁是「幾」,「肝」右旁是「幹」。注意「幹」寫起來可以是橫橫豎,也可以是橫豎橫,以橫結束方便加雁尾,如趙孟俯《急就章》的「肝」字;這種習慣一直保留到今草,如祝枝山寫的「肝」。

8.4脾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4

「脾」,肉旁一個「卑」,當「卑」意義為「補充」時,讀音為Pi2。這個字下面是手,隸書中演變為「十」,上面或說是「甲」,或說是酒器。注意隻有小篆頭上有一豎,金文、隸書都沒有的。隸書上面演變為「田」字形,皇象草書正是這樣來的。

今草跟章草相比,往往更為簡潔,智永寫「卑」字形,「田」字框架隻寫一半。我的理解是,本來「田」字框架可以用鐵圍勢,左折右轉,但下面三筆組成豎筆勢移位,又出現了左折,未免重複,所以省去一個折,那就成為《千字文》這樣子。懷素《小草千字文》「卑」應該差不多,但我始終不能肯定,懷素中間有沒有轉一個圈。寫草書要取勢靈活,點畫清楚,也就是大小圈都恰到好處,要做到是不大容易的。

8.5腹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5

皇象《急就章》有兩個「腹」,略有不同,一個右上角用瞑人勢,另一個用向背勢。這可能是有意為之,以示藝術變化。今草如王羲之《一日一起帖》中的「腹」,寫法和皇象第一個相同,這樣寫很常見。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6

「複」字草化,上中下三部分:上面瞑人勢,中間「日」以一橫替代,下面是一個飛帶勢,裹束後就是草書的「複」。陸機《平複帖》的「複」,右旁就是這樣寫的。今草「複」還可以進一步簡化為「文」字形,王羲之《十七帖》就是這樣的,但單字「複」不要這樣寫,很容易誤會為「文」。

8.6肺

」的右旁,不是市長的「市」,而是「巿」,「市」以點起,「巿」以橫起,中間是一豎,這兩個字很相近,不要搞錯了。「巿」有好幾個讀音,其中一個是Fei4,草書「肺」,左邊是飛帶勢,飛帶勢連通右旁一橫,剩下的是馬樁勢。

順便說說這個「巿」字形的草化,還有兩種取勢,舉例來說,「師」字,隸書中右旁寫為「巿」字形很多,《乙瑛碑》、《曹全碑》、《張遷碑》等都是。你看皇象章草「師」,左邊上下兩個「口」,省略一個,取節耳勢,右旁曲鈎勢加一豎,你要這樣分兩個筆勢當然也可以,但你回想一下,二級課程32課介紹阜耳勢,就是曲鈎勢加上一豎,對不對?皇象這字右旁用了曲鈎勢加一豎,隻不過一豎稍向右移位而已,可說是阜耳化勢。所以,以前老輩說「師」字草書是:「一個硬耳朵,一個軟耳朵」,就是這道理。智永寫今草「師」,右旁取戈法化勢〔二級課程也講過〕。皇象是一橫以後轉,智永是一豎以後轉,智永寫法可認為是皇象寫法的倒筆勢。這樣一來,「巿」字形多了兩種取勢。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7

米芾有時用草書簽名,「芾」字上面是豎筆勢,下面轉兩圈半,也是一種倒筆勢。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8

不過「師」字用戈法來寫,小心和「淺」字很像,通常在「淺」字旁加點,以識區别。「戈」本來就有點,草書中可加可不加,懷素《自叙帖》就沒有加點。

8.7肥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9

《說文》:「肥,多肉也。」戰國金文寫法,左邊是肉,右旁是節耳勢那個「卩」。《說文解字》解釋說右旁是「節」的古寫,「卩」中多了一豎,但到真書中,右旁訛變為「巴」字形,其實還是「卪」。早期隸書是跟金文的,「卩」中沒有一小豎,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肥」,框架中也沒有一豎,不是「巴」,還是「卩」。草書也是這樣寫的,從字形線條來看,右邊是鐵圍化勢。也就是說,草書「肥」由飛帶勢和鐵圍化勢組成。

8.8腸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20

《說文》:「腸,大小腸也。從肉,昜聲」,所以這是一個形聲字,由「肉」和「昜」兩部分組成。「昜」是太陽的「陽」本字,有不少字用到「昜」,如楊柳的「楊」、揚手的「揚」,右旁就是「昜」。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21

「昜」比容易的「易」中間多一橫,兩個字很相近。草書「易」隻有上下兩部分,先寫曲鈎勢,也就是上面的「日」以橫替代,然後寫兩撇向背勢。智永的寫法,是标準的「易」字,而「昜」有上中下三部分,上面的「日」以一點替代,中間一橫保留,下面是柳箕勢,裹束時重組筆勢,可見皇象所書「腸」的右旁。他其實也是先寫曲鈎勢,隻不過一橫向下移位,可稱之為曲鈎化勢,強調這一橫在中間,不是上面。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22

今草智永和懷素都對,右旁寫的是「昜」,章草高二适《急就章》寫法和皇象一樣,趙孟俯和鄧文原兩人都不對,寫的是「易」,不過後來很流行了,簡體字「腸」也是肉旁一個「易」。

8.9胃

黃簡講草書法則知識點(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23

如果「肉」不在左邊,而是在下部,那怎麼寫?寫法是一樣的,如這個「胃」字,注意「肉」裡邊隻有一橫,或一點,用不到寫兩筆的。我這裡提醒一下,初學草書還是用皇象《急就章》松江本好,趙孟俯、鄧文原、宋克等雖然都有墨迹本《急就章》,但有不少字寫法和皇象本不一樣。如這個「胃」字,市面上有宋克兩種墨迹,「肉」的寫法或用一點,或寫兩橫,你照哪一個好?就整體取勢和用筆流暢而言,宋克遠未達到皇象本的水平。

謝謝,今天就講到這裡。

本節要點:

· 人體­發:髟、須、發。

· 人體­肉:肉、肌、肝、脾、腹、肺、肥、腸、胃。

複習思考:

· 智永怎樣寫「吊」和「弟」,取什麼筆勢?

· 試用草書寫《大學》這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